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酒宴剛一結束,傍晚之前,馬勝父便主來尋張龍頭告辭了,只說明日一早便走,來尋張三哥道別,并做請教。
“那就回去吧。”
張行似乎早有預料,卻是直接在自己所居院落中見了對方二人,然后直接指了王振。“讓我兄弟明日跟你們一起走……然后他自去芒碭山立業……我就不寫信了,省得給你們杜盟主添麻煩,讓他記掛心上,送些財貨、資過去。”
馬勝是個懂得形勢的人,知道自家是因緣際會,到了這些奢遮人和事,也不知是福是禍,所以凡事只是低首,全無二話。馬平兒雖然年輕些,對很多事都躍躍試,可私下對上這些年輕的大豪或者大人,卻不免有些自慚形穢,也不多言的,只想著回去后如何與伙伴說今日事,再想著如何能回來參與進去。
“三哥。”倒是王振,雖然早與張行有了說法和約定,此時卻也添了幾分慨。“我是個混人,但咱們既然到了這個地步,還請你放心,凡事不給你丟臉……可明日就要分開,此去芒碭山,你可有什麼言語叮囑?”
張行看了馬勝父一眼,倒是顯得坦:“其實就是之前那些言語,淮右盟當然是半個倚仗,但這個幫派的生意太大了,地盤也大,人也多,里面不止是杜破陣,還有許多其他人,這些人有些是軍將背景,有些是海商背景,還有些當地的土豪、水匪,如今又都跟靖安臺有明面上的往來……你一定要小心,若是收到淮右盟的聯絡,心里先提防個三五!”
王振連忙點頭。
而張行復又來看馬勝:“馬護法,這話也是說給你們父聽的,更是說給杜兄來聽的……你們也要小心淮右盟,便是杜兄也要小心淮右盟,除非他能全盤控制局面。”
馬勝這一次沒有敷衍和躲閃,而是認真應聲。
送走了馬勝父,張行又在院中坐了一會,果然,徐大郎又在天黑前主來尋。
“讓張三哥見笑了。”徐世英一見面便尷尬拱手。
“不曾見笑。”張行嘆了口氣,卻居然不讓做。“這個世道,誰也別為難誰……我那兄弟給你信里寫的什麼?”
“兩件事。”徐世英也不坐下,只是拱手匯報,真真宛若下屬,與之前兩次相見態度截然不同。“一個是他寫信時不曉得三哥位置,讓我萬一撞上后,務必勸三哥小心為上,不要了曹皇叔的眉頭……但此事不說也罷;另一件事,其實是生意上的……”
“怎麼講?”
“三征東夷開始時,便是沿著大河進軍,所以如今大河周邊全是盜匪,東郡這邊也不例外,而這些盜匪為求生路,不是來搶地方上的莊子,便是去渙水去搶南方的轉運資……杜盟主覺得,是我們這些濟水上游的坐地莊圩,專門攛掇的那些盜匪,讓他們去搶渙水和梁郡運河的資,給他們惹麻煩……”徐世英小心敘述。
“兩個問題。”張行沉默片刻,就在院中夕下認真反問。“第一,這事你跟李公……李二爺說了嗎?第二,你到底有沒有攛掇過那些盜匪?”
“已經跟李公說了,他說此事干系到杜盟主,所以專門讓我來找三哥你。”徐世英有一說一。“至于那些盜匪,我委實沒有攛掇他們,我都不認識他們……但也不敢瞞著張三哥……當日三哥來做通知,我為了躲避靖安臺的人,沒有南下,反而向西來到東郡大軍剛剛進行之地的廢棄莊子落腳,也是有緣故和想法,所以,便是沒有攛掇,實際上也有將那些人往西面、南面趕的意思。”
“我懂伱的意思了。”張行嘆了口氣。“那我也明白來說……第一,外親疏擺在這里,黜龍幫的基為上,你不要顧忌我,放手施為就是;第二,我本人終究與杜盟主有些關系,留在這里遲早給此事添麻煩,所以干脆也就明日,立即去河北為咱們黜龍幫做些事來,等我走了你再施展本事……如何?”
徐世英連連點頭,卻只是不。
“什麼?”張行詫異來問。
徐世英猶豫了以下,低聲音來對:“我其實有個主意,但需要張三哥你和李二哥一起點頭,我還沒跟李二哥說,也沒跟其他人說……”
張行盯著對方一聲不吭。
“能不能去聯絡府,裝作為大魏剿匪的模樣,去剿滅這些盜匪?順便從大魏朝廷那里騙些軍械?”徐世英終于說出了自己的方略。“這個時候,朝廷也會稍微放開局面,許地方豪杰為朝廷效力吧?只是,此事太過于敏,我之前在聚義堂上論事中不好說起。”
“你可以打著我的名號去跟李二哥說這個計策。”張行眼睛盯著對方,上說出了對方想聽的話,但心中卻嘆了口氣。
徐大郎此人格局之弱小與天賦之強悍,委實對比強烈……這到底是條真龍,還是個賊不改的貨?
徐大郎只是振起來。
翌日,剛剛立的黜龍幫便開始了忙碌,徐世英去西面置盜匪事宜;單通海派遣了梁嘉定往巨野澤臥底,同時向東聯絡;王振隨馬氏父南下;王五郎開始居中四下聯絡邀請周邊豪杰;而張行則與魏道士、李樞、周行范、牛達、魯氏兄弟、郭敬恪一起北上,并于四日后渡過了大河。
過了河,李樞、魏道士分別嘗試去聯絡河北的名門世族,這是人家天然的人脈,爭不得。至于張行,卻和小周一起順流而下,去往河口方向了——彼,有一個據說正在枯等東都回信的正五品員。
兵荒馬的,也不知道使者能不能順利抵達東都,說不定東都都已經忘了這還有個人呢。
反正倒霉的。
PS:大家晚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