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我在大明長生久視 第68章 你大老遠來北平,就是為了埋汰朕嗎?

《我在大明長生久視》 第68章 你大老遠來北平,就是為了埋汰朕嗎?

剛進王府,一個小太監便迎了上來,微施一禮,「永青侯請隨咱家來。」

李青點頭,帶著三跟著小太監向里走去。

小太監見他領著三個人,表有些詫異,卻也沒說什麼。

一刻鐘后,一行人登上閣樓。

見到一常服的朱棣,這才知道先生要見的人是誰,差點驚呼出聲,實在沒想到,先生帶們見的竟是當朝皇帝。

們都見過朱棣,儘管此刻朱棣沒有穿龍袍,們也一眼認了出來。

顧不上納悶兒皇上為何會出現在這兒,三連忙下拜行禮,「民拜見吾皇萬歲。」

「免禮。」朱棣揮了揮手,他也有些詫異,李青會帶著人進來。

很快,詫異變了凝重,朱棣皺眉道,「李青,你跟來北平,可是京師發生了什麼大事兒?」

「沒有。」李青笑道,「臣擔憂皇後娘娘,這才跟了過來,準備在這兒過年。」

聞言,朱棣稍稍放了心,朝小太監道,「去跟們安排個住。」

「奴婢遵旨。」

小太監連忙答應一聲,朝婉靈三道,「三位娘子,請隨咱家來。」

「去吧!」李青頷首示意。

點頭,再次行君臣之禮,而後隨著小太監離開。

朱棣這才道,「你小子不是為了皇后的病吧,老實說,到底所為何來?」

「確實有些事兒。」李青將小胖的擔心,一一講述給朱棣聽,「皇上,太子所慮不無道理,恕臣斗膽,皇上千秋萬世之後,這麼一大攤子事兒……著實難為他了;

矛盾已起,表面風平浪靜,暗地裡卻是波濤洶湧,如若一直不理,屆時集中發,大明必將引來陣痛。」

「清丈田畝,不是你提的嘛?」朱棣幽怨道。

李青無語:「皇上,問題不是清丈田畝,重點是……你得守規矩。」

Advertisement

「朕守規矩?」

朱棣面不虞,「朕是九五之尊,還要看群臣臉?」

「……不是看他們臉,是…哎呀。」李青有種無力,只好道,「皇上,征趾、伐漠北、通運河、建新都……種種政策,之所以能順利執行,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上?」

朱棣傲然道:「當然是朕英明神武!」

李青:-_-||

「是建立在錢的基礎上,是太子的從中調和,艱難斡旋,使得文臣盡心辦事,開源節流……」

「你說這是人話嗎?」朱棣火了,「難道朕的這些功績,都是太子的功勞,朕就是胡作非為的暴君?」

「不是這個意思。」李青扶額,安道,「皇上建織造局、開海洋貿易,編撰大典……雄才大略,鮮有人及,較之秦皇漢武也不遑多讓;

然,秦皇漢武的赫赫功績也非他們一人之功,漢武帝有衛青、霍去病,秦始皇能統一六國,也離不開殺神白起的鋪墊;

我的意思是,皇上之所以立下這功偉績,離不開太子的周旋。」

李青正道,「太子真心不容易,這點,皇上你也知道,你對他的能力也是認可的,不是嗎?」

「昂。」朱棣臉好看幾分,哼道:「他理政能力是蠻不錯,就是和文臣走的太近了,朕就煩他這點。」

「……」李青翻了個白眼,「他若不和文臣親近些,大明說不定…就崩了,皇上你咋就看不明白呢?

