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玄幻奇幻 重生八零,山有靈兮我有田 第146章 收穫

《重生八零,山有靈兮我有田》 第146章 收穫

越嵐在家休整了個把月,令梅父空約上了趟山。

越嵐不知哥哥和侄有什麼安排,忐忑間,忽然間瞅著一地細小的樹苗,喜道:「這是荔枝苗吧。越山,你家也種荔枝啊?」

越山朝令梅呶呶:「去年令梅拿自家院里的老樹折騰的。你看看,種得怎麼樣?」

越嵐自是已經嘗過了大哥家荔枝的味道。當時就了圈枝育苗的心思。但一直沒好意思跟兄長提。不想令梅早有育苗建果園的心思了。檢查過樹苗,贊道:「圈枝育苗的吧?長得真好。」

越嵐端詳了會兒荔枝苗,道:「哥。你家的荔枝樹是啥品種?好像和我以前種過的都不太一樣。」

令梅笑道:「小姑。這是啥品種我們也不知道。只知道是極好極稀罕的品種。」

越嵐回想果實的口,點頭:「確實。」

越山道:「越嵐。你在袁家照顧果園子,經驗富,這十株樹苗我可就給你啦。你得幫我們照看好。」頓了頓,「我給你開工資。每月50。回去就簽個雇傭合同。」

趙嵐怔了怔:「大哥。50是不是太多了?」

越山無比鄭重的道:「不多不多。這些荔枝樹要是能種好,你是大功一件。年底還要給你分紅呢。」

越嵐心知兄長拔拉自己呢,道:「你們放心。我保管讓它三年掛果!」

令梅心心念念的荔枝果園終於有了專業的負責人,就將更多的心思放到了今年的重頭戲,仙雲六村的草莓聯合養上。

前先培訓。令梅任主講老師。子夏和令海兩人打輔助。不上課不通過考試的不準參與草莓的養:畢竟這可是大投資,虧了算誰的?

一時間仙雲山各村落里的年輕人個個都賣力的複習起令梅分發的養手冊,唯恐考核不及格錯過發財大計。

Advertisement

九月底時,各村所有能用的空地全部翻新消殺補營養。白的大棚相繼建。一座座緻漂亮的大棚為仙雲山的一道特殊的風景線。在稻花魚收時,引來諸多外來人員的矚目。

「了不得啊。」康書記笑著嘆,「要是村村都像你們這兒,有個帶頭人一呼百應,那該多好啊。」

洪村驕傲道:「哪有那麼多令梅這般的人才呢?」

康書記低聲道:「草莓要是也聯合養功了,你們村的令梅可鬧大了。到時候不知多鎮子要找我借人呢。」

洪村大方道:「我替令梅答應了你。令梅培養了蕭令海和羅子夏兩個草莓專家。到時候我就派他們出去授課。」

康書記滿意道:「一言為定。」他看看手錶,「章書也快到了吧。」

話音剛落,村口走來一群人,為首的正是章書。

章洗華早收到消息,今日稻花魚開捕,他焉能不來?

到了梯田的平地上,村裡敲鑼打鼓的陣勢比放魚苗時大得多了。放眼去一個個抹著大紅腮紅披黃掛彩的村民直排到半山腰,章洗華走一步耳畔就是鑼鼓齊響。他要是走到梯田,估計耳朵都得聾了。

好在康書記把他引到了裝飾得紅彤彤的大戲臺上觀賞村民捕魚的盛況。

就聽康書記一聲令下:「第一界聯合養稻花魚開捕咯!」

漫天漫地的鑼鼓聲席捲仙雲山。

水田裡的水珠帶著泥點濺在村民的笑臉上,他們辛苦了五個月,終於迎來了今天的收。神十足的魚在水田裡時而躥得老高時而得老遠,一筐筐的魚接力送到山下,在章書眼前稱過重量。洪村親自秤,楊幹事在一邊記錄。收下的魚除了王貴田等個別幾戶人家,全讓稻花魚養公司聯繫的商家收走。

Advertisement

由此,仙雲山山腳下出現個奇景,一輛輛的卡車、貨車排著長長的隊伍收魚。其中有不車子掛著廣州的車牌。貨車收了魚連夜趕到各地分送到酒樓飯店和超市,卸貨時,也不知用了什麼養魚的法子,那些魚一條條還是鮮活的,讓人嘖嘖稱奇。

仙雲山鑼鼓振天忙收魚,此此景,章書不由想起首《收鑼鼓》的曲子。原來勞的愉悅真的能夠激發音樂家的靈啊。

最後洪村喊得嗓子都啞了,統計的數據也越來越大。最後達到了驚人的560萬斤!

書低聲問康書記:「賣給外頭,多錢一斤?」

康書記道:「3.5元一斤。廣東那邊連還價都沒還。」

書算了筆賬,目瞪口呆:560萬斤的魚,收達到了驚人的1960萬元?!

康書記算細賬:「仙雲山一共有六個村子,差不多有18000戶人家。梯田總共7800畝,平均每畝收2500元左右。水田超過四畝的人家有三十多戶,也就是說,咱們仙雲山六村一下子冒出三十多家萬元戶啦。」

書難掩激:「太好了!」他頓了頓,問洪村,「養公司賺了多錢?」

洪村微笑道:「咱們主要賺個魚苗費和渠道費。魚苗利潤不大,渠道費是大頭。除掉百來戶不走咱家渠道的魚以外——」洪村執筆和計算算了小會兒,咧開直笑,「村裡凈賺27萬塊。」

書吐了口氣:「好!」他向村中平地而起的一排排白的暖棚。「草莓的利潤比稻花魚更高,我等你們年底再傳戰績!」

次日,《南平晚報》頭版頭條《新農創新傳佳績,稻花魚創收2000萬!》。

市裡其他鎮子的領導紛紛前來取經。康書記忙得連軸轉,來不及一一招待。只好搞了個稻花魚養流會,請蕭越山講課。

Advertisement

當然,蕭越山也不會空手而歸,各村鎮的特產和講課費拿到手。他留些自家用,其餘的都給了村委分發給公司的職員。

種子公司的收益比稻花魚更好,當初的育種員連工資帶獎金每月實際收達到了七十元!公司的發展急需財務,兩名被派去培訓財務相關知識的高中生功坐進了辦公室,每日里算盤打得叭叭響。他們的月收已近一百。這使得今年公司擴招工作人員的消息一放出來,村委辦公實差點沒,除了自己村裡的,更有其他村的村民也聞訊而至。

洪村自然要先照顧自家的村民。令梅說了,公司發展需要人才。所以開出的報酬非常優越:高中生優先錄取。大學生工資一百!

別說,還真有大學生找上門來。

洪村著眼前二十多歲,皮白凈斯文,襯衫西正裝的男子,心裡止不住的驚訝。

「——您,真來應聘我們公司?」洪村著他簡歷,又驚又喜。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