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終宋 第374章 舊案

《終宋》 第374章 舊案

(4, 0);

  「我查訪了一圈,史二郎確實被人擄走了。但那隊人卻仿佛泥牛海,無影無蹤。要搜索到李瑕,只能先他一步料算他的去向。」

  靖節有些許鬱悶,攤開地圖,指點起來。

  「李瑕為楊果安排的路線是南下壽州,再渡過淮河到宋境淮右。可見淮河必有宋軍為他接應。而之所以不走漢中,該是因為顧忌汪德臣。」  S𝖙o5️⃣ 5️⃣.𝕮𝖔𝖒 第一時間更新,彩不容錯過

  張不悅,自語道:「他怕汪德臣,卻不怕我?」

  「這……許是他料到了姑父會答應史帥讓楊果到壽州上任。。」

  「哼!」

  靖節苦笑道:「另外,史帥與阿藍答兒說的是派楊果到我們的地盤任職,以此試探我們。」

  「派人來試探我們,結果這個人叛逃了,史天澤也不怕擔干係。」張又冷哼了一聲。

  「史家父子深吧。此事對我們並無太大的壞。」靖節道:「但李瑕還敢送上門來,這次必留下他。」(5,0);

  張瞥了一眼他那興致的神,淡淡「嗯」了一聲。

  捉拿李瑕這件事,他已經有些厭煩了。

  這就好比家裡進了一隻老鼠,又靈活又聰明,捉不到、藥不死,而他還有許多重要的事忙,豈有空閒天天捉老鼠?

  轉念一想,李瑕比老鼠這禍害大得多,必須除掉。

  張這才打起神,道:「從開封至壽州沿途,李瑕定會暗中隨楊果而行。你先回亳州與五郎商議,把這小畜牲找出來。」

  「是。」靖節道:「此次我們一定盡力將……」

  「盡力?你們不必太盡力。」張竟是這般道了一句,又道:「此子擅用暗殺,你們注意安全。」

Advertisement

  「姑父……」

  張擺了擺手,道:「回亳州之後,加強府邸戒備,府中人如無必要,皆不得外出。」

  靖節應了,雖還未開始搜捕,已莫名到有些挫。

  他點了人手,往開封南門而去,在城門拿出張的信令,又被仔細搜查盤問了一番,好不容易才被放出城。(5,0);

  快馬奔了兩個白天便到了亳州, 靖節進城時天剛剛暗下來, 他立刻去找了張弘道。

  ……

  「表兄提前回來了?出了何事?」張弘道正俯案在桌前閱信, 轉頭看了靖節一眼,面上已有憂

  「天也晚了,你子骨不好, 怎又這般勞。」

  「並未做甚公務。」張弘道擺了擺手,「是八郎的來信, 他如今已回鎮順天路, 前陣子, 李璮給他去信了。」

  靖節坐上,道:「李璮四聯絡, 也太明目張膽了。」

  「他聯絡的人越多,汗廷越不敢輕易各大世侯,隨他去吧。」

  「八郎如何說的?」

  「他給李璮回信, 勸其忠於汗廷。」

  靖節點點頭, 道:「也好, 往後萬一查起來, 大汗也會明白張家的忠心。」

  「你還未說怎提前回來了?」

  靖節嘆息一聲,苦笑道:「此事, 我亦不知該不該與你說……省得你再多費心?」(5,0);

  「阿藍答兒要迫父親?」張弘道已皺了眉。

  「那倒不是……」

  靖節轉頭看去,只見張弘道的書房中掛著一副字畫,上面寫的是一首《山坡羊》。他知道張弘道是用它來激勵自己, 又或許是心底真對那「興,百姓苦;亡, 百姓苦」有所

  可見,張弘道並未放下李瑕之事。

Advertisement

  「李瑕到開封了。」靖節道:

