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201章 黎明之前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201章 黎明之前

陸遜一夜未睡,他正睜著紅的雙眼,焦急地等待哨探的回報,但他還不知道,此刻的劉閃正沉淪在溫廂中。

「陛下,該起了!」貂蟬再次說道,試著起,卻被劉閃從地抱住,彈不得。

「不急,再睡會兒!」

「陛下,天已大亮,史和向將軍早就在殿外了!」

劉閃聽出了貂蟬的弦外之音,是擔心自己被人戴上「狐貍」或「迷君王」的帽子,劉閃不想讓為難,不捨地鬆開手。

夷道的東南方向80里是松滋城,松滋城東南80里則就公安;公安城位於長江邊上,如果把目放得更遠,公安城則是四面環水:它的東和北面是長江,西側是長江的支流松滋河,南部的百裡外是澧水,而松滋河與澧水之間有一條無名的小溪相連。

松滋城位於松滋河的西側,它三面環水:北面是長江,東面是松滋河,南面是油水和洈水,西面則是被東西走向的夷水分兩半的崇山峻嶺,夷水與長江匯合就是夷道。

劉閃的糧草尚能支持7日之久,他急於往松滋開進,並不是因為糧草告急,而是他收到一份信使送來的報,他結合這一段的地形,故意作出糧草告急的假象,將陸遜的大軍至松滋河以西。

眼下,陸遜已經跳進自己挖好的坑裡,劉閃自然不急,他起後寫了封信,命人送給駐守夷道的張翼,然後令向寵率1萬大軍出城。

陸遜已經知道劉閃中途折返,回到了無人把守的松滋城中,他令兵將堅守大寨的同時將大寨往南拓展,在蜀軍撤至夷道的路上設下層層阻截。

昨夜,高翔和蔣舒因為攻寨不克而退走,這讓陸遜很是意外:他們有機會但並未撤往夷道,而是在長江邊紮下堅固的營寨,似乎打算長期堅守。

Advertisement

由於蜀軍跟吳軍一樣,輕裝步卒只帶了3日口糧,陸遜料到蜀軍的餘糧已經不多,所以就放任高翔和蔣舒不管。

在陸遜看來,高翔和蔣舒要麼回頭攻繼續寨,要麼去往松滋城與劉閃匯合。不論他們去往何,這4萬蜀軍都在自己的包圍圈中。

現在的江上全是吳國戰船,松滋河又有吳兵把守,如果蜀軍敢往南去往洈水,那將會死得更快,因為諸葛謹的4萬大軍已經在洈水等待多時。

當日正午,向寵帶著1萬大軍往長江邊上移,高翔與之匯合后很快就返回寨中,返回的5千兵卒都扛著一個布袋,陸遜覺得有些不對勁。

陸遜大致計算了一下,如果他們袋子里全是糧食,那麼江邊的3萬蜀軍還能堅持6日,而自己只能堅持2日,考慮到這三支部隊都駐於江邊,陸遜不冷汗直冒,但細細一想,很快又平靜下來。

陸遜的大軍為了迅速完阻截任務,他們全是輕裝而來,因為江上的戰船可以隨時送來糧草,陸遜從不擔心缺糧的問題。

蜀兵將3萬大軍在江邊安營紮寨,看似阻斷了自己的退路和糧道,但他們只能威脅下游,吳軍的戰船仍然可以從上游運來糧草。

現在,陸遜唯一擔心的就是夷道方向的張翼。陸遜的大寨將劉閃阻在東面,西面夷道方向的張翼是否也會在江邊駐軍,阻斷自己另一側的糧道?

自諸葛謹退來之後,南郡一線共有10萬吳軍,考慮到自己的兵力佔優,陸遜給公安城南的孫權寫了封信,請他率寨中的2萬兵卒沿江而上。

次日午間,孫權的2萬大軍準時到達,他按陸遜的建議,將1大軍屯於夷道以南5里,由朱然統領,時刻威脅著夷道;另外的1萬大軍則由全琮統領,這支部隊就駐於江邊確保自己的糧道暢通。

Advertisement

這樣一來,4萬蜀軍徹底被關在陸遜設下的包圍圈中,而吳軍控制著夷道下游的幾十里江岸,糧道和退路全都暢通無阻,陸遜再無憂慮。

這幾日,劉閃跟陸遜「玩」得不亦樂乎時,江北的姜維也沒閑著。

姜維派張紹伴攻了一次襄南門的魏軍營寨之後,他很快就調整了部署,分別在江陵和枝江駐兵5千,將6萬大軍屯於襄城以南10里的位置。

這個位置牢牢扼著襄城的南大門,它的西面是荊山的余脈,東面是大洪山余脈和漢水,除了漢水之外,這裡是襄南下荊州的必經之地。

姜維收編了自願歸降的3千吳軍,然而他馬上就違背了自己的承諾,並未放走其餘的1萬多降卒,而是將他們當作免費的徭役,由梁緒、梁虔二將引兵3千,著他們不停地把江陵城中的資運至邔縣。

此時的姜維也在時刻關注著長江以南,斥候送來最新的消息后,姜維的心頭充滿了疑和不解。

在姜維看來,自從諸葛丞相去逝后,陛下一夜之間就胎換骨:各種新政的推行讓大漢的國力提升了好幾倍,陛下常有無數的奇思妙想,領兵戰時也頗有儒將之風,在某些戰略戰方面常有獨特的見解。

姜維實在不明白,陛下有足夠的時間撤至夷道,卻故意放慢行程,故意鑽進陸遜布好的包圍圈中,這到底是留有後手還是決策上的失誤?

姜維慢慢地合上諸葛丞相傳授的兵書,抬起頭仰著夜空,見西方星耀倍明,旺氣正盛,帝星和眾將星皆彩明亮,這才稍稍打消了心頭的疑慮。

長江以南,松滋城中。

「陛下,夜已深,該就寢了。」

妃,你先去吧,朕寫好這幾封信就來!」

Advertisement

劉閃說罷,又埋著頭寫信,貂蟬卻未挪腳步,溫婉地在旁邊幫忙磨墨。

年關已至,劉閃知道無法趕回都,於是給宮中的每個妃嬪都寫了一封信,他在信中送上新年賀辭的同時,也表達出自己的濃濃的思念,同時勉勵各位皇子公主勤上進,希他們都能文武雙修。

正是劉閃這種不偏不倚,不冷落任何一個嬪妃,不獨寵任何一個皇子的做法,使得後宮中沒有出現爭風吃醋的現象,更沒有明爭暗鬥的事發生。

前不久,孫夫人指責孫權的那幾句話不時縈繞在劉閃的耳旁:有家不平,何以平天下?

「母后,您在柴桑,一切可好?」

江夏以東的柴桑並不遙遠,劉閃想給孫夫人也寫一封信,然而那裡畢竟在吳國境,他不想讓自己的細作提前暴,還是打消了這個想法。

東方已經出現魚肚白,黑夜很快就會過去,黎明就在眼前。此時的劉閃睡意全無,滿懷希地等待著庭湖的戰報。。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