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搞化學的不能惹 五七三 小人物與大英雄

《搞化學的不能惹》 五七三 小人物與大英雄

(4, 0);

  就在全華夏人民一片歡騰之時,劉大雙卻愁得不得了。

  有句話做「不當家不知財米貴」,劉大雙現在深深地會到了什麼做「財米貴」。

  奉天被東瀛人占了,邊區的資進出遇到了很大的麻煩。只有一條橫貫蒙大草原的鐵路可用,另外一條穿越外蒙的鐵路,不僅路途遠,而且南端出口又不靠近港口,很難起大的作用。

  邊區現在的資流量可不是一般的大,不僅客運人流大,而且巨大的原材料、製品、農牧產品進出,帶來的流量更大,本不是一條單軌鐵路能夠承擔的。

  還有一個更頭疼的問題,財政上有點捉襟見肘了。

  邊區雖然大,可只是地盤大,人口不多,大部分還是農牧區,剛剛解決了溫飽,還不是很富裕,收不上什麼稅。

  劉大雙真的也不想窮兵黷武,對老百姓過份的收刮。

  華夏老百姓是捐了不錢,可是,對於天文數字般的軍費開支,並不能解決本問題。

(5,0);

  打一場仗,海量的子彈、炮蛋一下子就打出去了。部隊開拔、調、吃穿等等每天都是一筆巨額開支,邊區的財政都有點負擔不起了。

  說句實話,劉大雙把漢唐公司這麼多年賺的錢已經全部借給邊區使用了。  𝕊тO.ℂ𝓸м為您提供最新最快的小說

  沒有人理解他,包括現任漢唐公司總經理盧敏。

  邊區沒錢,可以加稅,也可以向銀行、私人借貸。漢唐公司可以支援邊區,但不能把全部資金都投進去,已經開始影響正常的運作。

  劉大雙的心思沒有人猜得出,對於賺錢,現在的劉大雙並沒有多大的興趣,按照他的能力,真的太容易了。

Advertisement

  他是一個小人,從來也沒有把自己當做什麼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心裡追求的是一個小目標,希華夏民族未來不再遭上一世的種種苦難,百姓不再欺侮,不再流淚流,不再流離失所,有尊嚴,有價值的生活。

  他不是那種喜歡出風頭,希萬古流芳的人,他上一世就是個普普通通的人,這一世他也希平平淡淡地生活。至於他心中的理想,他也是希默默地做到,華夏民族的發展,終究是要靠整個民族,一兩個人的影響,一時間可以,可卻不能永遠起作用。(5,0);

  眼下的華夏,面臨著一個絕好的發展時機,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浪湖,已經趕上了,抓住了。華夏的工業化以化學工業、電力革命為引導,開始步正軌。

  歐戰的發,並沒有波及到華夏,抓住這個機會,華夏就會有一個大的發展,迅速為一個東方強國。

  能夠威脅華夏發展的,一個東瀛人,一個羅剎人。

  羅剎人深陷歐戰泥潭,自顧不暇,布爾什維克人很快便會掀起一場震驚全世界的偉大運。三五年,甚至十年,羅剎人很難對華夏構威脅。

  東瀛人和華夏人一樣,如果一心一意地發展經濟,藉助歐戰的巨大市場需求,也會壯大。可惜,他們為了自已的野心,夢想著征服華夏,甚至發侵。

  對於此時的東瀛人,劉大雙沒有毫懼怕的覺,畢竟在很多方面,邊區已經走到了東瀛的前面。只是東瀛人被前面的勝利沖昏了頭腦,一頭扎進了火坑。

  咬著牙再拼一段時間,劉大雙相信,最先頂不住的一定是東瀛人。(5,0);

  據東瀛國傳回來的報顯示,由於海路的不暢通,東瀛許多工廠已經於停工、半停工狀態。

Advertisement

  居民的口糧、白糖、汽油等已經實行配制,老百姓開始挨凍。

  劉大雙不是一個純粹的軍事家,他只是一個多懂了一點的工程師。

  對於如何打敗東瀛人的侵,他更傾向於用軍事以外的手段來解決。

  耗費無數資源,犧牲無數士兵的生命,去和東瀛人決一勝負。劉大雙並不是很喜歡這樣的模式。

  勇則勇矣!也會創造出無數可歌可泣的人和故事。可是,值得嗎?

  孫子曰:「不戰而屈人之兵,乃上策。」,棄上策而取下策,乃不智也。

  劉大雙盤算著,心裡也有了主意。

  長春火車站毫無損的被保安軍占了,而且順帶著二站也丟了。

  損兵折將不說,保安軍乘勝追擊,把公主嶺也占了。兵鋒直指四平,大有把東瀛軍攔腰一擊之勢。(5,0);

  武藤信義大發雷霆,對於關東軍司令尾野實信一通斥罵,指責他的關東軍畏敵如虎,膽小怕死,不僅丟失了長春火車站,事先計劃好的破也沒有完。致使帝國的軍事行到了極大的阻礙。

  他有點急了,更加迫切地希早日占領鄭家屯。

  鄭家屯東二十里,保安軍構築了防陣地,擺出架勢,誓要與東瀛人決一死戰。

  守在這裡的是保安軍一個師,三旅制

  ,接近兩萬人。

  師長吳大,也是一名老兵了,中等材,不胖不瘦,小眼睛老是笑瞇瞇的,看著極為和善。

  保安軍參謀部以總司令劉大雙的名義給他下了命令,死守鄭家屯,不容有失。

  開玩笑,鄭家屯丟了,靖安、前郭、通遼全在東瀛人威脅之下了。草原鐵路也面臨著被切斷的危險,這可是邊區的生命運輸線,不容有失。

Advertisement

  吳大知道自已上的重任,除了搶建加固工事,部置防陣地外,他還派出了幾小隊,去擾東瀛軍,遲滯東瀛軍的行軍速度。(5,0);

  劉大雙的幾次軍事理論講座,他都認真聽了,也做了筆記,反覆研究過。

  劉大雙印製的幾本小冊子,他更是如獲至寶,沒事兒就拿出來翻翻,說倒背如流也不算誇張。

  這書多讀了幾遍,心中的悟越多,以前很多似是而非的東西也漸漸的清晰了。

  書中文字淺顯易懂,戰例簡扼明要,故事人肺腑。比起在靖安軍校學習的那些個兵書戰策容易理解多了。

  特別是華夏古代流傳下來的幾本兵法書籍,跟國畫似的,大寫意的東西太多了。

  晦難懂,語蔫不詳,簡直就是難為人。

  吳大打心底里佩服劉大雙,跟靖安許多人一樣,對劉大雙有一種盲目的崇拜和絕對的忠誠。

  劉大雙覺得自己是個小人,可在吳大這些人心裡,劉大雙就是他們的神,是他們衷心拜的大英雄。

  【如果您喜歡本小說,希小手分到臉書Facebook,作者激不盡。】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