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終宋 第370章 解決

《終宋》 第370章 解決

(4, 0);

  「看,那是……」

  「史經略使?這是……這是出什麼事了?」

  「要是史經略使也被拿下,河南真的要套了……」

  長街之上,史天澤正在百姓的指指點點中大步而行,他未著上,雙手反縛,背上背著乾柴。

  就這樣,他一步一步走進了阿藍答兒這行省左丞相的臨時駐地……

  「史經略使,這是做什麼?」

  「我來向丞相負荊請罪。」

  史天澤出將相,在蒙人看來多謀善斷。但他用的謀略其實都是眾所周知的典故,如推恩令,如今日的負荊請罪……計謀雖簡單,用的好才是手段。

  「當年漢地不治,人口流散、土地荒蕪,大汗遂命我經略河南,近年來做的多了,罪責也多,是為多做多錯。總而言之,罪責皆在我一人,與旁人無涉。丞相要罰,罰我一人即可。」  想知道後續發展,請訪問ṡẗö.ċöṁ

  阿藍答兒盯著史天澤的壯魁梧的軀,看著上面的累累傷痕,眼中有些忌憚。。(5,0);

  他是蒙古人,卻不比史天澤孔武有力、老於陣仗。

  論戰功,他也遠遠比不上史天澤。之所以能居高位,只因他是蒙人,是蒙哥的親信。

  這次南下鉤考,阿藍答兒本以為自己與史天澤是有默契的……史天澤不完全屬於忽必烈一系,不史家,史天澤便不應該有過激的反應。

  沒想到,今日還是出了這樣的事。

  「你是要我罰你一人,放了其他人?」阿藍答兒問道。

  史天澤道:「不錯,請丞相罰我。」

  「你這是要為難我?」阿藍答兒又問道:「仗著有大汗寵信,你迫我?阻礙我鉤考?」

Advertisement

  換作是一般漢人員絕不會這樣徑直問出來,蒙古人卻很直率。

  史天澤迅速思考了一下,抬起頭,直視著阿藍答兒,那統領萬軍的威風氣漸漸顯出來。

  「既然丞相直說了, 我也不藏著掖著。」史天澤一字一句道:「丞相懷疑我不忠, 捉了我兒子, 那不如直接捉我。」(5,0);

  兩個蒙古高對視著,氣氛凝固下來。

  正當史天澤準備要面對阿藍答兒的憤怒質問之時,卻見阿藍答兒眉一挑。

  「你說什麼?我捉了你兒子?」

  「今日午時, 丞相派人……」史天澤話到一半,說到那「午時」二字, 忽然愣住。

  風吹到他那打著赤膊的上, 他莫名到一冷意……

  ~~

  胡勒威風凜凜地押著史樟進了一間破宅。

  再一轉頭, 見到了後的二十餘慶符軍,胡勒臉上的威風氣便垮了下來, 換上了阿諛之,賠笑道:「讓我做的事,我可都辦好了。」

  「知道。」姜飯冷著一張臉, 隨手丟了一件服過去, 「把這服換了。」

  「是, 是, 那個……」

  「你們幾個,繼續看著他, 若有異,立刻殺了。」

  胡勒委屈道:「別這樣啊,我多忠心……」(5,0);

  「閉。」姜飯腳步匆匆, 爬上梯子向圍牆外看了一眼。

  「所有人,按照事先的安排, 立刻分散轉移……」

  姜飯說這些的時候,臉繃得厲害, 顯得很是張。

  他並非是無備而來。在李瑕帶著慶符軍南下的時候,姜飯就在慶符縣教調好手了, 他帶著人跟著胡勒學蒙語,也學著模仿北地的口音,甚至還學著裝扮……

Advertisement

  這次北上的二十人,便是姜飯親自訓導了十個多月的細作。他們沒有跟著李瑕、俞德宸一道,而是利用胡勒,假扮派去哈拉和林傳信之人。到了開封之後才與李瑕會合。

  除了要救楊果,這趟還要留下十個人呆在開封府。

  姜飯能夠到李瑕布局的長遠, 卻也忍不住犯嘀咕。

  「去歲朝廷派知縣北上時,怎麼就不知留下些人手?」

  「因為朝廷已無北復之心。」當時李瑕拍了拍姜飯的肩,道:「但我們有。」

(5,0);

