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余戰馬腳裹黑布,在明月下奔行。
此刻月亮西墜,太未升,正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時刻,羅刻意繞了幾里,避免行軍聲驚擾倭寇大營。
可他不知道的是,哪怕察覺到什麼東西,沒了大名的倭寇也早變無頭蒼蠅,二十萬余大軍涌平壤,幾乎將平壤城翻了個底朝天,哪還能注意到夏軍靜。
日頭升起,羅大軍抵達了倭寇必經之路。
“全軍休息!”
羅讓李谷和藍玉領著幾千人進林中,等倭寇進包圍圈,再來個甕中捉鱉。
距離埋伏地十余里外,臣秀吉正帶人前往平壤。
他方從漢城而來,除卻數千親軍,還有兩萬多手持木棒,宛如乞丐的高句麗人追隨,這些都是他拉攏而來的高句麗平民軍,因武不足,只能以木棒替代。
臣秀吉已經知道了大夏派兵駐守國城的事,他也不指這些棒子軍能提供什麼作用,只要能充當炮灰,在攻擊時多消耗一些箭矢也好,反正高句麗人到都是,用完了再抓。
“將軍,還有二十余里就到平壤城了,要派人去通知山田大名嗎?”
有心腹上前問道。
“不必了,山田君早已得知我今日會抵達平壤,想來早已準備好了晚宴。”
臣秀吉說著,目落在后方的棒子軍上。
“去告訴他們,今天抵達平壤,人人有吃。”
“是!”
隨著臣秀吉的命令下達,后方棒子軍中,傳出接連不斷的歡呼聲。
臣秀吉聽著這聲音,臉上出鄙夷之。
“中原各族,不過如此。”
“想來那幅員遼闊的大隋大唐大夏,也只是無能的懦夫,等咱們攻大夏,就順勢進攻大隋和大唐,屆時我大和民族,便可拿下中原半壁江山!”
“將軍英明!”
臣秀吉哈哈大笑,對邊幾名大名道。
“爾等放心,等攻占了中原,肯定不了你們的好,到那時,我會給你們每一個人跟倭國一樣大的封地!”
大名們眼中出,表狂熱道。
“我等愿意為將軍去死!”
正在臣秀吉得意之時,卻見一名倭兵朝著他這邊跑來。
“報!”
“將軍大人,前方出現了不知什麼份的軍隊斥候,這附近或許有埋伏!”
臣秀吉一愣,心中第一判斷是不可能。
新羅被他滅了,高句麗王城也被攻陷了,在這片領土上還有誰敢跟他作對?
正想著,前方又沖來一名游騎。
“報!”
“將軍,前方出現了一支渾黑的騎兵。”
“有多人?!”
臣秀吉心中一。
第一時間想到,那支騎兵別是沖他來的吧。
眼下他只帶著四千軍隊,后跟著的兩萬棒子軍看著多,實則都是炮灰,順仗還能打打,逆風仗逃得比誰都快。
“應有三千余!”
臣秀吉長松了一口氣。
不過三千人罷了。
他率領十五萬人攻城,只花了半個月就將高句麗十萬人駐守的漢城打下來了。
不管來者是誰,只三千人,莫非還能比他四千人更強?
笑話!
這麼想著,遠方原野上,一片黑騎兵翻過小坡,正急沖下來,可在看見大批倭軍后,又慌忙掉頭,更甚者人仰馬翻。
“好機會!”
臣秀吉心中一震,立刻命令道。
“不管他們是誰,追殺他們,殺他們!”
幾名倭寇大名搶先殺出,率領軍隊沖了出去。
后方的棒子軍在看見敵人剛一出現,就準備掉頭遠走后,紛紛追了上去,只想搶到一個功勞,為棒子軍中的中層軍。
他們揮舞著木棒罵,嘈雜聲令臣秀吉厭煩。
“殺上去,不要讓敵人逃了!”
臣秀吉喊了一聲,提著長槍追了上去。
羅想要敵深,這才帶領兩千余人同倭寇軍面。
第一眼他嚇了一條,道上騎馬的倭寇不,可真正讓他吃驚的,還是倭寇后方那些黑一片棒子軍,他記得報中說,倭寇只有三四千人,哪兒來的兩三萬人?
可接著,羅就看清楚那些棒子軍的狀態了。
別說著甲,恐怕兩個人還湊不出一套完整服。
有人穿了服,有人穿了子,更有甚者直接掛了個兜,武也只有木棒。
這種烏合之眾別說兩三萬,就是來個十萬二十萬,只要給他五百人,他都能輕易鑿陣,將他們殺得四散奔逃,臣秀吉追上小山坡,終于看清了那逃亡騎兵的模樣。
“竟然是夏軍?”
沒吃過豬,總聽過豬跑。
臣秀吉聽說過那什麼大夏左相夸贊大夏如何勇猛,什麼三十萬人就將百萬隋軍嚇退,原想著可能要打上幾場仗,誰知道就這種貨?
他不屑一笑。
做為戰國中留存下來的最后贏家,臣秀吉接著意識到,這是個好機會。
若是能殲滅這批大夏人,用他們的腦袋在國城外筑京觀,不能嚇破夏軍的膽子,還能鼓舞己方士氣,讓麾下大軍明白,夏軍也不過是廢,遠比不上他大和民族的部隊。
這麼想著,臣秀吉追得更起勁了,后騎兵勉強還能跟上,更后面的棒子軍,卻已經零零散散,作一團。
咻!
忽然之間,一聲急促哨鳴響徹在兩側山林中。
正追逐夏軍的臣秀吉怔了下,臉大變。
“八嘎,有埋伏!快集結!”
他的第六很強,沒有立刻讓親衛撤退,而是集結起來,準備突圍。
可令他沒想到的是,他的話剛落下,一片黑箭雨,已經刺破樹冠,朝著奔行在道間的倭寇來。
箭雨集,人也集。
只一眨眼間,不知有多人慘落馬。
“馬弓?!”
臣秀吉懵了。
倭國也有弓兵,但正如每一個農耕王朝的困境,騎手訓練難于步兵,卻也能練,可能在馬上拉弓引線的馬弓手,卻是太難得了,本形不建制。
那是游牧部落的特權。
又是一片箭雨如云,臣秀吉明白,不能再這麼下去。
不論兩側樹林中藏的是弓兵,還是馬弓手,若是他繼續停留,只怕再來幾波箭雨,麾下將士就要潰逃了。
“撤退!”
臣秀吉高聲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