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0);
徐茵還不知道常年旅居國外的大伯即將回國,這幾天總算把徐家祖屋的前後左右了。
東邊只有一戶人家,就是搬走了的徐江家。
徐江家的院子比老徐家還要大,不過主屋也就三間,邊上鑲蓋了兩間用作廚房和茅舍。
十多年沒住人,原就老舊的房子黑逡逡破兮兮的,總覺來陣大風就會被颳倒。 查看最新章節,請訪問s̷t̷o̷5̷5̷.̷c̷o̷m̷
徐江家的院子是真大,尤其是東邊那一片,足有好幾畝。
徐茵尋思要是能把徐江家的宅基地買下來,建一座森林療養屋倒是不錯的,環境優,視野開闊。
在後山修一座步棧道,可以一直通往山頂,漫步林間充沛的負氧離子。而且契合系統發布的任務主題——休閒養生養老嘛。
就是不曉得他家願不願意賣。
憑兩家多年的矛盾,就算願意賣恐怕也不願意賣給老徐家吧。(5,0);
西邊的鄰居就多了,一溜過去好幾座院子,不過也都空著沒住人,院子裡的雜草都冒老高了。
桃李村最不缺的就是山地,茶園、菜園、山腳沿著溪流、河道開墾的農田、菜地,哪兒都能種?既然搬去山腳了,誰還願意回老屋種菜?於是就這麼荒著。
徐茵一路溜達過去,心裡冒出很多如何把這些地利用起來的設想。
不過一切設想都要等堂哥來了以後、與村長洽談是否順利再說,否則都是空談。
溜達到李爺爺家的老屋門前走不了,和小陶一起在李家院子的大門檻上坐下來,李家門前的樟樹長得老高了,坐在樹蔭下很涼快。
著下方層層迭迭的梯田,一邊欣賞茶園風,一邊喝水吃點心補充能量。
小陶直呼好:「我家也是農村的,離山雖然近,但山上種的全是竹,夏天涼快是涼快,但看不到這樣開闊的景。」
徐茵笑著道:「竹山啊?也不錯,一年四季都有筍挖。」(5,0);
想起某一世生活的家庭開門就是竹山,刨筍、養、種藥材、編竹編品……被塵封的經歷,從記憶深挖出來,居然還歷歷在目。
轉念又想到家小瑾同志,這一世不知能不能相遇,能的話又不知會以怎樣的份,莫名有點小期待。
歇夠了,折返回家。
再往西也是一座座頹敗的老屋、荒廢的院子,這就是桃李村祖輩們生活的區域,大致了解就行了。
之後又花了小半天,繞著徐家老屋後頭的山壁溜達了一圈。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這座山攔腰一劈,但又沒完全劈開,留了一半,這半邊山,形了一面近乎垂直的崖壁。
雨水充沛時,會有潺潺泉水順著崖壁淌下來,仿佛山神在流汗。
這些泉水落到底部匯小溪,順著各家屋邊的渠,淙淙流往山下,一路滋潤著茶園、菜園,最終匯大溪流和河道、流向更遠的江海湖泊……
村民們喝的水也是這些山泉水,不過他們是在一山的開口接的,沒有經過地表,更為乾淨。(5,0);
以前喝水要提著水桶去挑,徐爺爺發達以後,出錢請自來水公司在山開口焊上了自來水管,把山泉水接了各家各戶。
徐爺爺發達後,回饋鄉鄰們的不這件事,他還幫村里修了通往鎮上、縣城的公路,公路兩旁遮的行道樹,選的是當地比較有名的芒果樹。每家分到三五十株,到了水果季,多也能賣點錢。
徐爺爺二十多年前就讓村里通上了網絡、給村委安了電話、裝了電腦,後來還給村委活室裝了電影幕牆,讓村民們足不出戶也能看到時下流行的電影。別看桃李村地理位置偏僻,但對高科技、對現代化生活丁點不陌生。
所以桃李村的村民都很激徐爺爺,對徐茵的照顧大部分也是源於對老爺子的恩。
從後山去山頂,有一條石板鋪出來的路,也是徐爺爺當年出錢請石匠鋪的。
只是年久失修,而且自從村民們搬去山腳生活以後,很再走這條路,去後山砍柴、撿菌子什麼的都是從西山腳那條土石山道爬上去的。
