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0);
無論如何,婁樊論疆域之廣闊,人口之眾多,國力之雄厚,依然是當世第一。
但凡婁樊能在某個短暫的時期做到上下同心,也許都能在這個短暫的時期做到橫掃無敵。(5,0);
可是婁樊國的矛盾和分化,比大玉還要嚴重的多。
各大部族連年不斷的擴大地盤,皇權對於各大部族的約束力逐年降低。 第一時間獲取最新章節,請訪問ʂƮօ.ƈօʍ(5,0);
大的部族本不在乎什麼國法,一言不合就去吞併那些小的部族,甚至不需要什麼一言不合,看上你的地盤或者人,那就直接出兵。
當這些大部族的勢力已經大的可以抗衡朝廷的時候,他們對於朝廷的命令也就可以視而不見。(5,0);
長此以往,婁樊只能靠一種畸形的方式來維持統治的穩定。
對外用兵。
讓各大部族出兵去劫掠周圍的小國,所獲得的戰利朝廷當然也無權干涉。(5,0);
如此一來,好是各大部族在對外戰爭中獲利頗多,也就不會想著和朝廷對著幹,弊端就是,婁樊對於周邊小國的統治力也越發削弱。
對於婁樊來說,這次傾盡全力南下對大玉開戰,如果打贏了,哪怕不能占據大玉大片國土,只要將婁樊孤竹等地全都收囊中,那就能大大的緩解各大部族對於地盤的爭奪。(5,0);
所以這一次,不僅僅是因為宗政世全被大玉生擒,還因為國矛盾到了不得不轉移到國外的時刻。
而大玉,則著利用這樣一個時機,打破婁樊對北境的統治。(5,0);
婁樊掌
控的北境是戰馬的產地,大玉如果也想擁有一支強大騎兵,就必須擁有對北境的絕對控制權,更為重要的是婁樊龐大的地域資源能彌補大玉某些方面的短板。(5,0);
當然,更更重要的是,這個世上,永遠都不會缺因為誰是老大而起的爭鬥。
「報!斥候來報,大玉邊軍大將軍寧涉海的人馬已經開拔向北,目標應該是仙唐城。」(5,0);
「報!玉國駐紮在冬泊草束城的邊軍兵力大概六萬人左右,也在向北開拔,應該也是要去仙唐城。」
「報!斥候來報,林葉怯莽軍已在雲州完集結,但尚未開拔。」(5,0);
消息一個一個的送到婁樊軍中,這些消息匯總起來,就為戰場致勝的一個無比重要的組部分,報,永遠都有著毋庸置疑的作用。
「報!寧涉海所部十萬玉軍已經到達仙唐城南側,寧涉海派人往仙唐涉,仙唐城不開城門!」(5,0);
「報!草束城玉軍六萬人到達仙唐城,仙唐城同樣將其拒之門外,草束城玉軍開始向後退回,臨戶陀河安營。」
「報!林葉怯莽軍依然還在雲州,沒有向北開拔跡象。」(5,0);
聽著這些消息,婁樊大軍主帥宗政顯赫的臉逐漸凝重起來。
「不對勁。」
宗政顯赫道:「林葉是兵法大家,為什麼要做出如此荒唐的決定?」(5,0);
眾人也都點頭。
對方給出的破綻實在是過於明顯,越是如此,就越是說明這就是個巨大的陷阱,林葉那個同樣
善於領兵的寧涉海一定是在演戲。(5,0);
把十幾萬人派到仙唐城附近,可林葉後續的隊伍還在雲州,這種安排,就算是白癡都做不出來。
一個不小心,十幾萬銳邊軍就會被婁樊大軍合圍然後吞掉。(5,0);
對於大玉來說,這是不能承的巨大損失。
大玉雖然國力僅次於婁樊,可兵力上難以與婁樊相提並論。
這次,大玉能徵調過來的隊伍不可能超過五十萬人,最多也就是婁樊兵力的一半。(5,0);
決戰尚未到來,林葉先把十幾萬銳邊軍當餌扔出來?
