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此時,大家看陳正泰的態度,顯然又變了。
大家今日都親眼看到了一切,這陳正泰彈指之間,便破了叛軍,實在讓人恐懼啊。
從前還有世族認為,陳家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不過是靠拍了皇帝的馬屁,為了關外之主,又恰巧掙了一大筆錢而已,而且傳聞這些錢,來路還很可疑。(5,0);
因而世族們雖有不遷徙落戶於此,可是看待陳家,卻依舊有著幾分輕視,只當陳家背後有朝廷的支持,才給他陳家面子罷了。
而如今所有人的心態和看法……卻是大不相同了。
能練出這樣兵馬的家族,是何等的可怕,這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事嗎?今日能彈指滅了三萬鐵騎,而在沒有王法的關外,你全家族來都來了,若是要滅你的家族,縱是你有多的部曲,也不夠人家砍的,好吧!
今日之戰,給與世族們留下了過於深刻的印象,於是眾人心裡都暗暗警惕,以後對陳正泰,不得要好一些,不要老是在他面前大呼小,得需多幾分尊重!
其實陳正泰一直都把眾人不斷變化的神都看在了眼裡,此時道:「諸公看這一場演習如何?」
好聽的話自是不再吝嗇……
「天策軍威武。」
「殿下運籌帷幄,實在教人佩服。」
陳正泰哈哈一笑,沒有制止這滔滔不絕的誇讚聲。
過了片刻,有人飛騎而來,直接到了高臺之下,高聲道:「殿下,叛軍已經潰散了。侯君集等叛將,也已盡誅。」
陳正泰心大好地道:「好的很。窮寇莫追,取了叛將的人頭即可!傳我的王詔,號令河西各地,加強警戒,嚴防散兵游勇。」
「喏。」
陳正泰隨即看了眾世族一眼道:「諸公隨我校閱三軍。」
「喏。」崔志正等人俯首帖耳。
於是陳正泰帶著人徐步下了高臺。
此時,天策軍已經收兵。
沒有必要的殺戮,顯然是無意義的,一方面也是天策軍兵,實在顧不得逐一殺戮,何況……這些叛軍大多都是朝廷的兵馬,擊潰了他們,拿下了叛將,這些人便是群龍無首,在遍布於塢堡的河西,本就沒有立足和容之地。
至於這些叛軍的未來,陳正泰也已有主意,等校閱之後,便令人四張赦令吧,若是肯歸降的,可就近至各塢堡,只要放下武,不說其他,至可保全他們的命。無論是願意回鄉也好,還是留在河西也罷,不必為難。
叛這等事,大多數人本就是被裹挾的。倘若非要追殺到天涯海角,反而會激起反抗了。
待校閱了三軍,看著這一個個染的將士,崔志正等人依舊心有餘悸。
正午時分,陳正泰設了宴,與人痛飲一番後,崔志正方才告辭。
他登上了馬車,帶著幾分醉意,此時還是暈乎乎的,不過他想著今日發生的事,不住還有些後怕。
今日他不能輕易離開西寧,因為外頭還有許多的兵,等風頭過去,安全一些,再讓自己的部曲護衛自己回到崔家的塢堡,因而只讓人在客棧里,備了幾間客房。
馬車裡的崔志正,現在滿腦子都想著的是……前些日子,自己是不是哪裡有得罪過陳正泰的地方。
對了,上一次……好像和陳正泰發生過爭吵,還將他死去的孩子的帳,算到了陳正泰的頭上。
當時他也是怒極了,這才失言。
雖然後來,大家又談妥了,彼此言歡,當做這件事沒有發生過。
不過……朔方郡王殿下會記仇嗎?
會……嗎?
於是乎,崔志正便又警惕了起來,他開始一點點的細想,檢討爭吵之後,陳正泰對待自己的態度有什麼不同。是不是和從前相比,有些冷淡了。
腦子裡回憶著各種的細節,又不住咀嚼著陳正泰的每一句話之後有沒有什麼深意,包括了回憶那細微的表變化。
…………
第一章送到。
本是個平凡少年,意外得到光腦,一朝回到大明正德年間,成為士紳家族的一個私生子。 聘為妻、奔為妾,老爹居然是和娘私奔才生下的自己,生母身份卑微,作為庶子,葉春秋誓要活出一個精彩的人生。 在家族不被重視?那就科舉來打你臉! 生母出身低下,不妨就為她去討誥命! 朝堂上明槍暗箭,無妨,無妨,你有張良計,我有過墻梯。 伴君當真如伴虎?不然,不然,而今天子是正德。 傳奇人生剛開始,美女太多挑花眼,娶嬌妻,立高門,葉春秋從此不再低調做人,就是這樣狂拽霸氣狠炸天,美好生活從此開啟。
我絕不當皇帝最新章節簡介:我,餘誌乾就算窮死,餓死,被貶為庶民,我也絕不當皇帝!
戰國之世,天下大爭。一個偉大的帝國將要建立,同時這個帝國也在走向崩壞。穿越到驪山成為一名修陵人,趙術不甘心蹉跎于此,他要走出這里,去用自身所學去成名,去建功立業,去改變自身命運,也想去嘗試改變這個帝國的命運。且看,在他的參與下,歷史有何改變? 各位書友要是覺得《大秦攝政王》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