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這些問題,趙俊臣早在潞安府之時,就已是想到了應對之策,此時見德慶皇帝詢問,亦是信心十足。
“先說著第一個問題。”趙俊臣輕輕揮著手中折子,說道:“在許多朝中大臣看來,陛下南巡純屬面子功夫,并無實際意義,這實在是迂腐之語、陳舊之思,我大明疆域廣闊,正所謂天高皇帝遠,最是容易鬧出各種問題,而浙江安徽等地,又是我朝鹽糧重鎮,更是不得有失,正需要陛下南巡,巡視地方,強調帝王存在,傳播帝王威儀,讓地方員與地方耆老由此而對朝廷心存敬畏,加強中樞與地方之聯系,了解百姓民生與疾苦,難道不正是南巡的意義所在?為了這些意義,難道為南巡花上三五十萬兩銀子還算多嗎?”
頓了頓后,趙俊臣繼續說道:“陛下南巡,實為憂國民之心,若日后還有人敢以‘南巡并無實際意義’為理由,阻礙陛下南巡,陛下大可以直接把他拿下問罪,或是藐視君上用心良苦,乃大不敬之罪,或是別有用心,瞞地方況,更是謀逆大罪。”
聽趙俊臣這麼說,德慶皇帝微微點頭表示贊賞。
雖然德慶皇帝很清楚,他之所以南巡,只是因為皇宮呆膩了,想去江南山明水秀之地走走散心罷了,哪里想過這麼多事?
不過這些冠冕堂皇的話,不管在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都是不可或缺,所以德慶皇帝亦是把這些話語暗暗記在心中,等著日后用來反駁朝中眾臣,類似的理由他也能想出許多來,卻沒法像趙俊臣這樣說得漂亮。
不過,實際的銀錢問題沒能解決,一切都只是紙上之言,所以德慶皇帝雖然點頭表示了贊賞,卻并沒有多說什麼,只是示意趙俊臣繼續說下去。
而見到德慶皇帝的神,趙俊臣亦是明白了關鍵所在,所以也加快了語速,繼續說道:“至于第二個理由,稱陛下為天子,就應該坐鎮京城,不可輕離,否則容易就容易生出子,在臣看來,更是可笑,這天下都是陛下的,難道陛下想去地方都不可以?若是陛下一旦離京,天下就會生出子,那究竟是陛下的問題?還是臣子的問題?更何況,關于國家建設,朝中諸般觀點,相爭相斗,各有各的道理,陛下不去地方實際了解一番,又如何能制定國策?難道僅僅聽信臣子的一面之詞?古往今來,所有昏君聵主,皆是不了解民生國,被臣子欺瞞之君王,陛下您英明神武,又民如子,又豈能僅僅坐在紫城中任由臣子擺布?陛下為帝王,就應該獨斷乾坤,依臣看來,那些臣子之所以反對陛下巡視地方,怕是用心可疑。”
聽趙俊臣這麼說,德慶皇帝又是點頭不已。
趙俊臣之言,馬屁拍的恰到好,正合了德慶皇帝自詡圣君、好大喜功的子,再想到這些日子以來滿朝文武的反對,不由的,竟是讓德慶皇帝產生了“滿朝臣子無數,唯有趙俊臣深知朕心”之慨。
而此時,趙俊臣亦終于說到了阻礙南巡的關鍵所在。
“至于第三個問題,即南巡勞師眾驚擾民力的問題,以及第四個問題,即南巡耗費巨大但戶部銀錢不足的問題,其實是一分二、二合一的問題,歸結底,朝中大臣們的這兩個觀點,可歸納為四個字,即勞民傷財。雖略有道理,但在臣看來,只要變通一番,亦是頗容易解決。”
聽趙俊臣這麼說,德慶皇帝亦是來了神,瞪了趙俊臣一眼后,道:“莫給朕繞關子,快快說來。”
他之所以急招趙俊臣回京,就是為了用趙俊臣的理財之,解決這些問題。
雖然德慶皇帝催促,但趙俊臣卻沒有急著回答,反而向德慶皇帝問道:“陛下,恕臣冒昧的先問一句,陛下南巡之時,難道就必須要住在行宮之中嗎?陛下真的想住行宮嗎?”
