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2章 上天的眷顧
在出戰之前,竇重遣人來長安稟告。
朝中君臣聞訊松了一口氣。
那條老狗居心叵測,但在缺糧的威脅下,也只能選擇出戰。
皇帝難得的去了太廟。
看著那些神主,皇帝低聲祈禱著。
韓石頭跟在後面,他看到了宣德帝和武皇的神主。
下面,便是孝敬皇帝的神主。
陛下!
韓石頭的眼眶有些發熱。
多年了,他忍辱負重多年了,終於看到了希。
“……楊逆在章州作勢不肯用心攻打,便是在等著朕催促竇重出兵。等竇重和石逆兩敗俱傷後,他再從容攻打雄州。此賊猾……”
皇帝的祈禱令韓石頭心中冷笑。
但,卻覺得這個分析應當沒錯。
否則,章州不足以擋住北疆大軍的步伐。
“那個小崽子在擔心他的大軍南下時,朕會派軍從後面給他一下……”
韓石頭眸子一。
難怪!
竇重率十多萬大軍在夾谷關,若是北疆軍破章州和利州南下,和南疆軍大戰時,這十多萬大軍突然出擊,從後給他們一下。
那麽,遠離北疆老巢的北疆軍,還真的難以招架。
老狗,必然會如此。
“長安無糧,朕已經令竇重出擊,阿翁,祖母,護佑大唐吧!”
韓石頭覺得偽帝果真是個無恥之人……大唐能有今日,和他們父子不可分。如今他們父子把大唐搞的糟糟的,卻又來懇求祖宗保佑。
真是不知廉恥!
皇帝走出太廟,輕聲道:“把竇重出戰的消息傳出去。”
他需要用這一戰來提振民心士氣,來為自己的帝王威嚴添磚加瓦。
衛王也知曉了。
“說是陛下令竇重出兵,和石逆決戰。”
“出戰?”衛王停止了‘打鐵’,“為何?”
“沒說。”
缺糧的事兒自然不能鬧的沸沸揚揚的,會引發。
衛王瞇著眼,“這是孤注一擲之勢,若是兵敗,僅有長安城可守。朝中這是瘋了嗎?”
獄卒笑瞇瞇的道:“大王何須擔憂,只等捷報來了,趕上份道賀奏疏才是正理。來,這裡有一壺酒,大王嘗嘗。”
衛王雖不至於嗜酒如命,但曾經好酒量的他,也時常咽發。
“誰給的?”衛王不覺得自己有這個魅力令獄卒白送自己酒喝。
“當初北疆會館的人來過,給了咱們一些錢財,說但凡大王要什麽東西,隻管去采買。”
“他們呢?”衛王問道。
“會館早就被封了。”
衛王不悵然,想到了桃縣,想到了妻兒和母親。
“如今外面局勢如何?”
“秦王正在攻打章州。”
就這麽簡單。
衛王說道:“可能傳遞書信?”
獄卒搖頭,“一個月前還行,如今不行了。”
衛王眉心,獄卒以為他難過,就勸了幾句。
“本王高興。”
獄卒笑道:“大王做了階下囚,怎地會高興?”
衛王說道:“看著他要倒霉了,本王喜不自。”
……
“等下一批糧草到位,就一舉破了章州。”
李玄吩咐道。
“是!”
他不只是擔心被竇重夾擊,更擔心糧草不濟。
從桃縣一路往這邊運送糧草,代價不小,一路損耗就不提了,還得提防盜賊。
赫連榮說道:“夾谷關易守難攻,叛軍說實話,毫無辦法。此次積蓄糧草,便準備和叛軍傾力一戰。”
積蓄糧草更重要的目的便是準備和叛軍一戰。
據李玄和謀士們的判斷,除非竇重瘋了,否則夾谷關堅不可摧。
“長安的糧草會張。”有人說道。
“那是府,世家門閥不差糧食。”韓紀說道:“在這等生死關頭,他們難道還準備做守財奴?到時候被叛軍一鍋端了。”
李玄心中微。“錦衛可有長安糧草的消息?”
