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180章 勝利在望

《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180章 勝利在望

從隔河相的沅南和桃源開始,如果往下游幾里則是武陵郡的治所臨沅,再往下游幾十里就是庭湖,在這一線的沅水上,吳國的戰船往來不止。

另外,由於這段時間多以西南風為主,從桃源一直到上游的沅陵,更有無數的吳國戰船日夜不停地巡邏。沅水東岸的蜀軍騎兵,以及魏容、魏昌、馬修、馬恢率領的10萬步卒都無法渡過沅水。

前段時間,由於魏國10萬大軍和朱桓的5萬大軍屯兵江北,在最關鍵的時候把姜維的主力牽制在了長江一線,徹底打了劉閃和姜維戰前的部署,使得殲吳軍主力於酉的計劃出現很大的變數。

在不得已的況下,姜維調來九真和日南二郡的15萬後備軍,奈何吳軍倚仗自己水師的優勢有恃無恐,蜀軍援軍始終無法渡過沅水,魏延的大軍也被阻在武溪以南,這讓武陵郡的戰事變得無比焦灼。

姜維將自己的主力調至江北,做出北進襄或東進江陵的陣勢,使得吳國屯在江陵的守軍不敢輕舉妄,不敢覬覦長江以南的幾座重要城池。

直到這時,姜維這才敢於率兵來援,他兵進桃源,就是希在沅水撕開一個口子,將援軍引,繼續圍殲吳兵的計劃。

就在酉城破、吳軍放鬆警惕的時候,終於有幾名哨探穿過陸遜的阻截線,將皇上撤武陵山的消息傳出,姜維和魏延得知皇上暫無危險,終於鬆了口氣,姜維也能靜下心來尋求破敵之法。

在常人看來,要接應東岸的援軍渡江,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攻取沅水西岸的桃源,以隔江相的桃源和沅南為據點,再讓援軍設法躲過吳軍的戰船,趁夜渡河即可。

然而姜維急於趕路,他帶來的1萬兵馬都是輕裝步卒,連攻城雲梯都沒有,更不用說投石車和井欄,自然無法攻取3萬吳兵把守的桃源,他只能另覓他法。

Advertisement

在姜維南下之前,吳軍的戰船都是將糧草運至臨沅,再改由陸路運至酉。姜維剛到武陵時,趁著吳軍大意的時候襲擊了一次運糧隊,在這之後,吳軍的戰船再也不敢在臨沅登岸,也不敢在桃源登岸。

陸遜在姜維上吃的虧太多,他不想與姜維多做糾纏,考慮到酉水與沅水匯的沅南有重兵把守,於是令運糧隊在水師的掩護下逆流而上,將糧草送至沅陵。這樣一來,姜維再也無法威脅自己的糧道。

雖然陸遜下令不要與姜維有過多的接,桃源城的守將也不敢大意,他們以呂據和周承率兵1萬堅守城池,另由吾粲、朱紀、留贊各率一部分兵馬遠遠地跟著姜維,始終保持著2倍於姜維的兵卒數量。

眼看吳軍的運糧的戰船順著西南風逆水而上,姜維先是率兵慢慢地在西岸跟隨,臨近桃源時,姜維突然加速往南而去,搶在吳軍的戰船之前趕到桃源上游10里,令3千兵卒以連弩拒止尾隨的吳兵,然後在岸邊紮下一座營寨。

眼見姜維下寨,尾隨的吾粲、朱紀和留贊似乎看到了擊敗姜維的希,他們不敢正面進攻,於是在姜維營寨的外圍紮下迷宮一般的多座營寨。

現在的姜維三面被圍,唯有臨近沅水的一側可以逃生,但寨中又無多餘的木材製造木筏,自然無法渡至東岸。另外,就算姜維有足夠的木筏渡江,也會遭到吳軍戰船的攻擊,可以說姜維自己給自己「做」了一塊死地。

桃源守軍沒有與姜維接,卻把姜維重重圍困,吾粲、朱紀趕向陸遜報捷。當陸遜和諸葛謹看到雙方營寨位置的圖本后激萬分,他們十足地相信,這次姜維翅也難飛。

姜維攜帶的糧草本來只夠7日所用,趁吳軍大意時襲擊了一次吳軍運糧隊,現在的糧草足夠半月所用。因此,陷死地的姜維並不著急,他興緻地等待著吳軍運糧船隊的到來。

Advertisement

大約2個時辰后,幾艘吳軍的運糧船終於出現在營寨西側的沅水上,姜維令500兵卒手執弓箭在岸邊做好準備。

押船的小將魯淑(魯肅之子,236年時19歲)見蜀軍的弓箭手在岸邊嚴陣以待,他卻毫不在意,因為吳軍運糧的大船外層增加了防護木板,就算被火箭中,艙的兵卒也能輕易地將火澆滅,普通的弓箭不過是搔罷了。

幾條糧船緩緩地駛來,岸邊的蜀軍似乎很有自知之明,他們並未放箭,魯淑不屑地對著岸邊的蜀軍施以挑釁的手勢。

然而,就在魯淑得意忘形時,他的船卻猛地一,這條大船竟然擱淺了!

在江心怎會擱淺?魯淑暗自奇怪。

押船的兵卒很快就報來原因:江中被打了許多木樁,由於運糧船吃水較深,船艏及兩側的船被木樁卡住,再也無法彈。

魯淑恨恨地罵著卑鄙的姜維,然而他並不知道,這些木樁並非姜維打的,而是前段時間從趾郡北上的蜀軍騎兵打的。

當那,些騎兵乘著幾條木筏前來打樁時,陸遜只是派出戰船將其趕走,並調來一千多艘戰船不停地巡邏。

因為吳國的小型戰船可以在江面暢行無阻,並且陸遜的重心放在酉和防止蜀軍渡江,所以陸遜並未在意,早就忘了這些木樁的存在。

陸遜將此事忘得一乾二淨,始作俑者姜維卻記得很清楚,他在江岸紮寨等候,就是在等吳軍的糧船擱淺。姜維在岸邊部署弓箭手,他的目標並非吳國的糧船,而是敢於前來拔除木樁的吳軍水師。

此時,一直在東岸徘徊的蜀軍發現了擱淺的吳國糧船,也注意到對岸姜維的營寨,他們終於找到了突破口,魏容、魏昌心領神會在東岸也紮下幾座營寨,並派出大批的弓箭手在此等候。

Advertisement

不出姜維所料,接下來的幾天,先後有1千多條吳國戰船前來,他們試圖迅速疏通河道,卻都被兩岸的蜀軍合力擊退。

也就在這幾日,由於西岸有姜維的接應,兩岸的蜀軍共同控制了江邊很小的一段通道,蜀軍的木筏在這段安全的通道里穿梭自如,大批的援軍和軍械裝備陸續登陸西岸。

直到現在,姜維總算鬆了一口氣:

隨著援軍的登岸,吳、蜀兩軍在武陵郡的主力決戰將正式開啟!

隨著吳軍水陸、陸路糧道的斷絕,這意味著蜀軍已經勝利在!。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