因此好多路段都被歪倒的樹枝、橫七豎八的樹藤擋住了,徐茵以走一步歇一歇的腳程,也走了沒一會兒就沒法繼續通行了。(5,0);
小陶靈活,借著樹枝藤蔓的力,從旁邊繞過去,往上走了一小段,返回來匯報:「上面也有很多躺倒的藤蔓、樹枝,而且石板路好多都碎了。」
徐茵讓記下來,回頭請人把路收拾出來,再找工匠來修一修。
「收拾路哪用請人啊,我找方哥他們來幫忙,一上午就能收拾出來。」小陶躍躍試。
覺來了桃李村以後,還沒什麼用武之地。
徐小姐太自覺了,到點吃飯、到點休息,出門遛彎也從不逞強,累了就拉著一塊兒坐下來休息,喝喝水吃點宋阿姨做的糕點給補給。
這讓不免產生一種自己也是來度假的錯覺。
山上空氣好、風景好,早上被鳥鳴聲喚醒,晚上枕著睡,睡眠質量提升了不。
吃的也都是健康食品,村民們自己種的菜、家養的鴨和鴨蛋、山里采的菌菇、挖的筍……徐小姐胃口小,村民們送來的菜很多都進了他們幾個的肚子。
拿著比原來多一倍的薪水,卻著退休後都未必能達到的愜意生活,讓小陶心裡很不踏實,不找點事干總覺得對不起徐總開給的工資。(5,0);
不僅,方哥四人也是一樣的想法。
他們倆倆一組,可徐小姐不喜他們跟進跟出,只說有事的時候得應就行。
他們閒著沒事,已經流炒了好幾撥茶出來了。
徐小姐午睡的時候,他們就在天井裡乘涼、喝茶,把安保部大本營的兄弟們羨慕得不行。
小陶的提議,得到了方哥四人的一致贊同,當天傍晚在太西斜後就拿著鐮刀、掃把流去清理游步道了。
見他們這麼積極,徐茵也就沒額外僱人來幹活。
正巧也有點饞本地盛名的薑母鴨了,當天晚上就讓宋阿姨宰了那隻村長提來的鴨,給大家加了個菜。
荒涼的星球上,江燁打開“星際殖民地”的聊天頻道,同行們聊的正歡: “大家都是兩手空空來的,為啥江燁現在那麼有錢?” “我更關心的是,江燁升基地的速度為啥那麼快?我升十級,他升四十級,這不科學!” “他每天都賣出去好多黃金!他家裡是不是有金礦?” “肯定是家裡有礦,要不咱們……” 江燁冷冷一笑,在頻道裡發訊息: “我確實有好多礦,想要的放馬來搶吧!我隻想打死各位,或被各位打死!”
宇宙的真理是什麼?是四大基本力的統一,還是意識因何而存在?宇宙之初是否真的是奇點,宇宙的終焉將歸於何方?是不同維度的交際,還是上帝撥動著的弦? 對於地球來說,沒有人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不過,當林曉獲得真理輔助器時,找到宇宙的真理似乎變得不是那麼不可能了。 當然,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尋找真理,需要一個一個基礎知識作為根基,然後不斷地向上延伸。 從簡單的基本幾何到複雜的代數幾何; 從普普通通的初等函數到令人頭大的黎曼猜想; 從一個小數點到無窮小變換; …… 而這些,依然只是真理的基礎。 但即使是基礎,也讓無數人類天才為之絕倒。 不過,林曉將完成對這些基礎的突破,從理論到應用,從數學到物化生。 從小小的晶片到超人的智能; 從污濁的石油到聚變的光輝; 從治療鼻炎的特效藥到根治癌癥的靶向葯; 從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到大一統理論; …… 尋找真理的過程,就是解決各種問題的過程; 而林曉也將沿著這個過程,直到找到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