赫連燕說道:“長安存糧大概還能支應十來日。”
十來日?
李玄霍然起,“錦衛抓查探夾谷關的消息。”
赫連燕驚訝,“國公是擔心竇重出戰?”
“孤擔心的是長安催促他出戰。”李玄說道:“世家門閥是有糧食,可別想著他們能拿出一粒米糧來。”
“不至於吧!”
眾人覺得這個判斷有些誇張了。
“對於這些人而言,大唐,只是一個載。大唐可以滅,但他們的利益卻不能有毫損!”
李玄很篤定的道。
他想到了另一個世界的大明。
當大敵近時,崇禎帝懇請京城權貴們獻出些錢糧,可最終收獲寥寥。
等驛卒的大軍破城後,抄家,夾一起上,不只是錢糧盡數出來,多年的私藏也無所遁形。
“那些人,是最貪婪,也是最吝嗇的!”李玄如是說道。
按照他的判斷,長安糧食必然難以為繼。
如此,竇重將不得不出兵。
“抓攻打章州。”
“領命!”
李玄走出大帳,看著長安方向,眼中多了些鬱鬱之,“孤希自己的判斷是錯了,如此,說明那些食者至還有底線。”
……
“國公,竇重出兵了。”
南方的局勢不大好,賀尊的謀劃是假裝南方不斷有人叛,石忠唐被迫回師鎮。可事到如今,石忠唐發現就不用作假,南方的叛貨真價實。
他仔細思索過,覺得起兵之初,南方文恬武嬉,故而被他的大軍橫掃。等回過神來後,那些吏軍民又會想起大唐的好來。
什麽是國祚?
石忠唐覺得就是能讓天下人吃飽飯。
大唐雖說流民越來越多,可畢竟大部分人都還不死。
人只要不死就會選擇躺平。
而石忠唐的叛便打破了那些人的太平日子。
於是,他們選擇了起事。
各地烽煙此起彼伏,甚至他的大本營清河縣附近都發生了一起叛。
一時間,竟然有些眾叛親離的味道。
就在石忠唐焦頭爛額,覺得自己沒這個命時,竇重出兵了。
他目瞪口呆,“什麽?”
信使說道:“竇重出兵了。”
天神!
石忠唐捂額,“這是……”
就在他絕時,竇重出兵了。
這是天命啊!
石忠唐第一次發現老天爺對自己不錯。
他想到了帝王。
帝王別稱天子,天子天子,便是老天爺的兒子。
他走出大帳,看著蒼穹。
太不小,但在石忠唐的眼中卻格外明。
他第一次覺得,自己和老天生出了些親切的關系。
興許,回去可以問問自己出生時可有什麽異象。
自己的父親,興許也有些不凡之。
就如同李唐立國之前,拚命的往自己的上塗脂抹一樣,帝王,必須要與眾不同,哪怕你的母親是在野外遇到了龍,被龍寵幸都好。
一切,都是為了威嚴。
現在,威嚴重新降臨在石忠唐的上。
他上馬疾馳,高呼,“集結!集結!”
大軍開始集結。
將領們聚集在石忠唐的邊,看向他的眼神中帶著敬畏。
當下叛軍的窘境他們都知曉,無人能找到破局的辦法。
可沒想到的是,在這樣的窘境之下,竇重竟然出擊了。
這特麽的就是天命啊!
魏明覺得,這些人對石忠唐的忠心瞬間提升了一倍。
“竇重出擊,這是我們唯一的機會。”石忠唐目炯炯,“暫且退卻,要讓唐軍以為自己能所向無敵。”
魏明說道:“唐軍乃是由長安諸衛組,各部都有自己的主意。”
這是個很關鍵的提醒。
石忠唐微笑道:“他們的心不齊,這是最大的。其次,長安諸衛就沒經歷過像樣的廝殺,這一戰,我們定然全勝。”
竇重出擊了,大軍開出來的時候,春育帶著數千人看傻眼了,襲擾了一番後,撒就跑。
而在邊上盯著的錦衛也傻眼了。
“竇重瘋了?”
“殿下說竇重必然會出擊,果然啊!”