「傳令各軍,不要輕舉妄。」
宗政顯赫吩咐道:「給先鋒軍傳令,讓宗政憐海把速度緩下來,若他輕敵冒進,或許會被寧涉海和草束城的玉軍回援合圍。」(5,0);
隨著宗政顯赫的軍令一道一道的傳達,婁樊各軍都迅速做出的了應對。
雖然說婁樊諸位親王之間關係不睦,可到了戰場上,誰也不敢拿勝負當兒戲,婁樊歷來好戰,靠的可不是一盤散沙。(5,0);
就連之前制定了計劃,想要一口氣殺到雲州城宗政憐海都不得不下令隊伍暫時停下來休整。
兩天之後他就得到了宗政顯赫派人送來的軍令,讓他原地待命。
(5,0);
「葉先生,玉人這是要圖謀什麼?」
宗政憐海看不懂玉人的作。
這如果不是在給婁樊大軍挖坑,那就是玉人在自掘墳墓。
(5,0);
十幾萬銳邊軍扔在冬泊,一個不小心就被婁樊百萬大軍切割包圍,這種仗,怎麼都
不像是林葉和寧涉海那種級別的將來能打出來的。
「兩個可能。」(5,0);
葉無憂給出了他的判斷。
「其一,寧涉海和草束城的邊軍都是餌,一旦婁樊大軍攻打他們,他們就會邊戰邊退,將婁樊百萬大軍拉的節,將戰場的縱深擴大,如此以來,林葉再率領怯莽穿攻擊,殿下不要忘了,林葉的怯莽是騎兵。」(5,0);
「其二,寧涉海和林葉之間的矛盾是真的,寧涉海本意是要進仙唐城以固守,不打算把他的兵力在冬泊耗盡,可沒想到仙唐城不開城門。」
吳珂瑪多問道:「我們如果現在急需南下,是不是會被玉人包圍吃掉?」(5,0);
葉無憂點了點頭:「會。」
吳珂瑪多皺眉道:「如此以來,先生之前制定的計劃就不能用了。」
葉無憂道:「無妨,靜觀其變,打與不打都不是我們先鋒軍的事。」(5,0);
吳珂瑪多問道:「若我們現在趁著草束城玉軍兵力空虛,一舉將草束城拿下的話,是不是就能截斷寧涉海大軍歸路?」
葉無憂道:「能,可那時候就可能陷腹背敵的局面,南邊被林葉猛攻,北邊是寧涉海為了回家而拼命。」(5,0);
吳珂瑪多道:「我們的三萬兵力,善戰者不過五千,剩下的人在平原戰,絕不是玉軍對手,若能拿下草束城,以三萬人兵力死守,因此能一口氣讓宗政顯赫吃掉寧涉海十幾萬大軍,殿下居功至偉。」(5,0);
葉無憂道:「殿下居功至偉
,可這功勞,怕是落不到殿下上。」
說到這,三人都沉默下來。
他們用三萬兵力強行堵住寧涉海的歸路,絕對可以為後邊的婁樊大軍爭取機會,但到時候,這三萬人還能剩下多?(5,0);
說是宗政憐海功勞巨大,可本落不到他頭上,吃下寧涉海十幾萬大軍之後,宗政顯赫的地位反而會更加穩固。
「這樣吧。」
葉無憂道:「休整幾日之後,大軍繼續南下直奔草束城,若寧涉海帶兵急匆匆來追趕,宗政顯赫也有機會,至於要不要攻打且死守草束城,看看那邊況再說。」(5,0);
宗政憐海點頭:「就依著葉先生的想法吧。」
另外一邊。
宗政顯赫站在地圖前邊仔細看著,眉頭皺的很深。
玉人這種讓他不著頭腦的布置,確實讓他不敢輕舉妄。(5,0);
明知道這是個天大的機會,卻就是不敢直接派兵攻過去。
「可以讓前軍試探。」
有幕僚輕聲說了一句。
另外一個幕僚道:「大帥可給宗政憐海下令,讓他先鋒軍突襲草束城,若能打下草束城的話,寧涉海歸家無門。」(5,0);
宗政顯赫點了點頭:「那就試試,總不能就這樣一直觀,傳令給宗政憐海讓他突襲草束城,讓前軍出擊,試探著攻一攻寧涉海。」
兩日之後。
「報!寧涉海的玉軍和前軍接之後立刻後撤,並無決戰打算,每日退兵大概五十里左右,前軍粘的很,不給寧涉海息之機。」(5,0);
「報!先鋒
軍在大帥軍令送去之前,已經往草束城方向進發!」
聽著一個一個消息匯總過來,宗政顯赫腦子裡不斷的盤算著。(5,0);
