第366章武道
十一月初三,清晨。
端麗城剛下了第二場大雪,而汀山關以北早就躺進潔白的被窩。
龍湫鎮外的一座三進宅院中,段天南面南而坐,向古洪二人、以及一位遠道而來的客人講述自己的修行理解。
「道,天地之所寄;兩儀,生靈之所寄。」
他悠然說道,咬下一口夾著大蔥的餅子。
「把上邊的要旨用通俗的話翻譯,即人的存活是基於二元的結合,或稱為靈與,或稱為心與,或稱為神與軀。」
「其中前者死去留下的做魂,後者死去留下的做。」
「此二者互相摻雜,互為基礎,各自備部分機能,無法單獨存在;而所謂武道,在我的認知里,就是增長培植這二者的法門。」
這番話雖只是開篇,洪範聽著已覺新奇——他所修的炎流功只以、氣為陳述重點,對神幾無記載。
「我修行二十餘年自覺得了些武道綱要,你們暫且聽聽。」
段天南以餅蘸醬,語漸莊嚴。
「一是自我茁壯,二是外,三是化外為,四是天人合一。」
「待我段段拆解。」
「在力境階段,武者修行以茁壯為先,通過打熬、食葯滋補,化氣(生機)為真氣,貫通境疏十二正經,渾然境通奇經八脈。
此為兩儀之。
同時,的強壯、戰鬥與痛苦的淬鍊也使神自然增長。
此為兩儀之。
但到了渾然巔峰境界,幾乎所有武者都會遇到第一個瓶頸——他們對神的鍛煉遠遠落在軀後頭,必須得補課。
這堂課分作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將神鍛鍊出,或稱為『靈』。此時武者能應先天靈氣,對應我上面說的『外』。」
段天南說著看了眼洪範。
「這也是老弟你當前的境界。」
洪範重重頷首。
對方的敘述從底層邏輯上解釋了一些武道現象。
譬如貫通武者為何應不到先天靈氣波,譬如渾然巔峰與天人的本質差距究竟在何。
以洪範本人為例,自命星位后他就擁有了「靈」,所以後來不費吹灰之力地進了天人。
「天人到先天的過程,就是我所謂補課的第二階段。」
段天南見他聽懂,繼續往下。
「如果把上個階段比喻為讓神睜開眼,這個階段就是要讓它長出手腳。」
「如此,攝先天靈氣的過程就轉被為主,武者能夠強制先天靈氣與真氣混合,得到真元——即我所總結的『化外為』,此之謂登天梯。」
這一段總結讓洪範醍醐灌頂。
「如果力境與氣境的兩道關卡實際上是神茁壯、兩儀平衡的現,那我族中武道記載的關於先天火行靈氣的『頓悟』、『理解』其實都沒有意義嗎?」
他立刻舉一反三發問。
「對我來說,確實沒什麼。」
段天南回道。
「我時便老,不僅力氣出眾,眼中世界也比旁人深刻鮮明;現在想來,便是天生神強健,備靈。」
「按我當時的基礎,若修的不是金行而是水行、木行功法,想必也無礙。」
「洪老弟這問題,田兄怎麼看?」
他說著看向堂下第四人。
此人眼薄,穿一純黑綢袍,看起來五十許年紀,是昨日突兀到訪。
洪範雖不知其姓名份,但看其細膩均勻、呼吸微弱綿長,便知負不弱武道。
「赤沙所言,當然是有意義的;只是段公你天資好得過頭,沒有會。」
田先生回道。
「靈氣與其餘俗一樣,驅使起來可以用力,也可以用巧。」
「對特定靈氣的所謂『理解』,就類似出拳時的發力技巧;段公你一『蠻力』,可不代表人人都是這樣。」
他調笑道,從說話的口氣看,顯然是早過了先天門檻。
有兩位武道大拿解,洪範豁然開朗。
但他心底深旋即生出一個疑——既然驅使靈氣的本質是神強大,屬親和只是次要,那擁有天然能產生、控制真元的命星后,為何「我」仍然被卡在天梯之下?
所以快三年了,它仍是它,我仍是我嗎?