  張弘道愣了一下, 接著竟是咳了幾聲。

  「咳咳咳……李瑕……還敢回來?」

  「是啊,又在興風作浪, 這次招惹了史天澤。」靖節說起了開封城之事……

  張弘道聽了,有些吃驚,但轉念一想,他又覺得李瑕做出什麼事都有可能。

  「看史天澤的意思,打算放楊果一家人到宋境,及早送走李瑕,草草了結。」

  「這就遂了那小子的意?」

  「史天澤並無大把柄在李瑕手中, 無非也就是讓楊果遞了份報。把楊果滅口或送走,於他而言雖有差別,但差得不算太大。」(5,0);

  「但我們不同啊,我是真的手殺了鎮守。」

  「所以, 史天澤肯放過李瑕,我們卻得殺了他。」

  張弘道苦笑,嘆道:「只想到要再次搜捕我,我已經到疲憊了。」

  「姑父說不必勉強。到時封鎖道路、搜索楊果的隊伍,若能找到李瑕,殺了便是。」

  「若找不到呢?真就讓他又做了這件事,大搖大擺地離開?」

  靖節反問道:「既然是找不到,那又能如何?」

  「先搜吧……」

  ~~

  兩日後,一隊人馬進了亳州城。

  劉忠直坐在馬車上,看向對座的中年文士,問道:「白先生為何懷疑李瑕北上是與張家聯絡?」

  白樸反問道:「劉經歷莫不是認為李瑕是來找史家的?」

  劉忠直道:「史家確實比張家更值得懷疑。比如,李瑕才進開封當即便見了史二郎。」(5,0);

  「他是為了擄走二郎啊。」白樸道:「我並非是為史家開。家父為史帥之幕僚,最清楚史帥對大汗的忠心。」

Advertisement

  「忠心。」劉忠直微微一笑。

  白樸道:「李瑕若與史家有所聯絡,有事只須派人傳信便可,本沒必要到開封城,何況如今鉤考如火如荼,只怕是想害史家惹上猜忌吧?之後,二郎消了劉經歷的疑,李瑕見不能讓鉤考局與史家衝突,這才手擄手二郎。」

  「不無這種可能。」劉忠直著下思索起來。

  「還有,去歲李瑕北上,張家為何讓一個細作輕易過境?李瑕到了開封,依舊是張家在搜捕,史帥從未手。結果鬧得滿城風雨,人卻逃了,張五郎真就捉不到他?」

  「白先生莫非認為張家在暗中襄助李瑕?」

  白樸點點頭,用手上的須子,道:「豈不可疑?」

  劉忠直試探道:「或許……白先生是奉了史帥之命把罪責推給張家?」

  「我確實奉了史帥之命,調查二郎被擄之事,之後查到了張家。」白樸道:「至於劉經歷作如何想……史帥還真不在乎。」(5,0);

  「是嗎?」

  「劉經歷,是你要一路跟著我。」

  劉忠直被嗆得說不出話來。

  但想到名士總有名士的風範,他也不在意這點奚落,賠笑道:「白先生說得不錯。不過,對付這些大世侯,該講證據,不能僅憑臆測。」

  「凡事先有臆測,順著找下去方能有證據。」

  白樸又想去鬍子,出手卻是掀開車簾,向外看了一眼,似不經意地道:「還有一樁舊案不知劉經歷可曾聽說過?」

  「哪樁?」

  「去歲,鎮守亳州的達魯花赤額日敦日被殺了。」

  「堂堂一路鎮守被殺,自是聽說過。」劉忠直道:「邸琮下不嚴,出了叛,連累邸家被抄沒,丟了世侯之位,全家充軍。」

  白樸道:「邸琮鎮守穎川多年,怎能連手下人都控制不住,鬧出這麼大的子?」

  劉忠直不由皺眉沉思起來。(5,0);

  「白先生的意思是……此事或許是張家的手?」

  「不好說。」白樸緩緩道:「但張家顯然與李瑕有太多瓜葛,蹊蹺。」

  劉忠直點點頭,陷了沉思。

  這漢地的世侯們各懷心思,象遠遠超過了他的預想。

  之前懷疑史天澤潛通趙宋細作,甚至傳遞報,有窺探局勢、心懷不忠之嫌。但這種暗地裡的小作在世中其實是習以為常之事。

  而張家若是真手殺了鎮守,才……

  【如果您喜歡本小說,希小手分到臉書Facebook,作者激不盡。】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