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醉吟江山 第五百二十七章 道法術器

《醉吟江山》 第五百二十七章 道法術器

蘇府書房

蘇辰拿出一張繪圖大紙,圖上有杠桿、齒、水流、大型鐵錘,大型刀片、車床、鎖鏈,似乎并不繁雜地勾畫在一起。

徐清婉看著栩栩如生的單炭筆畫,出一種不可思議的神,疑問:“這是……”

蘇辰解釋道:“這是我構想的,名做水力鍛造機,在冶鐵的時候,用來打造鐵中的炭元素,雖然冶鐵技在唐代就了,但是,祛炭還是有不足,廢品率高。我看過蜀軍……唐軍的兵,里面的礦雜質還很高,就是因為在淬火捶打鑄造中,火溫不夠,打造的力量也不夠,人力效率低,無法形批量標準化。

如果使用水利代替人力,將是一個大進步,水力鑄造機、水力切割機、水力沖機、水力彎機等等,可以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大批量生產,標準化尺寸,一旦在江南唐國運行起來,幾年之,將會是一個飛躍的進步,將會在軍工、武裝備、大型設備方面,遠遠超過中原大宋,和其它諸侯。”

金陵、潤州等,靠著長江,分流也多,比如秦淮河、揚子江等,水系發達,可以大舉借用水力這一資源。

蘇辰看過近代世界史,歐洲近代發展,與水力車床的關系非常切,甚至是里程碑的作用。

據歐洲工業史,最早的水錘出現于十五世紀,率先由德國錫耶格蘭德采用了杠桿錘或落錘,所用水軸與錘桿平行,末端為凸,使錘桿升高到支點和錘頭之間,這種錘的工作速度為每分鐘70次,且能夠舉起較大的錘頭。

后來又出現了尾錘,鍛打速度每分鐘200次,錘頭重量50到250公斤,極大地解決了鍛造工藝,使大批量生產為可能,從而拉開了工業的序幕。

Advertisement

在十五世紀末期,水力沖機、水力鑄造機等相繼出現,為后來的蒸汽機的發明與創造,提供了質條件和可能。

蘇辰覺得,以現在的能力,要制造蒸汽機,就如同憑空造樓閣,不解釋。除了自己也不足夠懂細節外,相應的各種零件,軸承、活塞等,也本沒有。

因此,他決定把唐國的工業研究,放在水力車上,包括水力鑄造機、彎機等,如果在幾年制造出來,并投使用,那麼南唐的武、盔甲、鐵船等,都將是一個飛躍。

徐清婉聽著蘇辰不斷講解,把水力車床,水力應用等說了出來,到極大的沖擊。

“利用水力大自然的力量,為我們所用,解決人工問題…..”

徐清婉聽到這,已經明白蘇辰的想法了。

就是許多人工無法實現的東西,能夠被水力替代,應用于重復機械工作,要比人力持久耐用,源源不斷。

“這些,要真實現起來,恐怕并不容易。”

徐清婉蹙眉,這是一個大工程,需要挖渠引水,還要建立工坊,與之配合,還需要許多零件組裝機械,這需要大量的工匠幫忙。

“對,并不容易,靠我一個人是不夠的,需要更多的工匠師傅和年輕讀書人加進來,研究這些技,才能推變革,能夠節約本,制造更多品,達到富國民強的地步!”

蘇辰也說出其中的難靠他一個人,肯定做不到。

他知識有這些思維,因為記憶中看過的一些圖書和紀錄片而已,他并非機械專業的學生,無法做到那麼細致,只能從民間發一些能工巧匠,還要一些對“理工”興趣的讀書人,接他的算和思維,投于科研,讓于這一行業,有天賦的人集研究,才能做出能好的機械設備。

Advertisement

蘇辰跟這個時代的人相比,并非手能力有多強,他最大優勢,是認知!

基于現代知識系,構的認知,是這個時代人,無法理解,也無法想象的。

認知這東西,超出一千多年,一旦有機會施展,就會發揮出奇效來。

這一晚,徐清婉徹底對蘇辰的格能力,有了全新的認識,更加欽佩了,也堅定了天工院任教,能夠陪伴蘇辰一起造福天下的想法。

………

次日,蘇辰正常上衙,先去了翰林院報到。

翰林院于唐代初置,是宮廷供奉機構,安置了文學、經、卜、醫、僧道、書畫、弈棋人才,主要任務陪侍皇帝游宴娛樂,統稱翰林院,非正式的署,擇其中資歷深者一人為翰林承旨。

唐憲宗以后,翰林學士承旨往往晉升為宰相。翰林學士院設置之后,與中書舍人院有了明確分工。翰林學士所起草的是任免將相大臣、宣布大赦、號令征伐等有關軍國大事的詔制,稱為制;中書舍人所起草的則是一般臣僚的任免以及例行的文告,稱為外制。

但目前南唐國小,并沒有設置那麼復雜,中宿舍人和翰林學士承旨都由徐鉉擔任了。

蘇辰見到徐鉉的時候,倍親切,因為彼此在半年前就在潤州相見了。

對于徐鉉的才學,蘇辰也打心里佩服,這可是南唐文化儲備最強的人。古代文學史上的《說文解字》《文苑英華》《太平廣記》等,都是由此人參與校隊、編纂的,對古代文學有巨大推和貢獻。

“蘇辰啊,我知你雖然才學甚高,若江左才氣有一升,你獨占八斗,但你并不鉆研訓詁、金石學等,似乎對格等更興趣,實在有些浪費你的才氣了,若是你肯在翰林院,跟著徐某人認真學習文章解字訓詁等,說不定你能為這個時代文壇大家,不僅僅局限于詩詞流傳,為往圣開繼絕學,日后甚至為亞圣缽人!”

Advertisement

徐鉉才,對蘇辰這個人,不好好學習圣人之說,整日研究格和小發明,覺得有些浪費了力,更希他能夠收心,可以安心做學問,可以青史留名,為百年最善良的一位文壇大家。

目前蘇辰的詩詞和文章已經是名篇了,注定會流傳下去,如果能夠研究圣人之學,或許為數百年出現的一位大文豪,堪比詩仙詩圣,文壇八大家之清流。

“我覺得當務之急,能挽救南唐的,就是格這些手段,有了先進的材,創作更多的質財富,富國民強,才能生存下去。”蘇辰這樣闡述自己的觀點。

徐鉉微微搖頭:“蘇辰,你應該聽過“道法”的哲思道理,有形的“”源于“巧”,而“”要符合“法”,“法”要基于“道”,所以道德經的主旨是“以道”,即以道義來承載智,趁著年輕,先從“大道”手,接圣人之學,理解萬生存之理,然后再接法、,才能就非凡,干出一番大事,不可本末倒置。“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