這一刻,洪範彷彿回到了正和二十七年激活龍魂樹后的那一夜,回憶起同樣的心。
他沒有把這疑問出口,而是深深到心底。
「晉氣境后,武者的道路就是踐行『化』二字。」
段天南察覺不到洪範心緒,只繼續闡述。
「先天階段的特徵是『氣反先天』,即擁有真元。
歸總六合,無非是藉由真元這個新工打通所有經別,使全經脈系先天化、整化。
另一邊,各種觀想、應、對天地靈氣的驅使也起到對神的鍛煉作用。」
「元磁階段是經絡五臟系徹底聯結並先天化的過程,有兩個特徵『五臟藏神』、『凌空虛度』。
五臟是氣化生之所、之基,人從外界攝取生機,由五臟循環轉化為氣,氣下沉丹田醞釀為真氣,是茁壯兩儀的本。
所謂元磁五關就是用真元鍊五個臟,使之先天化;如此每個臟腑都將備丹田功能,可以生產真元——這就是『五臟藏神』。」
「武者一旦破開元磁第一關,就意味著至有一個臟離後天,與先天靈氣本質相同、勾連無礙。
至此,武者知中的先天靈氣就由虛轉實,變得如空氣般可以。
所謂『凌空虛度』,就是依託部分先天化的軀與先天靈氣互,類似在先天靈氣中游泳。
如此,武者不元磁拘束,隨可以借力,不再有常規破綻,得尊無宗師。」
段天南一口氣把大段話說完,見洪範、古意新聽得如癡如醉,很有就。
「元磁相比先天,除開暴增數倍的真元量,在魄與破壞力上的差距其實沒那麼大;只說正面作戰,古老弟在某些末流元磁面前足以支撐許久。」
「真正拉開兩者分量的是飛行。」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無視地形與包圍,使元磁高手一人可破萬軍,足以作為世家之樑柱。」
他說著發問。
「不過凌空虛度並不是沒有辦法反制,老弟可有想法?」
這一問只對洪範而發,大約是《步擲金剛典》里已有陳述。
「既然『凌空虛度』是依託先天化軀與先天靈氣的互,那就破壞這種互?」
洪範思索后答道。
「洪公子世之天驕,真是一點就通!」
田先生不由贊道。
「這門手段被稱為『渾天』,大部分武典都有記述,即持續、大量、無序地釋放真元,將先天靈氣環境狂暴化——譬如在湖泊里卷旋渦,大氣中起風暴——當然,這辦法是不分敵我的。」
「元磁武者使出渾天時消耗為常態作戰的十倍,影響範圍在半徑數十至數百米不等,一旦配合二三位先天,足以在短時間圍殺同戰力對手。」
洪範這才明白為何當初段天南與唐游手時總將戰場選在遠離雙方大營之——不是為了避免誤傷,而是提供安全的保障。
「這渾天,四年前風慕白追殺老子的時候就用過。」
段天南接過話。
「呵,那老小子是世家龍嗣中的翹楚,魄遠超常人,彼時真元量差不多是我三倍,待我突破到元磁五關,估也只到他一半。」
「那次我被打得滿地找牙,好在風慕白經年日久習慣飛行,用回雙反而額外折去兩分戰力,才讓我跳崖尋到生路……」
說起數年前那一敗,他竟是津津有味,毫不顯氣餒。
一通慨后,段天南又說回主題。
「從修行上來說,元磁與元磁之前有極大不同。」
「從視境到先天境,武者都是在經脈上打轉,類似疏通一條條線;一旦到了元磁,目標就轉為臟——這是立的,祭練艱難且曠日持久,能幫上忙的資源太太。
這導致武者在元磁境的修行速度與之前天差地別。
你別看在榜天驕前三、前五在先天階段常有一年一合的進度,等到了元磁五年一關已是非常快——唐老當年也曾是列名天驕榜第三的奢遮俠,如今年歲過百還在元磁第四關打轉,所以他見我就氣!」
段天南得意大笑。
田先生看他模樣,心有所,忍不住嘆息。
同樣嘆氣的還有洪範。
他清楚記得對坐之人從先天巔峰衝到如今元磁四關只花了二十來年,還是全靠自己推演功法——現在想來簡直駭人聽聞。
四人中,唯有正卡在元磁之下的古意新眼神清澈,全無所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