德慶皇帝眉頭微皺,問道:“怎麼說?”
趙俊臣說道:“依臣看來,陛下這次南巡,雖說是為國為民,為了江山社稷,但未嘗不可以順便在江南散散心。”
趙俊臣口中的“未嘗”、“順便”,其實就是德慶皇帝南巡的主要心思,當
然趙俊臣不會明說。
見德慶皇帝點頭,趙俊臣繼續說道:“既然如此,陛下又何必刻意住在行宮之中?行宮雖然建造的豪華大氣,可顯皇家氣派,但不管是巡視,還是游玩,皆是不便,且行宮的各建設,與陛下的紫城又有何區別?又哪有新鮮可談?千篇一律,又哪里能讓陛下散心?”
看德慶皇帝似乎明白了一些,趙俊臣繼續說道:“與行宮相比,江南園林,向來是江南之地最大的特與景,素有‘城中山林’之譽,以水景、古樹、花木、疊石為主,巧于借景,素雅而富于野趣,造園如作詩文,必使其曲折有法,與宮廷景相比,卻是另有一番味道,陛下想來是有見到的。”
見德慶皇帝面向往之,趙俊臣笑道:“既然如此,陛下您又何必非要住在行宮之中?若是南巡之時,住在那江南園林之中,豈不是更好?”
德慶皇帝問道:“你是說,不建行宮,改建園林?”
趙俊臣笑著搖頭道:“臣雖有此心,為陛下您建一江南園林風格的行宮,然而園林之建造,怕是耗費還在行宮之上且不談,那建造園林的時間,更遠遠要超過建造行宮許多,沒三五年的功夫,是無法形的,又哪里能來得及?更何況,江南園林之,盡在那些私人園林之中,臣的意思是,陛下南巡,大可不住行宮,而是住在江南現有的那幾著名園林之中。”
見德慶皇帝略有猶豫,趙俊臣繼續說道:“臣計算過了,陛下南巡,就算能省擇省,也需要三五十萬兩白銀,在其中,行宮的建造與修繕,占了最大頭,至需要十五萬兩銀子,若是陛下改住江南園林,這一大筆銀子,或是大可省去,或是可用在增加陛下儀仗之上。”
頓了頓后,趙俊臣繼續說道:“而那些江南著名園林,如今大都掌握在那些江南富豪手中,陛下若想要住進,自是他們的榮幸,那些人可是有錢的很,到時候,只要臣對他們稍加暗示,為了爭取陛下住之資格,這些富豪又豈會吝嗇?到時候,別說三五十萬兩銀子的費用,就算是再翻上一倍,怕也沒有問題。”
住別人的房子,還要別人倒銀錢,看似荒謬,但趙俊臣說的理所當然,德慶皇帝聽得也是理所當然,連連點頭。
而趙俊臣的話還沒有說完:“如此一來,陛下南巡,完全可以不耗費戶部銀錢,甚至還能增加庫收,既然如此,又如何有耗費巨大戶部銀錢不足之憂?至于勞民,亦主要是因為建設行宮時的征集民力、占用民宅,若是陛下住在那些江南園林之中,又豈會驚擾民力?反而陛下您南巡之時,諸般采購,還會增加百姓收,既是如此,又如何會勞民傷財?”
聽到趙俊臣說了這麼多,德慶皇帝終于被說服了,想到自己南巡自在之余,不僅能為國家創收,還能讓百姓致富,實乃是千古未有之舉,不由得意大笑,道:“世人皆言俊臣你理財之天下第一,朕今日終于信矣!!”
