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眾臣,包括丞相蔣琬,他們都沒有讓各郡縣徵兵的權力,但姜維畢竟是大將軍,他雖然沒有徵兵的權力,卻可以調全國兵馬。
當姜維被朱桓和魏國的15萬大軍牽制在長江一線不能彈時,他就想到了遠在在日南和九真郡的15萬屯田軍。
沒錯!這支屯田軍雖然屬於後備軍,但也是「軍」,大將軍姜維可以調遣!
收到姜維的「飛鴿傳書」后,魏延火速從漢中趕往九真郡。與此同時,大批的軍械甲胄和弓弩箭矢從都運往九真,這前期的準備就用了將近兩個月時間!
軍隊整裝完畢后,魏延、馬忠和霍弋率領大軍一路強行,終於在指定的時間到達武陵郡。
今日,這支來自南中的屯田軍放下了鐵鍬和鋤頭,拿起弓弩和戈矛,真正為了復興大漢的「無當飛軍」!
武陵郡跟荊南的其他幾郡一樣,境布著為數眾多的河流,僅僅在酉水之南,由西向東匯沅水的就有4條主要的河流:分別是武溪、錦江、無水和清水江,這些河流就是橫杠在「無當飛軍」面前的4條長龍。
得知這支大軍出現在武陵郡之後,諸葛謹急令丁奉、唐咨領兵1萬,日夜不停地趕到無水,令二將在沿河的舞和辰一線敵,希將魏延的大軍擋在無水以南。
諸葛謹料想蜀軍人多勢眾,並且這二將肯定敵不過魏延,於是令劉纂、滕胤領5千兵馬前往銅仁,依託錦江建立第二道防,遲滯蜀軍的行程;再令朱然、全琮領5千兵馬前往吉首,依託武溪建立第三條防網。
此時,魏延的大軍肯定已經渡過清水江,諸葛謹選擇了三條河流層層阻截,希能為自己和陸遜的大軍爭取一個月的時間,希能圍殲酉的蜀軍並活捉劉禪。
當然,對諸葛謹來說這是最好的結局,即使圍殲失敗,吳國的大軍還可乘木筏順著沅水而下至庭湖,再通過水師的大船撤離,這樣可有效地避開蜀軍的騎兵。
陸遜對諸葛謹的部署十分滿意,他擔心酉水以南的兵力不足,於是令潘濬和呂岱引兵2萬南渡酉水前去支援,這樣一樣,酉水之南共有8萬吳兵,酉水之北亦有6萬兵馬。
陸遜與姜維多次戰,他的兵力每次都佔據優勢,卻每次都敗於姜維;然而這一次,蜀軍在武陵郡境的兵力已達22萬,並且沅水以東還有1萬蜀軍騎兵,姜維在長江一線的6萬兵馬還可能隨時南下。
想起多年前的夷陵之戰,陸遜仍然記憶猶新。當年,吳國以5萬大軍擊敗劉備的10萬大軍(虛數70萬),經此一戰後,蜀國的國力衰弱到了極點。陸遜沒想到的是,僅僅15年之後,弱小的蜀國竟然能輕易地聚兵30萬,這是何等的恐怖!
想到姜維在兵力於劣勢時能多次挫敗自己,想到蜀軍的兵力已經2倍於吳軍,陸遜不敢有半點大意,他匆匆趕到酉水之南,與諸葛謹商議后以死相勸,孫權這才乘坐小船從沅水撤走。
這幾日,諸葛謹和陸遜不停地派兵攻打蜀軍的營寨,他們發現蜀軍的炸彈很使用之後,攻勢更加兇猛,而蜀軍都據寨堅守,吳軍始終未能前進一步。
無水,它是沅水的一級支流,全長400多公里。魏延領著2萬大軍一路北上,選擇在辰上游20餘里河面稍窄的地方紮寨,當1萬兵卒正在休整時,另外的1萬兵卒日夜不停地趕製了1千多條木筏。
探聽到魏延渡河地點的丁奉和唐咨星夜趕來,兩軍在無水的南北隔河對峙。
「對面的吳兵聽著!我魏延從不收降卒!誰敢阻我渡河,死路一條!要想活命的現在就滾!」
魏延厲聲喝道,大手一揮,1千張蹶張弩、30張床弩來集的標槍,50架投石車投來的巨石如同雨點般落下。
對岸的吳軍哪裡見過如此強悍的火力,普通的木盾本就阻擋不住從天而降的死神,丁奉和唐咨幾經努力,仍然組織不起有效的防。
就在吳軍抱頭鼠竄的同時,魏延親率的3百多條木筏已經渡至河中央。就如劉閃說的那樣,在強大的火力制面前,「半渡而擊」這種戰毫無作用,再說吳軍本就沒有反擊過。
首批渡至對岸的2千名無當飛軍氣勢如虹,敢於抵抗的吳兵紛紛被強弓或連弩殺,第二批的3百條木筏還在河中央時,丁奉和唐咨就領著兵卒倉惶退走。
魏延領著2千兵卒窮追猛打,一直追出20餘里,斬敵2千多人,直到兵卒的箭矢全都用盡才停下紮營;半個時辰后,霍弋匆匆領著后隊的2萬兵卒趕來匯合。
魏延只用了5天時間就渡過無水,兵臨錦江,諸葛謹大驚之餘卻在疑:蜀軍15萬兵馬進武陵,由南向北進攻的只有5萬,其中魏延、霍弋領兵2萬做先鋒,馬忠率3萬步卒墊后並轉運糧草軍資,那剩餘的10萬又去哪裡了?
諸葛謹正在疑時,酉水以北的陸遜卻首先發現了端倪:蜀軍的騎兵正在沅水一線來回穿梭,其北上時攜帶著大批的軍資,這些軍資全都存放在沅南城外。
陸遜覺自己的糧道即將到威脅,於是令呂據、周承、吾粲三將星夜趕到桃源,與城的朱紀和留贊共同防守。
錦江河邊。
眼看丁奉和唐咨領著6千兵馬狼狽退來,劉纂、滕胤二將對其鄙視至極,於是讓二將領著8千兵馬死守錦江北岸,自己則引著3千兵渡至南岸,誓要與魏延絕一死戰。
正午時分,先頭的魏延、霍弋領著3千兵馬,氣勢洶洶地來到河邊,魏延見劉纂、滕胤二將竟然背水列陣,於是拍馬來到陣中央,揚起手中大刀指著劉纂哈哈大笑。
「聽聞孫權曾將兒許配於你,然而這位「劉公主」卻早早病逝,看來你沒有做附馬的命!公主早逝,此乃天意,不可強求,誰知你還厚無恥地跟在孫權邊,難道還想再娶個公主不?你就不怕天下人恥笑?」
劉纂氣得眼冒金星,正開口罵回,魏延又指著騰胤笑道:「聽聞你也是附馬之一,不過可惜!那位騰公主很快就要做寡婦啦!哈哈哈!」
「大膽魏延!竟敢口出狂言!有膽就放馬過來,本附馬跟你決一死戰!」
「騰將軍,不可魯莽!」劉纂拉住騰胤后說道:「傳聞魏延有萬夫莫擋之勇,不可輕敵!」
「萬夫莫擋?哼!言過其實了!本將今天就掃滅他的一世英名!」
騰胤不屑地大喝著,猛夾馬肚沖向陣中,劉纂見勢不妙,急令全軍衝鋒,3千兵卒浩浩地往敵陣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