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現代言情 快穿:當滿級大佬穿成小可憐兒 第359章 防火防盜防閨蜜(13)

《快穿:當滿級大佬穿成小可憐兒》 第359章 防火防盜防閨蜜(13)

筱竹每天看著薑英的笑話過日子,時間走的飛快。

    差不多每天都能在醫院聽到薑英的消息,或者看到薑英本人。

    沒辦法,這人實在太衰了。

    每年,在無定河結冰之前,機械廠都會從河裏撈一些魚給職工們發福利,屆時,整個機械廠上空都飄著各種夾雜著一點腥味兒的香氣。有人喝魚湯,有人吃侉燉魚,大家都高興的。

    今年,就出了薑英這麽一個特例,在大家都高高興興吃魚的時候,被薑媽領到了醫院,因為被魚刺卡住了嗓子,在家裏又是喝醋又是用饅頭噎都不管用,隻好到醫院來理。

    筱竹還去圍觀了一下。薑英正張大讓大夫檢查,薑媽在旁邊念叨:“年年吃魚,也沒出過這事兒啊,英很早就會摘魚刺了,平時都吃的好的。唉~這人要是倒黴了,真的是喝涼水都塞牙。”

    的語氣,有點心疼,但是不多,聽起來更像是抱怨。兒最近這麽倒黴,連帶著了被人議論的對象。

    在場的其他人都有點兒無語。大家都知道你兒最近倒黴了,你就別再說了吧。這媽,你說不疼孩子吧,回回都是著急上火的帶著孩子來醫院,你說疼孩子吧,說話又不顧著點孩子的想法。這讓本來就倒黴的薑英聽了,心裏該怎麽想啊。

    薑英怎麽想?當然是恨啊!別以為覺到,媽對越來越不耐煩了。還有最近這倒黴勁兒,外麵有人傳是遭了報應了。不信!以前又不是沒幹過,不也沒什麽事兒嗎?就是這段時間點兒背,等緩過來了,再去報仇!

Advertisement

    大夫:“紮的有點深,我得用鑷子給你夾出來。沒事兒,不疼,你就保持張大就行了。千萬不要,也不要閉上,不然鑷子該紮到你了。下次被魚刺紮了,千萬不要用饅頭噎,越噎就會把刺紮的越深。喝醋還好點,雖然沒什麽用,但除了喝多了讓胃不舒服之外,也沒別的壞了。”

    筱竹憋笑,這次還沒理完呢,您連下次都給安排上了?小心記恨你啊。

    薑媽的關注點在醋上:“怎麽可能喝多,家裏一共也沒多醋。”

    大夫:“……”

    他不說話了,再說下去他可能會心梗。還是直接幹活吧。

    拔魚刺是個很小很小的事,理論上兩秒就能搞定。

    但偏偏薑英是個嚨敏的人,每次鑷子一進去,就開始幹嘔。

    反複幾次之後,筱竹就看不下去溜了。後來聽說,拔兒魚刺折騰了半天,還把嚨紮了個口子,呼呼流

    不過這事兒怪不著醫生,病人的配合度實在太差了。人家醫生都被折騰惡心了,還沒說啥呢。

    這樣的倒黴事兒不勝枚舉,薑英在廠子裏的“名氣”越來越大了。認識的和不認識的,都在談論

    有一天晚飯的時候,老丁神兮兮的說道:“我給你們講個笑話。”

    老陳立刻捧場:“快講,你都覺得好笑,那一定就好笑的不得了。”

    筱竹:“……”

    拍馬屁技哪家強,燕山機械廠找老陳。

    也不甘示弱,雙眼亮晶晶的看著老丁:“媽媽,快講,什麽好笑的事兒啊?”

    老丁:“……”

Advertisement

    咳咳。

    “不是你們想的那種笑話兒。”

    老陳和小陳:“……”

    有種拍馬屁拍到了馬兒還被甩了一馬尾覺。

    “那是哪種笑話兒?”

    老丁:“或者說是離奇的事兒,你們聽聽就明白了。我們部門有個姐妹兒,認識知青辦的負責人,聽說這兩天,那位負責人正在發愁呢。”

    老陳:“黨主任?”

    老丁:“對,這個姓還見。”

    筱竹:“……”

    也不算太見,很多進了福利院的孩子都姓黨。

    老陳:“員工作不好做,是得發愁。說起來,五幾年就有知青下鄉,但那是自願的,很多人是因為在城裏實在無所事事,還吃不飽飯,所以主下鄉。老劉家那大兒子你還記得嗎?他就是主去的,63年的時候,正長的大小夥子,吃不飽飯,就報名去了兵團,聽說那邊條件還好。那時候鄉下日子比城裏好過。但是這兩年城裏的條件已經好一些了,很多人就算是沒工作,勉強也能吃上飯,那誰還願意下鄉啊?現在鄉下可比城裏苦。但是不去又不行,下鄉變強製的了。老孫家二兒子那一個班級,一鍋端,一個都沒留下,全給送走了。誰見了知青辦不躲著啊?可不得發愁。”

    老丁:“讓不讓我說完?”

    老陳:“你說你說。”

    老丁:“這回發愁,不是因為員工作難做,是因為薑英。”

    陳筱竹:“又咋了?”

    老丁:“按照政策,薑英不是該下鄉了嗎?但是黨主任覺得,這個人去了鄉下,純屬給老鄉添麻煩。一是特別倒黴,最近天天出狀況,聽說不臉上留了疤,嗓子也壞了,說話跟砂紙磨牆似的,特別難聽。雖說運氣這種事兒有點不靠譜兒,但是咱還是得說。黨主任覺得,就這運氣,到了鄉下也幹不了活,還得占用為數不多的醫療資源。而且,哪怕真的一點活也不幹,老鄉們也不能真眼睜睜看著死,不管是好的賴的,總得給吃飯,等於還白占了人家的糧食。黨主任說了,要是把薑英派下去了,那是對不起老鄉。”

Advertisement

    筱竹“噗哧”一聲,這雖然不算是個笑話兒,但確實好笑的。

    說道:“黨主任覺悟高啊,說的有道理。”

    老陳也跟著點頭,補充道:“我聽說,有人去北郊隊,知青們掙的工分都不夠,生產隊隻能給他們賒賬,每個人都欠了生產隊一屁債。”

    筱竹:“那得還吧?”

    老陳:“那誰知道呢。要是每年的工分都不夠吃,債隻會越欠越多,啥時候還啊?最後可能就是不了了之。”

    老丁敲敲桌子。

    老陳:“咳咳,然後呢?“

    老丁:“然後啊,點兒背,還品不好啊。黨主任又擔心到了鄉下,不幫不上忙,占用資源,還擔心會禍害老鄉家的東西。之前不是就有過這種況嗎,有的知青下了鄉,不會幹活,掙的工分,吃不飽飯,就人家老鄉的吃,還有的把人家養的狗都給宰了。黨主任擔心也會這麽幹。就不太想讓下鄉。”

    筱竹:“所以呢,薑英就能逃避下鄉的事兒了?”

    19年,北京青年楊華等人組建了第一支墾荒隊。從左至右為李連,李炳恒、龐淑英、楊華、張生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