  那平平淡淡的語氣,卻還是讓姜飯心底湧進了豪……雖然做的只是打扮乞丐之類的小事。

  二十人很快就裝扮好, 分散從這小院離開。

  姜飯一把鉤起被裝在麻袋裡的史樟。

  「明日午時,若知縣要的人還沒出獄,我割下你的一隻耳朵送給史天澤。」

  「嗚……」麻袋裡傳來悶聲悶氣的聲音。

  姜飯徑直將麻袋裝進一個糞水桶,佝僂著子,推著糞車轉過小巷。

  半個多時辰後,一隊史家的護衛衝進這間小院,踹門而進,卻不見任何一個人影。

  ~~

  「大帥,我們通過查訪,發現那隊人果然沒去鉤考局。但搜了幾條街巷,還是失去了他們的蹤跡。」

  外人稱史天澤為「經略使」,但史家心腹多以「大帥」稱之。

  「以李瑕的謹慎,你們找不到的。」史天澤道:「不必找了,都下去吧。」(5,0);

  「這……屬下遵命。」

  史天澤不像張弘道,會做去追殺李瑕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

  他職更高,看得更遠,做事只會選擇危害更輕且更省力的辦法,這是為政者與為將者的不同。

Advertisement

  要解決眼前的難題,他思來想去,最後提筆寫下了一封奏摺。

  年中,蒙哥擬任他長子史格為新軍萬戶。史格自被史天澤教導,年紀輕輕已有名將之姿,自是任得起這個帥位的……

  但今日,史天澤卻是奏請任命他二哥史天安的兒子史樞代替自己兒子這個帥位。

  史天安兩年前已故,由史樞任新軍萬戶,能讓史家的兵權分散,減蒙哥的猜疑,又不至於失勢。

  這一封奏摺寫罷,史天澤卻又是寫了另一封辭呈,請求蒙哥允他告老還鄉。

  將這兩封信折好,也不封漆,他再次去見了阿藍答兒……

  「經略使這又是什麼意思?」

  「如奏摺上所述,我決意請辭了。」史天澤仿佛一日之間老了十歲,嘆息道:「但我還是那句話,我是經略使,是非功罪,理當我來承擔,今丞相放過我而罪責旁人,如何能心安?」(5,0);

  阿藍答兒手握著這兩封信,只覺怒不可遏。

  史天澤的第一封信,是再次自降了實力,在蒙哥面前表了忠心。

  至於第二封信……蒙哥野心要征伐諸國,必須要用史天澤統帥北地漢兵,不可能同意他的請辭。

  而目前阿藍答兒並沒有何任何實質證據表明史天澤有罪責。

  那這封辭呈無異於是在向蒙哥表明對鉤考的不滿,矛頭直指阿藍答兒。

  「你這是要擺明了和我作對?」阿藍答兒是有話就明說的格,竟是又直截了當問道:「要站到忽必烈一邊不?!」

  史天澤皺了皺眉。

  他真心不喜歡這種把矛盾擺到明面上來說的方式。

  一點為政者的含蓄都沒有。

  「丞相,我兒子被人捉了,或是鉤考局的其他人,或是哪個被問責員的黨羽。鉤考這場大火已燒到我頭上了。我為經略使,再不出面表態,如何……」

Advertisement

(5,0);

  「我只問你,是否站在忽必烈那邊?」阿藍答兒竟是再次喝問他。

  態度礪、直接、實在,且毫不避諱。

  史天澤只好說得更明白些。

  「至請丞相釋放一些員,開封吏,並非所有人都是漠南王的臣屬。亦有許多是大汗的忠臣。」

  阿藍答兒雖直接,卻不傻,問道:「你認為是這些『大汗的忠臣』捉了你兒子,你表態?那你該做的是殺了他們。」

  史天澤道:「請丞相明白一點。漢地不是漠南王的漢地,而是大汗的漢地。丞相把所有漢都捉了,往後大汗能讓誰來治理?」

  阿藍答兒大怒。

  史天澤卻並不畏懼,上前一步,道:「丞相是想把鉤考的大火燒到多旺?燒毀大汗的財產不?」

  聽到「大汗的財產」這幾個字,阿藍答兒終於冷靜下來。

  史天澤放慢語速,緩緩道:「不是大汗的忠臣們捉了我兒子,是有人想利用這把火,燒殺大汗的忠臣。」(5,0);

  這個「有人」,阿藍答兒只覺得是忽必烈的人。

  他終於完全明白了史天澤的意思,是忽必烈的人捉了史樟,激史家與鉤考局衝突。

  是忽必烈,因他不能平息鉤考,於是就故意把事越捅越大。

  「你要釋放哪些人?」阿藍答兒問道。

  「張君、耶律鑄、楊果……」

  「楊果不能放,他與李璮有聯絡。」

  史天澤目一凝,眼中驚疑之一閃過而。

  「丞相可有證據?」

  阿藍答兒道:「楊果與王文統有書信往來,他暗中見了王文統之子王蕘幾次。」

  史天澤眼中寒芒一閃而過,咬了咬牙,道:「此事,是我命楊果辦的……」

  【如果您喜歡本小說,希小手分到臉書Facebook,作者激不盡。】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