不是太子要和文臣親近,而是為了大明,他只能和文臣親近。」

朱棣清了清嗓子,哼道,「朕承認,施政…有些問題,高熾他確實辛苦,不過,事哪有這麼嚴重。」

「非也。」李青嚴肅道,「大明立國這麼久,其實一直沒怎麼休息,洪武初期還未平定,中期征伐漠北,直到後期百姓才得以息;

Advertisement

但沒休息多久,靖難之役再次打響;

接著,又是……一系列大作,百姓早已疲憊。」李青勸道:「收手吧皇上!」

朱棣沉默,有心反駁,卻找不到借口。

李青說的句句屬實,大明建國近五十年,真正休養生息的時間也就十幾年,百姓負擔確實重。

「朕是花了不錢,但朕也能掙啊!」朱棣強行挽尊,「海上貿易賺的錢嗎?

是,高熾領著一群文開源節流,的確為緩解國家財政做出了貢獻,但,他們有朕弄得錢多嗎?」

「沒有!」李青搖頭,「但是皇上,海上貿易能順利執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太子給了他們希,若太子表現的如你一般,海洋貿易定會狀況頻出;

皇上莫忘了,建新都、通運河時,遇到的種種問題,甚至就連織造局也失過火。」

李青道,「正是因為太子對文臣的親近,才讓他們選擇了忍耐,不至於撕破臉皮;

當然,皇上的鐵手段震懾,也起了關鍵作用。」

朱棣臉不太好看,卻也沒有駁斥,自顧自坐到桌前,倒了杯茶,細細品著。

見他聽進去了,李青趁熱打鐵,「秦始皇橫掃六國,然,他死後不久,大秦家亡了;

漢武帝殺的匈奴聞風喪膽,可也造了國力空虛,戶口近乎減半,農民起義不斷發生,階級矛盾尖銳,

這就是大功績的代價!」

李青坐下,也給自己倒了杯茶,潤了潤嗓子,這才繼續道,「皇上功績赫赫,名震寰宇,歷史上的帝王,能與皇上比肩者,不超過一手之數;

但,皇上的花錢能力,也鮮有人能及。」

這是大實話,朱棣太能花錢了,歷史上比他還能花錢的皇帝,幾乎找不到。

朱棣臉訕訕,無力反駁。

李青又道:「隋煬帝楊廣,通運河、出兵高句麗,把皇位搞沒了,而皇上南征趾、北伐元人、通運河、建新都、編撰大典……比他還能花錢,大明卻堅如磐石;

Advertisement

固然是皇上英明神武,卻也非皇上一人之功。」

「行了行了。」朱棣聽不下去了,惱怒道:「你大老遠來北平,就是來埋汰朕的嗎?」

「臣不敢!」李青拱手道,「臣只是想告訴皇上,巨大功績后,藏的禍患,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若皇上為了功績沾沾自喜,而忽略……」

叭叭兩句吧。」朱棣黑著臉,「朕聽進去了,沒別的事趕滾蛋,朕現在不想看見你。」

他現在心裡堵得厲害,李青這一頓噴,比之言有過之而無不及。

奈何,李青說的都是事實,他又無法反駁,心裡鬱悶的不行。

「滾滾滾……!」朱棣越看李青越不順眼,「快滾!」

李青訕訕道:「那皇後娘娘的病……」

「……去休息吧!」朱棣,「午飯後,再給皇后把把脈。」

「臣告退。」

……

出了閣樓,李青仰臉天,心

爽!

真他娘爽!

李青總算是驗了一把言的快樂,原來噴皇帝,竟是這般爽。

回到住所,看到三正襟危坐,笑道,「不用這麼張,就跟在家一樣就,皇上又不會來這兒,放平心態。」

點頭,略微放鬆下來。

憐香小聲抱怨道,「先生真的是……也不提前說一聲,妾一點準備都沒有。」

「這要什麼準備啊?」李青失笑道,「過會兒吃了午飯,隨我去拜見一下皇後娘娘。」

「嗯,好。」三答應。

這是最基本的禮節,們自是懂得。

其實,李青這次北平之行帶上三,除了想帶們出來逛逛之外,也存了別的心思。

趁著給皇后診病,三要個『誥命夫人』。

倒不是看中那點兒俸祿,而是給們一個份,也算是聊表藉。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