這一仗,從開始就有些詭異了。
又半月之後。
「報!前軍在油王坡遭到寧涉海所部伏擊,兩軍廝殺各有損傷,前軍後撤三十里紮營等待大軍援兵,寧涉海所部轉道王東南方向去了。」(5,0);
聽到軍報,宗政顯赫看向大帳里的眾人。
「我明白了!」
忽然有人反應了過來。
一名幕僚起道:「大帥,這是寧涉海和林葉的敵之計!」(5,0);
「怎麼說?」
「林葉與寧涉海深知玉國在兵力上無法與婁樊抗衡,唯一的勝算,便是使我軍分兵,寧涉海與林葉的矛盾,必然是裝出來的。」
「如此以來,寧涉海不回雲州就顯得合理起來,他看似無路可退,實則是要退往孤竹。」(5,0);
「此時寧涉海已孤軍,他的人和草束城的邊軍回不去草束城了,只能退往孤竹,到時候,我大軍就可能分兵去追擊,要想吃掉寧涉海十六萬大軍,至要分三十萬以上才有把握。」
「如此一來,我大軍實力便大打折扣,寧涉海以十幾萬兵力,牽扯走我大軍至三十萬人馬。」(5,0);
他說到這看向宗政顯赫:「如果我們不分兵追擊,寧涉海退孤竹之後便可伺機而,隨時出孤竹回冬泊,切斷我大軍歸路。」
「若是我大軍分兵攻打,林葉那邊要面對的力就會小許多,而(5,0);
且如此一來,就能把我軍拉扯兩部分,相隔甚遠,不能兼顧。」
聽到這些話,宗政顯赫不得不點了點頭。
這位幕僚的分析極為徹,而且應該就是林葉和寧涉海的真實意圖了。(5,0);
「這不算是什麼謀詭計,這是實打實的明謀對敵。」
宗政顯赫嘆道:「林葉和寧涉海這兩個人,果然是很了不起的對手。」
此時,該怎麼選擇,林葉和寧涉海已經把問題擺在宗政顯赫面前了。(5,0);
分兵追擊寧涉海,就要分走至三十萬兵力進孤竹,進去了,能不能保證贏?
為了保證贏,就要調走可能超過四十萬人,還有諸多戰將。
不分兵,寧涉海那十幾萬銳邊軍,隨時都能回來擾,甚至可能截斷婁樊大軍的補給線。(5,0);
林葉不是想利用冬泊來步步為營,而是要利用冬泊和孤竹的地勢,將婁樊大軍拉扯分割。
「不管他!」
宗政顯赫猶豫再三,又和手下人商量許久後下令道:「選派一名大將領兵五萬,駐守平河口監視寧涉海所部即可,大軍繼續南下!」(5,0);
他起道:「傳令各軍加速行進,務必在十日之趕到草束城,若有拖延,軍法從事!」
與此同時,草束城。
林葉站在城牆上往北瞭。(5,0);
怯莽軍還在雲州不假,可林葉早就到了草束城這邊。
龐大海問道:「大將軍,婁樊人會不會分兵?」
林葉回答:「不會,最多派幾萬人監視著老寧。」(5,0);
龐大海問道:「
那草束城就是決戰之地了?」
說著話還了屁,兩位大將軍是假的不和睦,可他這頓屁是真的挨了打,現在想起來還幻疼呢。(5,0);
「草束城?」
林葉笑了笑。
「不值得守。」
:
一個現代軍校生周世顯重生大明,成為大明最后一個駙馬。憑一己之力建立了一支近代鐵軍,保江山,驅韃虜。飲馬天山之巔,垂釣貝加爾湖,所到之處,皆為漢土。…
【系統】+【苟文】、【鹹魚】+【種田】+【雙主】、【搞笑】 我叫夏侯哲,夏侯惇的弟弟,開局成為曹營小文官,並覺醒項羽之力。 但是打仗這種高風險活,只有九成八的把握和送死有什麼區別? 我的人生目標就是低調苟住,混在曹操身邊當條鹹魚安穩過日子。 可最近不知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曹操拚命給我升官。 不說了我好難過,才升官三天,剛剛居然又從軍師祭酒,升為了丞相。 我叫曹操,不知哪天起,我忽然能聽到一個混子的心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