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搞化學的不能惹 五七六 要熬出頭了

《搞化學的不能惹》 五七六 要熬出頭了

(4, 0);

  老袁在書房悄悄的見了楊士琦。

  「杏城,什麼事兒啊?非得這麼急見我。」老袁笑著問。  想看更多彩章節,請訪問𝓢𝓣𝓞𝟓𝟓.𝓒𝓞𝓜

  「主公,杏城考慮許久,覺得時機已到,耽擱不得,故抖膽前來。」楊士琦一臉莊重,前所未有的嚴肅。

  老袁心裡一,略一沉,臉上仍舊波瀾不驚,微微一笑。

  「杏城,此並無外人,但請直言。」

  「主公,請承繼大統,不可延誤!」楊士琦開口了。

  雖然猜到了幾分,可這話從楊士琦口中說出來,還是吃了一驚。

  「杏城,快快收回此言,袁某絕無此意。」老袁明顯有點慌

  「主公!請聽杏城一言,再勿多慮,當下局勢有變,時不我待也。否則,也許再無機會。」楊士琦加重了語氣,顯得很著急。

  老袁知道,楊士琦跟了他快二十年了,從大清開始,幫他出謀劃策,扳倒了很多對手,一步一步登上大清權力的巔峰。現在如此急切的來說此事,肯定不是草率魯莽的,必有。(5,0);

  「杏城,此事須徐徐圖之,也不是一時三刻之事,緣何如此之急?」老袁問道。

  「我知道,大公子和晢子此前一直在運作此事,時日已久。然時機未到,我並未多參與。可最近幾日,我反覆思考,此事不能再拖,久必生變。」楊士琦急急地說道。

  「杏域何出此言?」老袁也急了。

  「主公,恕我直言,總裁之位來之極易,一山先生及各省都督未必服氣。加之,大清退位詔書又言明由劉大雙組閣,人心不穩啊!連奕老六、奕老七都跑去了靖安,其他人也不免會做他想。」楊士琦慢慢說道。

Advertisement

  老袁點點頭,他心裡也有點疙疙瘩瘩。

  朝堂之上,也是多有掣肘,總理、各部部長、各種議員,分屬不同勢力。遇有重大決策,吵吵鬧鬧,喋喋不休,三日五日都沒個結論。

  老袁早就想改掉這共和制,實行帝制,免得這些人囉囉嗦嗦,礙手礙腳。

  只是這總裁之位坐得輕輕巧巧,多還是耍了些手腕的,心裡有鬼,故此才忍了這麼久。(5,0);

  聽了楊士琦的活,老袁就算臉皮再厚,也是臉上有點微微發熱,多上了點紅

  「杏城,你也知道,我患足疾,本就回鄉養病了,還不是時勢所迫,抱病出山,心中所想絕非個人得失,乃吾國吾民也,」

  這種自已找臺階的話,楊士琦只當耳旁風,毫未聽,仍舊自顧自說下去。

  「主公,大公子和晢子造勢已久,天下人也未嘗不明主公之意,加之芝泉上海大勝東瀛軍,收復失地。海軍又一雪前恥,擊潰東瀛海軍,主公之威如日中天,乃不世出之雄主也。不過,某以為,所慮者,唯一人耳!」

  「劉大雙!」老袁出聲來。

  「然也!」楊士琦重重地點點頭。

  「杏城也是此意?」

  「正是!某研究此人多年,對其麾下保安軍也頗下了一番功夫,比起國其它勢力,此人乃第一勁敵。說句實話,別看其他人上竄下跳,聲勢浩大,卻是銀樣蠟槍頭,北洋軍兵鋒所至,如湯沃雪,傾刻土崩瓦解,並不足慮。(5,0);

  唯有保安軍,北洋軍毫無勝算,甚至略下風。

  而此人祟尚新學,推行新政,對清室及主公實無尊敬之心。觀其所為,又所圖甚大。不僅東北大部及外蒙古被其所占,山東、江蘇、天津也收囊中。而且據說是,此人同西南幾省都有來往,暗中資助了不資,如此行事,絕非偶然。仔細想來,其暗中布局,必有所圖。」

Advertisement

  楊士琦長篇大論,分析的很詳細。

  這些事,老袁也都知道,可他總覺得劉大雙既無機心也無野心,平時並未多想。楊士琦這一番解說,卻讓他暗暗吃驚,頭上都滲出了細細的汗珠。

  「呵呵!杏城多慮了,此人應該無意問鼎,其所做為,多半衝著列強去的。最近,安南及西南藩國之,多半乃國人背後手的,其中就有劉小子其人。」老袁換了個說法,不管怎麼樣,他有自己的報來源,對很多事有所耳聞也有所掌控。做為一國之總裁,老袁絕非碌碌之人。

  「哈哈!」楊士琦一陣子狂笑,然後,收斂了笑容,沉沉地說:「主公曾記陳橋兵變否?趙匡胤乃後周大將,眾人擁戴,黃袍加,轉瞬間,柴家天下便姓了趙。劉小子東征西戰,頗有勝績,威日起,難免有一日發難,榮登大統。」(5,0);

  老袁的臉難看了,這也是他的一塊心病,劉大雙聲譽日隆,把他這個總裁都了下去,確實不是什麼好事。

  「只是此時,東瀛人侵,怕是時機不妥吧?」老袁也不再裝了,期期艾艾問道。

  「非也!此乃天賜良機,外敵侵,國家存亡繫於一線,正需主公登高一呼,結束四分五裂,政令不通之局面,凝聚國人之心,集全國之力抗敵。他人縱有想法,民族大義之下,也不敢多言。」楊士琦搖搖頭說。

  老袁低頭不語,心裡卻像開了鍋一樣,翻騰不已。

  這是他一直追求的一個目標,現在馬上就有實現的可能,他卻有點膽怯了,也不知道哪兒有點不妥,心裡多有點不自在。

  「主公,時局對我們有利,稍縱即逝。請務必聽杏城一言。」楊士琦雙手一揖,朗聲說道。

Advertisement

  「請講!」

  「日前東瀛人和劉大雙均已傾盡全力,鏖戰正酣,雙方絕無收手可能,必一分勝負方可。主公此時實行帝制,劉大雙既使反對,也被東瀛人得死死的,無法分,自顧不暇,唯有空嘆奈何。」楊士琦咬著牙說道。(5,0);

  老袁心裡一驚,不得不說,楊士琦乃「毒士」,所獻之策超乎異常。

  「罷!罷!罷!歷史都是人寫的,勝者為王。哪個開國皇帝不是一肚子花花腸子,一屁屎。」

  老袁下了決心了,不過多還是要裝一下的。

  「杏城,這似乎有點乘人之危呀!」

  「主公!大事,何須記掛這些小節,何況是為了民族大義!」揚士琦知道老袁的心思,連忙戴個高帽,豎個臺階,讓老袁解除心理障礙。

  「不知各友邦態度如何?」老袁有一種要熬出頭的覺,但還是有點擔心。

  「現今天下,共和制不過三國,乃華夏、山姆、高盧,其它均為君主制。我私下也探聽過友邦之意,約翰牛、日耳曼、東瀛均支持我華夏實行帝制。……」

  楊士琦又開始了侃侃而談。

  【如果您喜歡本小說,希小手分到臉書Facebook,作者激不盡。】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