幾個錦衛對自家老板的敬仰之,此刻堪稱如滔滔江水。
大軍一出,就不可能輕易回去。
“當下最要的是收復一座城池,繳獲糧草,提振天下士氣。”幕僚在盡心盡職的分析著局勢。
若是出來打一趟醬油就回去,長安會把竇重當做是臣賊子,人人喊打。
這一戰,必須要打。
否則,長安沒糧食養活大軍。
人要吃飽了肚子才有神去談忠心,當大軍腸轆轆時,長安只需丟出幾張餅,那些將士就能割了竇重的腦袋去換糧食。
這一點,竇重很清楚。
“斥候廣布,奪回建州。”
竇重回首看看雄壯的大軍,心中意氣風發,“拿下建州後,我軍手握夾谷關與雄州,進,可一掃南方,立下基業。退,可退守夾谷關。”
幕僚眼中多了火焰,“大將軍,若是能擊敗石忠唐,石逆所作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大將軍做嫁啊!”
一路橫掃叛軍,收復南方各州縣,威如日中天。
竇重準備效仿李玄,依舊奉大唐為正朔,但卻形同於自立。
隨後,他準備看戲,看長安和李玄之間的大戲。
“天下宛若一局棋,局勢瞬息萬變,沒想到,老夫也有為棋手的機會。”
大軍浩,前方的叛軍一即潰,甚至丟盔棄甲。
“找到石忠唐的大軍,決戰。”竇重的信心起來了。
前方敵軍的遊騎不斷增多。
當看到一條寬闊的河流時,也看到了叛軍。
唐軍繼續前行,右側靠大河,而叛軍則是左側靠著大河。
周圍漸漸安靜了下來。
石忠唐微笑道:“十余萬大軍,聲勢浩。看著甲鮮明,士氣高漲。可我看到的卻是怯意。”
他這話有故意貶低對手為己方打氣的意思。
賀尊說道:“國公,只需擊敗竇重,長安會不戰而。”
“我知。”石忠唐知曉偽帝的尿,“一旦竇重兵敗,李泌會迫不及待的想弄死他。可竇重不會坐以待斃,弄不好他會反戈一擊。到了那時,咱們坐收漁利就是了。”
對面,竇重笑道:“石忠唐回師是假,看來,他一直在此等著我。可他的兵力僅有我軍一半,他哪來的自信?”
眾將不轟然一笑。
長安諸衛別的沒有,傲氣不缺。
優越十足。
“告知將士們,我軍只需猛衝猛打,便能擊敗敵軍。”
竇重沒準備什麽戰法,就是一個字:衝!
這也是最有效的一個戰法。
大旗在風中飄揚。
竇重拔出橫刀,“出擊!”
“萬勝!”
歡呼聲中,唐軍傾巢出。
“老夫要用一子氣,垮叛軍!”竇重說道。
“出擊!”對面,石忠唐喊道。
兩支人馬在迅速接近。
轟!
第一線撞到了一起。
彌漫。
(本章完)
三皇子李正是接受過社會主義教育的人,覺得當不當皇帝都無所謂。但是他未過門的皇妃似乎要當女帝!等等,她要謀反! 某一天,當秦臨君將要謀反成功時,李正帶著王翦、呂布、李廣、李斯、郭嘉、徐世績…出現在她面前說道: “皇妃,何故謀反!” (新書諸天之從歪嘴龍王開始發布了,感興趣的可以去看一看。)
安史之亂對煌煌大唐而言,並不是恥辱的終結,而是痛苦的蛻變。中晚唐,既開此後五百年華夏之新格局,也是個被理解得最為僵化的辭彙。朝政衰敗?藩鎮割據?外敵欺辱?黨爭酷烈?單單是這些?不。肅宗回馬楊妃死,雲雨雖亡日月新!現代不得志的編劇高子陽,因個微不足道的偏差,穿越到了唐代宗大曆十二年,獲得了太學生高岳的身份,並準備要通過考試,當大唐的公務員。在他眼前,是個盛世不再但又歷久彌新的大唐,至此一副榮華遷轉的八雋圖卷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