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明,這個任務有些危險!”
“閣老,您就說吧,保證完!”
看著拍著脯保證的崔明,袁可立沉默了一下:“崔明,你領幾名手好的錦衛沿著叛軍退走的路跟上去,查探一下叛軍的況。”
“不行!”
崔明一聽頓時急了:“閣老,不是我怕死,我奉旨保護您,我要是走了,您這邊怎麼辦?”
“怕什麼?”
袁可立臉一沉:“你手下的錦衛又不是全部都帶走了,再說了在白水城中,你還擔心我出事不?”
“若是等兩天大軍來了再去刺探消息,就晚了,趁現在痕跡還在,咬住他們。”
“你也不想看到民變的這支隊伍又突然襲擊,以致軍民死亡吧!”
崔明沉默了,心很是糾結。
他的任務是保護袁可立,但袁可立安排的任務也極其重要,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道理他還是懂的。
猶豫了一會兒后,崔明重重的點了點頭。
一番安排后,崔明離去。
有了袁可立坐鎮,整個賑災工作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而遠在兩千里外的北京城,崇禎也得到了袁可立送回來的第一封信,看著信里面的容,崇禎猛然一拍桌子。
“好!殺的好,只是砍了就太便宜他們了,換做是朕,朕要凌遲了他們!”
一邊候著的王承恩被嚇得一激靈,隨即就聽見了崇禎的話:“大伴,傳孫承宗、李國普來見朕!”
“另外,去宗人府調親王、郡王的玉牒來,統計一下宗室人數。”
只是一刻鐘的時間,在閣理公務的孫承宗和李國普兩人就急匆匆的趕了過來。
看著崇禎鐵青的臉,兩人心頭頓時一沉。
不待兩人行禮,崇禎就將信遞了過去:“兩位卿,這是袁可立從陜西六百里加急送回來的信,你們看看吧!”
帶著疑,兩人湊在一起快速的掃描著信的容。
越看兩人心頭越沉,到最后兩人眼中滿是凝重。
信中三件事,第一是孟塬災民和商勾結倒賣糧庫的事,背后竟然是魏忠賢的勢力,
第二,袁可立懷疑秦王府在陜西旱災中干了不彩的事,并請求從國子監調一批貢生到陜西,以補陜西各縣空缺。
第三、以潼關驛站為典型,講述了從睢州到陜西一路上驛站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陛下,魏忠賢……”
“他的事沒什麼,加速清理就是了!”
崇禎擺了擺手,魏忠賢和在京的余犯都死了,剩下的這些都是不算啥,也就是路途遠,不然早就殺完了。
“對于驛站的事,兩位有沒有什麼想法?”
孫承宗道:“陛下,前段時間您讓兵部徹查驛站的事,臣接手閣后也在跟進了,結果還需要時間,
袁閣老在信中提到的驛站設施破壞、驛卒叛逃、衛生差等問題的最終原因還是貪污腐敗和缺錢。”
這不是廢話嗎?崇禎暗自吐槽了一下,隨即道:“你們說,如果將驛站做客棧的形式開放給百姓、員途徑自費等,可不可行?”
孫承宗和李國普兩人一愣,皇帝的這個提議太過于大膽了。
自驛站出現到現在,他們從未聽過或在書中看到過開放給百姓的記載。
“陛下,現在很多員出行也不愿意住驛站,因為飲食和衛生低劣,員自費倒是可以;只是驛站多用于軍國重事,如果開放給百姓,似乎有些不妥!”
“有何不妥?”
崇禎反問了一句:“以袁卿信中所提到的潼關驛站為例,客房有一百二十間,平時能有多人住?
恐怕每天一大半都是空著的,與其空著不如拿出來對百姓開放,收取銀兩,這樣驛站就能自給自足并且能盈利了,有錢了驛卒就不會叛逃,也能維護驛站了。
剛開始不一定全國都用,先選一條線路嘗試一下,如果可行,那再全國推廣,不行再另想他法。”
“當然了,開放多間、怎麼開放,如何不影響正常的驛站功能,這就需要你們來規劃一下了,這事就這麼定了,朕給你們半個月時間來細化。”
崇禎本沒有給兩人反對的余地,直接拍板決定。
見皇帝心意已決,兩人也不好再反對。
在崇禎看來,驛站只是傳遞報等等簡直就是太浪費了,現的通網賺不到錢不說,竟然還虧錢,簡直毫無道理。
現在只是嘗試對百姓開放,等了他還要把驛站打造后世的三通一達。
朝廷壟斷的行業,作的好,銀子嘩嘩的進來。
“好了,再說說袁卿提到的秦王府可能做了些不彩的事,這事你們兩個怎麼看?”
兩人渾一震,終于提到這件事。
可這件事是皇家自己的事,他們兩個外人怎麼說?
無論是按照大明律還是按照宗室的規定,如果秦王府真的做了這些事,那都是大罪。
“算了,你去忙了吧!”
見兩人沉默不語,崇禎擺了擺手,讓兩個閣大臣參與皇室的事是有些難為他們了。
“去國子監和吏部查一下,看看哪些候補的,先挑100名,讓他們立刻前往陜西,找袁卿報到,能留多就留多,剩下的就當是學習。”
孫承宗和李國普兩人聽完松了口氣,行禮后離去。
東暖閣,崇禎拿著袁可立的書信慢慢踱著步,眉頭皺,宗室的事不好理。
但他心竟然有種驚喜的覺,他還愁著怎麼對宗室改革,結果就出了這事,簡直就是瞌睡來了就有人送枕頭。
“陛下,統計出來了,截止到目前有30位親王傳承,另有224位郡王,宗室人數二十萬有余。”
聽完王承恩的匯報,崇禎長長的嘆了口氣,嘆老朱家的生育能力。
太祖朱元璋打完天下后,不想讓子孫后代過得不那麼苦,于是搞出個‘一子承襲,余子降等’的制度,皇帝兒子一律封親王,親王兒子是郡王……
更可怕的是,親王哪怕生50個、100個,也全部封世襲罔替郡王,生了就有俸祿,為何不生呢?
封爵位這就算了,特麼的還有俸祿,親王年俸祿10000石,郡王兩千石……最差的奉國中尉都有200石,這些都要國家財政支出。
除了爵位和俸祿外,親王就封的時候,還會賞賜大片的土地,萬歷一次賜給福王兩萬頃土地,河南好地不夠了,就到湖廣、山東去圈占最好的良田。
景王、潞王、桂王、惠王、瑞王的莊田各在3萬頃以上,何等的夸張。
明朝共有親王67位,不是所有親王都能有3萬頃的封賞,但人均一萬頃問題不大,折算下來67萬頃。
這還是只是封賞的,各位親王到了封地后勾結府侵占百姓良田,估著也有個三四十萬頃,總得算下來有一百多萬頃。
“如果秦王府也參與了,到底殺還是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