趙俊臣笑道:“那還不是因為陛下識人之明,用人有道?若不是陛下,臣如今怕還只是個落魄書生罷了。”
聽趙俊臣這麼說,德慶皇帝愈加的得意了,對于趙俊臣,德慶皇帝在這一刻滿意至極。
………
德慶皇帝去了心病后,興致頗高,又與趙俊臣談了許久,趙俊臣趁機把四川鹽務改革以及為為劉長安請功的折子呈了上去。
四川鹽務改革關系重大,德慶皇帝只是謹慎支持,同意放到朝中討論,至于劉長安的請功折子,德慶皇帝卻只是看了一眼后就恩準了。
又與德慶皇帝談了一些閑話,趙俊臣見德慶皇帝面現疲,就知趣的告辭了。
然而,剛剛離開養心殿,趙俊臣就看到,太子朱和堉正在一群太監的前呼后擁之下,向著養心殿走來。
~~~~~~~~~~~~~~~~~~~~~~~~~~~~~~~~~~~~~~~~
PS:三江票,蟲子現在排名第二,而且快被第三名趕上了,求支援。另,繼續厚求推薦和收藏。
文案一:仆人:‘世子,沈遲意已經被您趕走三個月了!’ 男主:‘她認錯了嗎?’ 仆人:‘沒有,她已經成您小媽了!’ 文案二:沈遲意看了本狗血言情,里面的同名女配卑微仰慕男主數年,男主對她不屑一顧。后來女配被人算計了給男主的父親瑞陽王為側妃,成了男主庶母。 原書里,女配對男主因愛生恨,利用美貌將瑞王迷得團團轉,又盡職盡責地給男女主搞事添堵,里通外敵,最后凄涼慘死。 現在,沈遲意成了這個女配。不幸的是,她剛進王府,瑞陽王奄奄一息,男主權柄漸盛,在王府內外只手遮天。 為求自保,她打算疏遠男女主,找機會脫離王府。萬萬沒想到,男主竟對她起了別的心思... 沈遲意沉聲怒斥:“我是你小媽,世子知不知道規矩!” 男主拈著她一縷青絲,湊在她耳邊曖昧道:“去里屋,關了門,小娘再好好地教導我規矩。” 男主除女主外沒愛過別人,女主有其他追求者,穿越前談過戀愛,不換男主,over
末世玄學巨擘南璃一睜眼,成了安陽侯府走丟多年的六小姐。以為是受虐劇本,誰知五個哥哥一個比一個寵她!南璃大喊別寵了,其實妹妹超能打,捉鬼除妖算卦看相看風水,治病救人樣樣精通,帶領家人升官發財!一不小心救下的九王爺,權傾朝野,是出了名的冰冷寡情,更是獨寵她上癮,不肯納妾。綠茶白蓮怒喊:“王爺子嗣單薄,怎麼能行?!”南璃指著排成一隊的捉鬼小崽崽們:“眼睛不好我給你治!”’九王爺將她抱起來:“
【偽+古言+穿越+強制愛+帶球跑+追妻火葬場】外人皆言謝家那小將軍謝濯清品行高潔,人品正直。 可只有被他日日褻玩于床榻的謝槿寧知道,他與外界傳言相去甚遠。 他偏執且瘋,占有欲掌控欲都強到極致。 謝槿寧是因為一場意外才與他混到一處,本以為一次就結束,誰料他卻對她上了癮,根本無法擺脫。 為了逃離他的控制,謝槿寧挑了個合適的人準備成婚。 卻沒想他在她大婚那日提著劍帶著人抄了那家人。 抬手挑開了她的紅蓋頭,冷睨著她,低聲問她:“這樣寧寧還嫁嗎?” 自此謝槿寧成了他掌中之物,一舉一動皆被掌控。 眼見偏執的謝濯清占有欲越來越重,謝槿寧慌忙逃離,卻沒想肚子里還揣了一個。 ~ 謝濯清再見謝槿寧是在北疆,她手里牽著個粉雕玉琢的小團子,身側還站著當年同她私奔的奸夫。 她看見那個男人提著的長劍染滿鮮血,灑落在北疆的漫天黃沙中。 踏著漫漫黃沙而來,眼眸通紅狠厲,渾身戾氣,似要與自己同歸于盡。 一字一句皆在泣血,“寧寧,你以為你逃得掉嗎?” 再后來,他學會了溫柔小意,乖巧順從,希望能挽回她的心,會在床榻之間揉著她的嘴唇低聲哀求。 “寧寧,再愛我一次好不好。” 【先走腎再走心】【男主先動心他超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