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醉吟江山 第六百三十三章 沒安好心!

《醉吟江山》 第六百三十三章 沒安好心!

林仁肇帶兵三萬,皆是他這幾年培養出來的銳兵馬,不僅擅長水戰,在陸地上作戰也是足夠悍勇,三萬人馬從采石磯的大營出發,一路沿江西進,來到了蕪湖城外,與宋軍剛好正面相遇,雙方躍躍試。

宋軍由李繼勛帶領一萬兩千人馬,從銅陵出發,進蕪湖范圍,打算先在沿途城鎮的搜刮一波糧食以戰養戰,然后隨時準備襲蕪湖城,但是,與被林仁肇派出的斥候發現,稟告給了林仁肇,因此,林仁肇決定要用一場仗,來證明自己。

于是,林仁肇帶著三萬兵馬,在郊外與宋軍列陣對峙,要進行了正面的作戰。

宋軍同樣發現了唐軍,但并沒有在乎,甚至帶著一種不屑。因為在陸地上作戰,宋軍的銳都是軍中的勇勐之士,常年與北漢、遼國進行地面作戰,無論是騎兵,還是步兵,都有富的地面沖殺的經驗和實力,這是其一。

另外,這批宋人高大,勇勐善戰,十分高傲自信,自從作戰以來,宋軍在長江南岸與唐軍作戰,發現江南唐國的百姓高普遍比宋人要矮一些,格子小一些,在搏拼殺中不占優勢,所以宋軍仗著格魁梧,不把唐軍放在眼里,覺得以一擋五都沒有問題,哪怕只有一萬多兵馬,對上唐人兩三萬人,毫無懼意。

一位都虞侯林銓,還有一位都虞侯厲風,兩人主請纓:“李將軍,終于見到散在城外的唐軍步兵,我二人請命,率三千兵馬作為先鋒,迎頭痛擊唐軍,先開戰績!”

這兩位都虞侯,毫沒有把唐軍放在眼里,打算帶領三千兵馬作為先鋒,先一步沖殺上去,直接打垮唐軍,這是立功的好時機。

李繼勛也沒有將這批唐軍放在眼里,倒是點頭同意了。

Advertisement

“好,你二人先帶領三千兵馬進行沖鋒,本將軍調兩側人馬各三千人,在左右配合,當你等帶兵正面重創唐軍之后,我方兩側的兵馬,便可以包抄沖擊,將這兩三萬唐軍全部殲滅于此。”

李繼勛非常自信,因為過往的幾次勝利,已經讓他不把唐軍放在眼中,十分自信,帶著蔑視,覺得如果唐軍沒有了水師,不依靠守城,那麼在陸地上完全是被砍殺的份兒。

“得令!”

林銓、厲風抱拳領命,很快就點了兵馬,發起沖鋒。

“殺啊!”

先鋒軍開始沖殺,有五百騎兵,兩千五百步兵,一鼓作氣,像是鐵甲洪流,向前奔騰殺去。

林仁肇將這一幕看在眼中,他也在排兵布陣,派了三名都虞侯帶兵五千擺開了陣勢,這些都是他訓練多年的將士,雖然一直沒有經過大戰廝殺,但平時的訓練有很多,到了檢驗戰力的時刻。

“轟隆!”

很快,雙方兵馬沖撞在了一起,三千宋軍先鋒與五千列陣的唐兵,進行了直接撞!

哐哐當!

戰馬擊,兵甲沖撞,雙方士兵在這一刻進行了手,猶如修羅場一般,廝殺慘烈。

宋軍并沒有想象中那麼順利,而唐軍雖然有人數上的優勢,但是無論單兵能力的確要弱于宋軍,好在唐軍的人數要多于對方,就這樣,一萬多宋軍兵馬與林仁肇投的兩萬大軍,混戰起來。

雙方戰打了一個多時辰,哪怕李繼勛投了兩側的兵馬斜上去,但是也被林仁肇排兵布陣,兩側各用五千人數的方陣,拖住了宋軍。

導致這一萬多的宋軍與兩萬唐軍,焦灼廝殺,雙方誰也沒有占到便宜,但這時林仁肇還有一萬主力軍準備擊鼓上陣,繼續沖殺,李繼勛見自己的兵馬幾乎全部押上,兵力明顯弱于對方,便做出了撤軍的命令,金鑼收兵。

Advertisement

此次算是宋軍一個小挫折,因為兵力不足,宋軍一萬兩千的兵馬被迫退兵,死傷有兩千,只有不足一萬人撤回銅陵城范圍,而林仁肇收兵之后,帶兵進了蕪湖城,暫時鎮守蕪湖,阻擋宋軍進一步東進。

.........

金陵城,樞院使陳覺的府邸。

魏岑、馮延魯、游簡言、查元方等人,來到了陳覺的府上,討論林仁肇和蘇辰有投敵宋國的跡象,他們在商討方桉,如何能換軍主帥。

魏岑說道:“這是一次好機會,我們如果把握住,那麼便可以徹底打林仁肇和蘇辰,便是住了孫黨和新黨,更換城我們的人,前去兩線擔任主帥,這是利好之事。”

馮延魯道:“蘇辰的存在,對我等造了很大的威脅,他是韓熙載的門生,他的一舉一,都會影響孫黨在朝廷上的地位。若不將此人摁住,則孫黨要完全住了我們,把我們逐漸邊緣化,下面吏會紛紛疏遠我們,這不是一個好兆頭。既然蘇辰站在了我等對立面,開始對我陣營造重大威脅,當放大此人與宋的私通關系,尤其是讓咱們家討厭他,不再重用他,這樣便是我們想看到的。”

魏岑話道:“不錯,蘇辰與宋國有書信往來之事,便可以大做文章,鄧王邊有我們的人,只要不斷的給鄧王拱火,或許能夠對蘇辰造一些事端和麻煩,我們則可見機行事。”

陳覺蹙起眉頭,他現在有點擔心兩線戰事,說道:“眼下國難當頭,我只擔心除了蘇辰和林仁肇,沒有很適合的將領,能夠勝任,真正的擋住宋軍。若是兩線全部敗退,即便我們在朝中權傾一時,但唐國滅亡了,咱們爭了權,也失去了意義。”

Advertisement

魏岑澹笑道:“我有一人選,可頂替林仁肇或蘇辰其中的一位,要明白,我等哪怕聯名進言了,不可能同時把兩個主將都拿下,但只要拿下一人也是有好。”

“不知魏大人,提議哪個人選?”

魏岑解釋道:“這個人選,就是神衛統軍都指揮使皇甫繼勛,其父皇甫暉乃是奉化軍節度使,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鎮守過江州,帶兵對抗過后周,算是唐國威甚高的將領,皇甫繼勛也算是將門之后,平時自稱頗懂兵法,倒是可以一試,此人早被我方拉攏,可是我們的人。”

陳覺點頭說道:“皇甫繼勛,既然是將門之后,本又是金陵神衛統軍指揮使,負責金陵城防,應該頗得家信任,可以找機會推上去,取代林仁肇或蘇辰,配合鄧王和鄭王守城!”

馮延魯此時開口:“我在考慮,若是兩線有一線敗退,那麼金陵城會變危險,我們可以慫恿家,暫時撤離金陵,去往洪州一帶!可以讓韓熙載等人繼續留在金陵防守,到了洪州,那里有我們的布置,也能讓家更依賴我等。假如金陵城破,韓熙載等人被捕,就更好了,朝廷只剩我們一黨獨大。”

魏岑贊嘆道:“此計不錯,可以一用,若是金陵難保,倒是可以效彷先帝,遷都洪州去,保存力量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