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清宮熹妃傳 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舊事重提

《清宮熹妃傳》 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舊事重提

永璂聽著語氣不對,興之意漸漸散去,抬頭道:“兒臣剛才確實使詐了,但《韓非子.難一》有雲:兵不厭詐;兒臣並不覺得這樣做有錯。”

    瑕月盯著他,肅聲道:“臣聞之,繁禮君子,不厭忠信;戰陣之間,不厭詐偽,君其詐之而已矣。這句話之意,確可概之為兵不厭詐這四個字,但他也清楚指明,是在戰陣之間,敵我戰,你死我活的況下;而你現在是兄弟之間切磋,勝就是勝,敗就是敗,豈可以詐相欺?”

    永璂臉蒼白,他剛才一心想著要贏,本沒想太多,這會兒被瑕月當頭訓斥方才意識到自己的錯,十哥並不是戰場上的敵人,他實在不該那樣對待。

    想到此,他連忙跪下道:“兒臣知錯,請皇額娘原諒,兒臣以後都不會了。”

    見永璂認錯,瑕月神稍緩,但仍是冷著臉道:“既是知錯,還不趕向十阿哥道歉?”

    “十哥……”不等永璂下去,永玧已是擺手道:“沒事沒事,皇額娘,十二弟隻是與兒臣開個玩笑,您別怪十二弟。”

    胡氏亦在一旁道:“十二阿哥還年,好勝心難免強一些,娘娘您就原諒他這一回吧。”

    “姐姐得不錯,相信經過這次的事,十二阿哥會引以為誡,不再重犯。”話的是夏晴,心裏其實並不願為永璂求,甚至不得瑕月罵得越兇越好,若是母子反目那就更好了;隻是眼下,與瑕月還不曾翻臉,所以不得不假意勸上幾句。

    瑕月瞪了永璂一眼道:“念在兩位貴妃還有十阿哥替你求的份上,本宮這次就不罰你,自己回去閉門思過。”

Advertisement

    “是,兒臣告退。”在向夏晴二人施禮道謝後,永璂帶著李七回了坤寧宮,永玧也隨後離去。

    見瑕月在他們走後,眉宇仍有不展之,寬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關鍵在於能否認識到自己的錯並加以改正,看十二阿哥剛才的模樣,他是真的知錯了,娘娘您就別擔心了。”

    瑕月輕歎道:“這一次是知錯了,下一次呢,恨貪嗔癡惡,本宮擔心永璂終有一日會這些東西的影響;這種事,咱們見得還嗎?”

    “十二阿哥聰慧通,又有娘娘這位賢後一直督促教導,就算以後當真接到這些,臣妾也相信他不會沉淪其鄭”

    瑕月笑一笑道:“好了,不這些了,咱們去賞梅吧,此種了十餘種梅樹,無一不是奇珍異種;本宮上次見鄭九之時,他花房前不久從雲南那裏引了一批照水梅的梅花在這林中,枝繁葉茂,花開之時,極為好看,就是不知道栽種在何,咱們四看看吧。”

    夏晴二人答應一聲,隨瑕月在林中邊走邊賞梅,沒過多久,便讓們找到了照水梅栽種之,正如瑕月所言,這梅樹較一般梅樹要繁茂許多,豔紅如火的花朵層層疊疊地開在樹枝上,煞是人,且一踏便覺得香氣盈盈,遠勝於別

    胡氏極為喜歡這種照水梅,命秋攀了幾枝帶回去在花瓶中,幾人一邊走一邊欣賞,結網林中,梅樹各異,所開的花也是不盡相同,在這百花凋零的冬,猶為好看,以至步出結網林之時,胡氏仍有些意猶未盡,“這照水梅確實比尋常梅花要好看許多,下次讓花房多移植一些奇花異草到宮裏來,省得瞧來瞧去都是這些。”

Advertisement

    瑕月笑言道:“這話來容易,做起來可就難了,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氣候與土壤,一旦換霖方,莫是開花結果,就連存活也一樁難事;就如這個照水梅,聽鄭九,其實兩年前務府就有移植栽種的意思,但是照水梅長於雲南之地,移植北方後極易死去,就算勉強活,也不會開花,試了許多次,直到今年,方才算是栽種功。”

    胡氏正接話,耳邊傳來一個脆生生的聲音,“奴婢給皇後娘娘請安,給穎貴妃、惠貴妃請安。”

    抬眼去,一個雙旬年紀的宮恭敬地跪在路邊,在後停放著一輛推車,上麵擺著一個個木桶。

    瑕月看了一眼推車,道:“你是辛者庫的宮?”

    宮沒想到瑕月會親自問的話,一時有些寵若驚,低頭張地道:“是,奴婢正是辛者庫的,奉管事之命運送玉泉山水至各宮。”

    胡氏疑地道:“運水不都是兩個人嗎,怎麽今日隻有你一人?”

    宮恭聲道:“回娘娘的話,原本應該是祥子與奴婢一起送水的,但臨出門之時,他突然腹痛難捺,管事那邊臨時又不出人手來,所以讓奴婢一人運送。”

    夏晴有些不悅地道:“如今辛者庫的管事是誰,你一個子,如何能夠單獨搬裝滿了水的木桶,萬一撒了甚至是倒了可怎麽辦?”

    宮聞言,又急急道:“娘娘放心,奴婢力氣很大,一個人應付得來,搬桶下來的時候,一滴水都不會撒出,不信奴婢搬給你看。”著,走到推車前,雙手抱了一桶足有幾十斤重的水下來,果然很穩,點滴不撒。

Advertisement

    這份力氣令諸人皆是驚訝不已,夏晴上下打量了一眼,“你什麽名字?”

    宮將水放回到車上後,道:“回娘娘的話,奴婢沈青。”

    夏晴點點頭,“好了,這裏沒你的事了,快將水送過去吧,別耽誤了。”

    “是。”沈青施一施禮後,推車離去,漸行漸遠的影,胡氏眸中一閃,側目對夏晴道:“本宮記得妹妹還在辛者庫時,也曾送過一陣水是嗎?聽皇後娘娘,有一次還不心打翻了水,濺了娘娘的裳。”

    回憶起往事,夏晴臉上出一抹笑意,“是有這麽一回事,當時我與紫鵑一起去延禧宮送水,結果不心弄灑了,當時真是嚇得魂不附,幸好娘娘仁慈,不僅未曾怪罪,還賞了兩套裳給臣妾與紫鵑換下上的,紫鵑事後一直與臣妾娘娘心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