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我在大明長生久視 第40章 二次削藩

《我在大明長生久視》 第40章 二次削藩

韃靼是蒙古正統,他們的臣服,意義非凡。

朱棣宴請了這位韃靼太師,並承諾,只要肯聽話,大明不會虧待他們。

阿魯臺表現的很謙卑,一是被打怕了,二是他們需要大明的東西。

酒席宴間,氣氛融洽。

李青總覺得這個太師,他好像在哪兒見過,但就是想不起來。

酒宴結束,阿魯臺拱手道,「大明皇帝陛下,我們希您能約束一下瓦剌部。」

頓了頓,「自皇帝陛下回來之後,瓦剌便開始擾我們韃靼,現在我們也向大明稱臣了,希到大明庇護。」

接連兩次大戰,韃靼損失慘重,瓦剌已經不老實了。

朱棣痛快答應,「你放心,回頭朕派人去跟馬哈木說說,都是朕的臣子,朕絕對不偏不倚。」

阿魯臺大喜,鄭重行禮:「謝大明皇帝陛下,韃靼部憂外患,微臣不好久留,過上幾個月,臣再來拜見皇帝陛下。」

「嗯,你去忙吧。」朱棣溫和道,「路上慢點兒。」

「是,臣告退。」

待阿魯臺離開,朱棣的笑容變得玩味,「終於咬起來了,這下邊疆可以安穩許久,也不枉耗資彌巨,出兵五十萬。」

李青也出笑意,一臉欣然。

這次出兵花費雖大,但取得的政治果非凡。

「李青,隨朕去書房一敘。」

「嗯,好。」

兩人來到書房,待太監離開,朱棣開門見山:「國庫的錢不多了,李青你可有為國庫增大的收益的國策?」

「這個……」

「但說無妨。」

李青苦笑:「財富就那麼多,想要國庫充盈,只能著落在那些有錢人的上。」

「說來聽聽。」

「藩王,紳。」李青道,「他們擁有大量的土地,還都不納稅,這樣國家能有錢嗎?

員有稅賦豁免權,大量的地主、富紳都會把土地掛到他們名下,以達到合法避稅,這一來,不但減了國庫財政收,還會讓紳更加。」

Advertisement

「唉……」朱棣苦道,「歷朝歷代都是這種況,強行改變定會引來極大震,尤其是朕已經掐斷了富紳的財路,若再這般……怕是天下都要起來了。」

頓了頓,「即便強行執行下去,朕死後,也會再改回來,歷朝以來,無不與士大夫共天下,大明又何嘗不是如此?」

李青無奈道,「可若不做出改變,土地兼并會越來越嚴重,富紳利益已經嚴重損,但藩王卻沒影響,現在藩王的土地,都已經了不得了;

宗室越來越多,照這麼下去……皇上三思。」

藩王嗎?」朱棣眉頭皺的更深了,「父皇若知道我這麼待宗室,怕是……」

李青打斷道:「建文都敢那樣削藩,皇上為何不敢,你怕啥呀?」

「這不是怕。」朱棣強行挽尊,「朕是個重義的人。」

這話別人說,李青可能也就信了,但老四……整日想著弄死大侄子,還重義?

李青無奈,「方法我都說了,至於要不要用,皇上你看著辦。」

「你看你,朕有說不弄嗎?」朱棣嘆了口氣,「說說你的辦法。」

「改世襲制。」李青正道,「藩王的嫡子還是藩王,但其他的兒子皆是郡王,郡王的嫡子還是郡王,其他兒子降一檔……

如此往複下去,大明百餘年後,這些宗室會拖垮大明的財政。」

「怎麼改?」

李青沉片刻,「藩王的爵位可以傳承下去,但只能世襲藩王爵位,至於其他的子,朝廷可以養活他們到二十歲,到時候為其發放一筆錢。」

「然後呢?」

「沒有然後了。」李青苦笑道,「這樣還不夠嗎?」

朱棣搖頭:「這個結果他們必定無法接,到時候這些人難免不會集反抗,於國家無益。」

Advertisement

「那皇上你的意思呢?」

「折個中吧!」朱棣道,「除嫡子外,其他子繼承降兩檔,然後一直降兩檔,直到降到平民,這樣更容易讓他們接。」

李青無奈點頭,這樣也不錯了。

朱棣認真道:「這件事你就不要手了,不然你絕對會被人報復,這個惡人朕來做吧。」

「多謝皇上厚。」李青拱了拱手,又道,「皇上,通運河、建都都步正軌,漢王那兒……?」

「讓他繼續待著吧。」朱棣懶腰,「他一走,說不定又會出子,這樣也好,讓他們繼續爭,省得煩朕。」

李青點頭,「臣告退。」

……

朱棣的作很快,第二日,便在朝堂說了削減藩王爵位的事兒。

這一次,群臣並沒有反對,因為他們沒有到損失。

很是順利,詔書很快頒布,並送去各路藩王手中。

李青知道,平靜又將被打破了。

牽扯到誰的利益,誰急,藩王絕不會乖乖接

不出所料,兩個月後,各路藩王進京。

他們倒不敢鬧事兒,只是一個勁兒哭訴,朱棣不好用強,只能安,但藩王也沒那麼好打發,一句祖制,弄朱棣沒一點兒脾氣。

藩王的爵位繼承,是老朱定的,朱棣理虧,也發作不得。

最後,他實在不了了,找來李青想辦法。

李青問:「皇上,你是咋想的?」

哭哭,鬧鬧,反正朕是改定了。」朱棣一臉氣,接著,又訕訕道,「當然,若是他們能心平氣和的接,就更好了。」

李青笑著點頭:「臣有一計!」

「你又有計?」朱棣眼睛一亮,「快說快說。」

「言彈劾!」

「這……能行嗎?」

李青肯定道,「當然,皇上是君,他們是臣,正所謂,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僅此一條,言就能把他們彈出屎。」

Advertisement

「……噁心死了。」朱棣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行吧,那就試試。」

翌日,朱棣平日最討厭的言出手了,一個個鍵盤俠附,逮著這些藩王一頓彈。

這些人膽子一向很大,皇帝他們都敢彈劾,藩王自然不放在眼裡。

的風聞奏事之權,說白了,就是胡咧咧不用負責。

一時間,秦王、晉王、蜀王、代王……個個遭『網暴』。

彈劾的也很有水平,都是以:據傳、聽說,為開頭,開始借題發揮。

反正是聽說,至於聽誰說的,誰也不知道。

藩王之中,屁不幹凈的大有人在,被言這一通彈劾,不由又驚又怒。

卻在此時,朱棣表示:「為了證明諸位子侄的清白,朕會派錦衛前去核查。」

並且,還一副要徹查、嚴查的樣子。

見這架勢,各路藩王立即蔫兒了,不願地接了爵位繼承製度的改革。

李青一臉欣然,雖然變不算大,但總歸是好的。

大明以後的開支,會相當一部分。

不過,國庫財政依然張,朱棣的步子邁的太大,很明顯扯著了,李青建議他再裁撤一部分工匠。

朱棣開始是不肯的,但很快就被沒錢的現實打醒。

一切皆來自夏原吉,拉著他去國庫逛了一圈。

大明國庫是真沒錢了,只剩下不到一千萬石糧食,實在經不起朱棣折騰了。

有句話:皇帝不差兵,軍無糧則散。

沒有錢糧,皇帝也不好使。

這下,朱棣也不了,只能寄希於三寶早日返航,以及下半年的賦稅,來充盈大明國庫。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