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魏晉干飯人 第270章 檄文

《魏晉干飯人》 第270章 檄文

(4, 0);

  第270章 檄文

  趙含章收到朝廷發來的檄文公告時,正領著學堂里一眾學生在田裡割麥子呢。【】

  常寧收到檄文大驚失,來不及等衙役去請回縣衙,親自騎著馬小跑出城。

  學堂放農假,趙含章乾脆帶著學堂里的學生們來收麥子。

  傅庭涵教授也在其中,雖然他不明白他為什麼也要來,但趙含章邀請他時,他沒忍心拒絕,於是此時就跟趙含章站在了田裡。

  常寧在路邊停下馬,拿著公文踩著田埂一路小跑,終於在一堆人里找到趙含章和傅庭涵,忙道:「縣君,有朝廷的重要公文。」  更多小說容請訪問ѕтσ.¢σм

  趙含章舉著鐮刀的手一頓,什麼重要公文需要送到田裡來?

  看了一眼傅庭涵,大踏步上前,取過公文。

  常寧下田站在邊上,低了聲音道:「東海王說茍晞謀挾天子以令諸侯,意圖謀反,徵召各地大軍共擊之。縣君年前出兵救灈,戰名遠播,所以此次西平也在名單上,上面讓西平出兵一千。」(5,0);

  趙含章角,問常寧:「我們西平有一千兵嗎?」

  常寧看著的臉斟酌道:「好像沒有。」

  趙含章就把公文拍進他懷裡,「告訴使者,就說我知道了,我會儘量湊齊兵馬的。」

  常寧一愣,有些著急,「縣君要去?」

  「不去,」趙含章道:「我又不傻,他們戰,我去湊什麼熱鬧?」

  常寧鬆了一口氣,忙點頭道:「對,縣君不能參與此事。」

  要是刺史徵召,趙含章不去,常寧還有些忐忑,畢竟他們就在豫州之,但朝廷徵召嘛……

Advertisement

  離得那麼遠,他們又那麼弱小,到時候隨便找個理由搪塞過去就行。

  趙含章也是這樣想,就不信,名單上被徵召的人都去支援東海王不

  不過……

  趙含章垂下眼眸,歷史上東海王討伐茍晞是在永嘉五年,而現在才永嘉二年。

(5,0);

  是什麼讓東海王現在就討伐茍晞了?

  「不對,」趙含章突然蹙眉,「這時候討伐茍晞,那劉淵呢?」

  劉淵正在準備大軍進攻呢,聽說了東海王和茍晞徹底鬧翻的事,大喜,於是讓大軍稍緩,想要等他們打起來他再出手。

  在并州的劉琨察覺到他的意圖,一邊組織大軍想要阻攔劉淵,一邊上書東海王,希他能夠聯合茍晞一起出兵討伐劉淵,他這邊可以說服鮮卑部的拓跋猗廬一起出兵,所以騎兵上不用擔心。

  東海王要是能答應,那歷史上的西晉也就不會滅亡了。

  所以,這時候的東海王也沒答應。

  趙含章一邊割著麥子,一邊從朝廷的公文、汲淵的報和趙銘的信件來往中探知朝廷的這些向,說真的,在得知東海王拒絕了劉琨的提議後,很是惋惜的嘆了一口氣。

  雖然很不喜歡晉國,但這畢竟是一個統一的政權,它在,天下的就還有限度。

  等到它沒了,已經地獄的百姓會更悽慘。(5,0);

  東海王拒絕了劉琨,而天下各地兵馬響應他的也寥寥無幾,最後還是他的大軍單獨對上了茍晞的軍隊。

  茍晞是能把石勒打桿司令的人,東海王的手下們接連出戰,結果不是被他殺了,就是被他俘了。

  好在戰事似乎不是很激烈,只戰死了上面的將軍,底下的士兵被俘的多,被殺的

Advertisement

  趙含章之所以知道這些,是因為汲淵和道:「戰了三場,茍晞的兵力直接漲了一倍。」

  這是說俘虜了很多士兵。

  趙含章有點兒囧,問道:「東海王后悔了嗎?」

  汲淵道:「現在不悔,很快也要悔了,劉淵狼子野心,他環伺在側,東海王不說安聯絡茍晞,竟然還征討與他,簡直是在找死。」

  趙含章也是這樣認為,「可是奇怪,東海王為何突然要征討茍晞呢?」

  歷史上,東海王征討茍晞是因為皇帝終於忍不了東海王的霸道和無腦,於是私信茍晞,讓他發大軍討逆。(5,0);

  結果事讓東海王知道了,他一怒之下就出兵征討茍晞。

  但那是永嘉五年後的事了。

  汲淵搖頭,「我也不知。」

  他頓了頓後道:「或許趙子念會知道。」

  趙含章秒懂,立即跑回去問趙銘。

  趙銘還真知道,他懶得口述,直接去書房裡翻了翻,翻出一封信來遞給

  趙含章一眼便認出趙仲輿的筆跡。

  趙仲輿特意寫信回來,告訴趙銘,讓他守住西平,不要聽信檄文輕易出兵。

  一直到現在,趙仲輿都還以為西平是在趙銘的控制之中呢。

  只能說,東海王會出兵討伐茍晞,不過是歷史的必然,以及,因為某些人而提前的歷史進程。

  從東海王帶著朝廷逃出開始,一切都變了,但又似乎沒怎麼變。

  茍晞當初見東海王竟如此自利和無能,丟棄百姓出逃,一怒之下就帶著大軍直衝而去。(5,0);

  當時他和東海王就劍拔弩張了,不過是在皇帝和傅祗等人的勸解下暫時和解。

  之後茍晞回兗州,而東海王繼續留在把持朝政。

Advertisement

  倆人中間還隔著一個豫州呢,按說暫時鬧不到一起去。

  但劉淵比歷史上早一年稱帝,也早一年出兵,雖然王衍最後擊退了劉淵,但朝廷和地方都損失慘重,員們心中是積攢了一腔怒火的。

  而此時,雍州天災,僅和雍州隔了一個小小弘農的竟然視而不見,沒有賑濟,也沒有過問,致使流民災,聚攏生

  而也被反噬,城中糧價飛漲,百姓苦不堪言。

  茍晞就是覺得百姓再留在,那不是死,就是被隨後南下的劉淵大軍殺死,不如遷都,把能帶走的人都帶走。

  只要皇帝在,那大晉就在;百姓在,那朝廷就不滅。

  所以他極力勸說皇帝遷都。

  當然,這也有他的私心在,遷都倉垣,距離兗州就很近了,在這裡,東海王的勢力遠不及他。(5,0);

  皇帝很心,趙仲輿的信中只晦提了一句,「陛下召傅祗談,而傅祗留宮中半個時辰之久,無人知道他們談了什麼。」

  「朝中私下有傳言,皇帝想要私自帶人離京,直接去豫州,以坐實遷都之事,東海王因此大怒,認為茍晞是罪魁,」趙仲輿道:「此是,為倆人私利出兵不值,可當檄文公函不存在。」

  東海王:說出來你們可能不信,大家都當我不存在

  明天見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