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現代言情 重生七零之悍妻不好惹 第165章 保證不給你捅大窟窿

《重生七零之悍妻不好惹》 第165章 保證不給你捅大窟窿

“資本道路”這個帽子扣下來,后果會十分嚴重。

金穗著急向馮書記說明況:“馮書記,這個舉報也太離譜了,怎麼就走資本道路?”

馮書記眼皮子掀了一下看:“我們的政策是什麼樣的,你不清楚?難道要我告訴你?孟廣和,你這個大隊長是怎麼當的?”

孟廣和沒有金穗這麼沉不住氣,他好言好語地說:“馮書記,你先坐下喝杯水,我們慢慢聊。”

然后他示意金穗去端水。

金穗先把房間的小桌子搬到屋檐下來,又去燒水泡山楂葉子,隨后取出幾塊豆腐片,切細條,拿來當零食吃。

孟廣和把裝豆腐的碗挪到馮書記面前,對他說:“馮書記,你嘗嘗這豆腐味道怎麼樣。”

馮書記斜眼看他:“你這是打算拿糖炮彈來賄賂我?”

孟廣和輕輕一笑,拿起一塊豆腐條放到里吃,然后對金穗說:“你也坐下吧,別那麼拘束,作為當事人,你得好好況。我們馮書記平常工作很忙的,難得來一次孟家灣。”

馮書記笑著罵他:“好你個孟廣和,平常去開會就數你是個悶葫蘆,怎麼到你這大隊來了,你竟然這麼能說?”

“平常開會,我沒什麼點子,上頭說什麼我就聽什麼,我做什麼我就怎麼執行。”孟方和說。

馮書記撇:“你做什麼就做什麼?那你孟家灣還允許村民搞私有經濟?要不是別人舉報,我不知道有這麼一回事呢。”

孟廣和笑著說:“就這個豆腐坊吧,一個星期才出那麼一點貨,充其量就是掙點生活費,怎麼就提到私有經濟上去?是個軍屬,又帶著兩小孩子,就是讓上工,也干不了什麼活。與其每天在村里四竄嚼舌頭,還不如在家里做點豆腐,讓四鄰八居改善改善伙食。”

Advertisement

馮書記瞪他:“你怎麼說得越來越沒譜呢?那誰,你是什麼名字?”

說完他看向孟廣和。孟廣和提醒他:“金穗,金穗。”

“金穗,你來說說你的機吧。”馮書記對金穗說。

金穗組織了一下語言,對馮書記說:“馮書記,開豆腐坊的時候我跟孟隊長報備過的。大家平常生活過得太苦了,做點豆腐,改善改善伙食,豆腐渣拿來喂大隊的豬。你要說我這是純私有經濟,也不是。”

孟廣和話:“那是,你看我們大隊養的豬,吃得膘壯的,比別的大隊養得都好。”

馮書記瞪他一眼:“這件事我們回頭再算。你繼續說!”

“馮書記,做豆腐坊之初,我去了兩趟縣城,跟別人打聽過,現在上面管得不那麼嚴了,可能是發現規定太多,不利于活躍經濟,我們的日子就一直好不起來。”金穗說。

“那現在經濟好起來了嗎?”馮書記問。

“別的我不敢說,就說我們孟家灣吧。平常吃的油和糧食,都是大隊分的,沒有票沒有錢,親戚來了多吃兩口,回頭就得借糧。買點生活用品和鹽,都靠養蛋換。我現在做豆腐,用錢跟他們換,能多買一點鹽,能給孩子得起學費,這算不算好?”金穗說。

孟廣和說:“我們大隊最窮的那戶人家,孟思亮,兄弟幾個還在打,他們自己生了四個孩子,那日子是真難。這個豆腐坊把孟思亮的婆娘吳海蘭吸收過來,家里老大老二上學的學費有錢了,家庭矛盾就了。”

“可是沒有掙工分,沒掙工分就沒有口糧。”馮書記說。

拿錢跟其他家庭換一些,其他家庭又能拿錢換別的,這是一種良循環。”孟廣和說。

Advertisement

“其實啊,你們說了那麼多,有什麼用呢?不都是在違反規定嘛。”馮書記喝下一口茶,手去拈豆腐條。

金穗不知道說沒說通,決定使一個大招:“馮書記,你去過湖口公社嗎?”

馮書記側臉看:“湖口公社?去得,那兒怎麼了?”

“湖口公社有幾個生產大隊靠大河邊,沙地多,拿來種了馬鈴薯,另外還養鴨子。馬鈴薯種多了,自己吃不完,拿來賣也賣不上價錢。于是他們加工馬鈴薯條,有專門的人到縣城賣。養的鴨子下蛋,腌咸蛋,也拿到縣城賣。你要說這是資本道路,可這是集在發展的。”金穗說。

馮書記皺皺眉頭:“你要按照湖口的方式弄,那你這個豆腐坊得歸集,不能讓你自己單打獨斗。”

金穗笑:“馮書記,我的豆渣都拿去喂大隊的豬了,這還不算集嗎?”

“集不是你這樣算的嘛,收全部歸大隊,然后再平均分配。你不是學湖口公社嘛?”馮書記咧笑著說。

“馮書記,學湖口公社,人家不搞平均主義。搞平均主義會讓人心里產生不平衡,就該多勞多得,得,不勞不得。這樣就不會有人懶了。我們社會最終會打破大鍋飯制度,實行承包到戶。”金穗解釋。

“承包到戶?這怎麼說?”馮書記來了興趣,要聽個明白。

“把大隊的責任田按人頭分,人多的多分,人分,土地還是集所有,只不過讓個人家庭承包了。一畝稻谷公糧得有個定數,完公糧之后,剩余的糧食由隊員自己置。產量高低由隊員的辛勤決定。”金穗說。

“這個理論聽著新鮮的哈。我沒想到孟家灣有你這號人才,還是個流之輩。”馮書記哈哈大笑起來。

Advertisement

金穗沒有空去想他這樣笑是什麼意思,只要不把資本道路,他怎麼笑就怎麼笑。

聊完天,吃完了豆腐條,馮書記終于表態:“我可以不追究你的責任,但是你的這個豆腐坊得歸到集。往后你們怎麼弄,我都不管。”

金穗和孟廣和相互看一眼,問:“那別的生產大隊也弄一個豆腐坊,跟我們競爭了怎麼辦?到時候虧的還不是大隊的錢?”

馮書記撓頭:“你還真是會給我出難題。”

“馮書記,湖口公社做集經濟,因為他們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別的地方沒有,人家沒辦法跟他競爭。你說豆腐吧,誰不能做呢?”金穗說。

“那你說怎麼辦?”馮書記問

“我們要發展集經濟,就得做一個我們自己擅長而別人沒有的,這樣就不怕競爭,是獨家產品。”金穗說。

馮書記,最后說:“行了這件事就這樣吧。只要你不給我捅什麼大窟窿我也不管了。”

金穗鄭重地說:“保證不給你捅大窟窿。”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