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三哥我告訴你皇帝在想什麼(第一更)
「三哥、嫂嫂,我現在就有一樁買賣,茶葉蛋你們知道不?」李易說出一個東西。
他以為大唐沒有呢。
結果李隆基和王皇后一起點頭。
李易:「……」
有啊?現在就有茶葉蛋?
李隆基說話:「平日里烹茶,放鹽和姜,了就把蛋煮在裡面,味道很好。」
李易聽了恍然。
原來如此,古代煮茶,放鹽和姜,然後喝著喝著了,蛋就放里一起煮吧。
這不茶葉蛋就出來了,屬於副產品。
就跟吃火鍋煮蛋和下麵條一樣,古代人也不缺心眼,了難道另外弄個鍋煮蛋?
「五香的呢?醬牛、熏。」李易換個角度問。
兩個人一同搖頭,表示沒有,都不知道放的什麼東西,反正好吃的。
李易這下安心了,煮茶總不能把大料、桂皮也扔里吧?那是什麼味啊?
「我要做五香蛋,蛋直接煮,鴨蛋腥,需要腌制,蛋明天我就煮出來一批,記賬,到時給你們看賬目。」
李易說道。
價格他也知道,現在況特殊,斗米三百錢。
一斗十升米,一升一點八斤米。
一斤將近十七文。
蛋分大小,基本上是十個一斤,一斤十六兩,六百六十克。
總不能一斤蛋比一斤米還便宜吧。
那大家都吃蛋了。
按照現在的非專業蛋養況看,蛋是米價的二倍到三倍。
所以李易打算五百文賣一個五香蛋,六百文賣一個五香鴨蛋。
這個東西本就不是給尋常人家吃的,誰有錢,誰才能。
普通百姓,即便是白水煮蛋,以市場價賣,他們也捨不得買。
「好吃嗎?」王皇后最直接。
「咱們慢慢吃喝,我先做上。」李易說著去找東西,不等明天了。
然後一口鍋在旁邊煮蛋,裡面放上醬油、鹽、五香調料和茶葉。
十五分鐘之後,他拿兩雙筷子。
一雙夾蛋,一雙輕輕敲,敲出紋理。
李易這一手雙筷子應用,就讓李隆基和王皇后驚訝不已,太穩了。
李易不覺得如何,常規作,他就是再廢,醫生的基本功也會呀。
雙手要是都控制不好,怎麼手?
夾蛋、敲蛋而已,又不是生剝外面殼的那種。
他敲的時候故意有幾下特別使勁,把給打破,不然好長時間泡不出。
一共五十個蛋,李易噼里啪啦都給敲好,重新扔鍋里大火煮,味速度快。
李隆基二人也不著急吃完了去睡覺,今天他倆屬於放鬆。
度假來了。
李易跟李隆基閑聊,天南地北、政治人文、當前國際形勢、吐蕃突厥上層主要人分析……
他敞開了說,李隆基聽著。
然後李隆基此刻很想開個小朝會,把大臣們來,一起聽,再分析。
王皇后大眼睛眨呀眨的,可不一般,李隆基能當上皇帝,一半的功勞要給。
也懂很多事,但聽這個叔叔說,發現自己還是不甚清楚。
「三哥我給你說,咱大唐越強,他們越妥協,他們派人來,不就是試探嘛!」
「為什麼試探啊?皇帝那邊剛把太平公主給收拾了,給人的覺政治不穩。」
「所以皇帝才弄個梨園,目的是啥呀?歌舞昇平啊,作樣子給天下人看。」
「皇帝心中現在可著急了,價高,軍隊的戰鬥力下降得厲害。」
「所以他得一邊安民眾,一邊抓時間改變,尤其是軍隊。」
「我都知道他在想什麼,你信不信?他想弄一個彍騎部隊,其中最厲害應該是羽林軍飛騎。」
「這個飛騎不但騎了得,還同樣通弓弩。」
「屬於輕騎兵,講究來去如風,奔如流梭。」
李易哇啦哇啦說。
李隆基一腦門汗,嚇的。
心說,臥槽,我想的你都能猜出來?
一時間,李隆基想殺人了,學曹殺楊修。
可是他又捨不得,易弟太厲害了。
不用說殺了,哪怕是在宮裡的時候吃飯,發現味道不好,想到易弟,心中都空落落的。
所以今天才帶著皇后一起來玩,看到易弟便塌實。
眼下果然塌實了,易弟簡直不是人啊。
「你說對不對,三哥,嫂嫂。」李易有些喝多了,他的這個扛不住酒。
「對,叔叔說得對。」王皇后給點贊,叔叔還知兵事呢。
李隆基則問:「易弟,之後哪般?」
眼下的李隆基渾發麻,覺自己面對的是一個姜子牙、諸葛亮一般的存在。
一時間,李隆基發現,宰相姚崇比起面前的易弟都是廢的。
那周邊形勢給說的太徹了,國面臨的況也說得清清楚楚。
為什麼會是這樣?易弟跟誰學的呢?
鬼谷子再世?
「,蛋好了,撈出來嘗嘗,再泡一夜,更好吃。」李易用手臉,起去撈蛋。
撈出來三個,一人一個。
李隆基和王皇后呼呼吹著降溫。
李易把本就裂出紋理的蛋往桌子上一墩,再一,整個蛋殼掉落,出裡面有一些醬油的蛋。
兩個人也學會了,幾下,一個蛋剝掉皮。
等吃到口中,李隆基和王皇后發現,比之醬牛和熏,蛋味道又有不同。
***
卯正,李易醒了,灌一大杯水,搖搖頭:「三哥和嫂嫂太能喝了,差點給我喝斷片。」
等他穿好服出來,準備找三哥和嫂嫂吃飯,卻被告知,兩個人半個時辰前就已離去。
「也不吃個早飯再走,來去匆匆的。」李易嘟囔一句,自己找飯吃。
今天莊子開始三班倒,製作磚坯、挑選煤、鋪水泥場、挖坑打地基、製作割麥神、趕鴨子到河邊、圈地放……
明明莊子上那麼多人,卻偏偏不夠用。
李易找來木炭條,畫服圖,照系統抄,幹活穿的服,不能長袍。
尤其是等小麥收割后粒的時候,容易出現傷況。
至於不小心被打到了手和胳膊傷,不存在死亡況。
這個李易能理,就是技不怎麼好。
指頭打掉了,接上沒問題,想要恢復原來的功能……李易表示憾。
鋪子的人到來,給莊子上的人量子。
再看李易給出的幾樣圖紙,表示能做,還省布呢。
莊子的人心不好,做服,為什麼要花錢?我們自己能做。
李易不但花錢,還加錢。
「五天,所有服拿過來,提前一天,多給一工錢。」李易對鋪子的人說。
鋪子的人連連答應。
旁邊一個軍戶的婦人大膽地一句:「邊角料給我們拿回來。」
「明白,明白。」鋪子的繼續點頭。
謝謝大家的支持,今天還是三更。
(本章完)
良田千傾靠山河,父作高官子登科。妻妾成群子孫多,長生不老總活著。 現代草根宅男因為判官的失誤,附身大唐太子李承乾。 上有千古一帝的老爹,下有萬世人鏡魏征,前有千古賢后的老媽,后有萬世老魔程妖精。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里是大唐貞觀年,而他是這個強大帝國的太子殿下;是這個時代最牛逼的紈绔——皇二代(從他便宜老子算起)……。
永盛十二年。 著名古裝編劇作家顧錦年穿越大夏王朝。 驚奇的發現,自己所在的世界,仙武並存,王朝為尊。 而自己更是成為大夏第一權貴,鎮國公之孫,三代男丁獨苗,享受萬千寵愛。 但讓顧錦年驚訝的是,這個世界儒道昌盛,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可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顧錦年發現自己的儒道,好像有那麼億點點過分。 下棋落子,金光璀璨,大龍浮現。 寫字,一字千金,非大儒不可直視。 念一首詩詞,詩出法隨,異象連連。 畫一幅畫,顧錦年都不敢畫眼睛,生怕成真。 當代亞聖:「為什麼他的異象比我的還強?」 ---- 本書又名《只有我的儒道有特效》《我的特效有億點點誇張》《特效流儒道》《打架我不行,裝嗶你不行》 已有三萬均訂作品《大魏讀書�
主角他爹做了一個夢,以為自己是真命天子,然後一個破道觀的道士也是掐指一算,說他是九五之尊,於是乎這個連府城都沒去過的小地主就在小山溝裡稱帝建國了。 (根據書友反饋,本書節奏超快,三章就稱帝,動不動就傾國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