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現代言情 誘他深陷,遲小姐藏起孕肚只想分手 第107章 實驗室考古·銅火銃·鉛彈

《誘他深陷,遲小姐藏起孕肚只想分手》 第107章 實驗室考古·銅火銃·鉛彈

2029年元旦收假后,圍堰之中,研究工作有序展開。

    圍堰防滲,河床干爽,考古隊員們倍安全,各自都忙著手頭的工作。

    為了給實驗室考古提供最佳的現場環境,考古隊暫時沒有打撈沉船。

因此,被命名為“長江口四號”的這艘蒼山船,仍然保持倒扣原狀,呈一定的坡度。

    當然,為了沉船的安全,他們已經對船進行了理,不會因暴在空氣外,而遭到氧化腐蝕。

    一連數日,張馳、耿岳都站在沉船跟前做數據掃測工作,下一步,他們要對沉船進行模擬還原,做出復原模型。

    另一頭,郭超仁的聽力已經完全恢復,他和檢測科主任衛康,正對著一件火銃和幾顆鉛彈做研究。

    這只火銃,是在打撈出水文時,就提取出來的,鉛彈則是最近才挖出來的。

    在挖鉛彈之前,郭超仁便預測到了這個況。

在對船細加觀察后,郭超仁得出兩個認識:    一是,船中發現了幾面“錢”字旗,這可能是弄清船主的一條線索;    二是,船上有不彈孔,這說明作為戰船的蒼山船,被敵方的熱兵擊中過,那麼在江底中必有不鉛彈。

    要挖鉛彈,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是因為積不大;再者,江底有很多卵石,鉛彈和它們混在一起,辨認難度很大。

    這可不是分開黃豆、黑豆那麼簡單。

    不過,這可難不倒王逸,他當即教授了經驗:卵石輕,鉛彈重,它們的也不同,鉛彈有金屬質,并且偏白。

    道理都懂,但在篩查鉛彈時,還是遇到了一些困難。

Advertisement

因為,卵石數量太多了,一抓一大把,還裹著泥沙。

有了泥沙的“加持”,鉛彈和卵石的重量差,也就不那麼明顯了。

    為了節省時間,除了目測、手掂,考古隊員們,也抓起大把泥沙卵石鉛彈,放水中清洗,再來做甄別。

    就這麼挖呀挖,篩呀篩,三天后,考古隊員終于排查完所有的區域,一共篩出來298枚鉛彈。

    那麼,這些鉛彈,是敵方過來的,還是船主這邊尚未使用的呢?    要想弄清這個問題,理論上是不難的。

只需要把出水的火銃拿來對比,也許就能獲得答案了。

    郭超仁現在做的就是這樣的事。

    手頭的火銃,是銅制的,上刻“至正十年”字樣,這一點能說明沉船的上限。

    郭超仁細細觀察銅火銃的形制,拿來和“大德二年”銅火銃的樣式進行對比。

    “大德二年”火銃藏于博館中,它長達533毫米,口徑為105毫米,銃口、銃膛、藥室、尾銎皆以銅鑄。

    郭超仁拿著“大德二年”銅火銃的細節圖,與手里的“至正十年”銅火銃進仔細比對。

    目前可以做出初步判斷:至,從外觀上來看,除了銘文之外沒有區別,他便在工作手冊上寫下這一點。

    要知道,“大德二年”銅火銃,出土于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元上都址,是目前世界范圍出土的火中,最早的金屬管狀火

    這說明,“大德二年”銅火銃的形制,至保留到了元末。

    衛康做完分檢測后,對郭超仁說:“純銅的,延展很好。”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對武裝備材質的認識。

Advertisement

    從漢代以來,在整個冷兵時代,武裝備都以鐵為主。

直到近古時期管狀火出現,銅才為最優選擇。

    不過,這種優勢也沒有持續太久。

到了明中期以后,因為戰爭形式的變化,銅礦的稀缺,所以那時的火炮兼用銅鐵鑄,且鐵制火數量大幅上升。

    郭超仁想了想:“其實,生鐵量多又廉價,倒在其次。

我記得,鐵的莫氏度要遠高于銅,這也是鐵的一大優勢吧。”

    衛康點頭:“前者度在5.0~6.5之間,后者在2.5~3.0之間。

要說莫氏度,的確是鐵更高。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如此,為什麼銅在一段時間里,為熱兵的優選呢?”    “愿聞其詳。”

這一點,郭超仁也不懂,不知為不知,他不可妄言。

    他不懂的地方,恰恰是衛康的長項,他便細細說來:“鐵的度高,所以能用它堅實銳利的冷兵,比如刀、劍、戈、矛、戟,還有鎧甲一類的防

相對來說,銅比較,富于延展,熔點低,古人可以用模澆鑄法,進行統一規范的大批量生產。

所以,銅肯定是制作機械的最優選。

這一點,毫無疑問。”

    “嗯。”

雖還沒說到重點,但郭超仁耐心傾聽。

    “反過來說,鐵就沒有這種優勢了。

你知道的,鐵很容易生銹,對于熱兵來說,生銹意味著什麼?”    衛康點撥得很好,郭超仁驀地恍然大悟:“生銹的話,會造火銃、銅炮等熱兵失靈,失去準頭?影響熱兵能?”    “對,還有呢?”衛康循循善

    “還有……”郭超仁順著思路推過去,“對于冷兵來說,除銹難度不大,即便不除銹,對冷兵的影響也不大。

Advertisement

所以,鐵在鑄造熱兵這方面,本無法和銅相比。

度雖高,但這一點無關要。”

    衛康笑道:“說得很好,我再補充一點。

用銅制作熱兵,更容易鑄均勻的管。

你去查一查,現存的那些明清銅炮。

不難發現,銅炮的炮膛較比較

很顯然,銅炮的準度比鐵炮要高。”

    “唔,有道理。”

郭超仁回想起他看過的銅炮、鐵炮文,略有慚愧之意。

這一點,他以前并沒注意到。

    果然,聞道有先后,業有專攻。

    衛康做了一個小結:“所以說,鐵被運用于鐵炮領域,主要還是因為‘銅荒’。

咳!在冷熱兵混用的年代里,銅鐵各有優劣各司其職。

這為我們的考古研究提供了方便。”

    “我們對‘長江口四號’的初步斷代是元末明初,這時金屬管狀火使用頻率很高。”

    衛康點頭:“是的,不說遠的,就說朱元璋把。

當年,朱元璋和陳友諒在鄱湖決戰時,老朱就使用了很多‘碗口銃’”。

    “‘碗口銃’這名兒取得很切啊,”郭超仁忍俊不,“炮口還真像碗口,管很短,/速慢,/程也近,還沒有瞄準。”

    “瞄準很重要。

沒有瞄準,命中率大打折扣。”

    “不過,回到歷史現場中,在元末明初,碗口銃已經是頂配了!”    是,當然是!滅掉陳友諒之后,朱元璋除一勁敵,好不威風,其后稱雄于世,罕有敵手。

    最終,朱元璋在公元1368年稱帝建國,建元洪武。

    再后來,明朝大力發展火

明前期生產的火銃,幾乎都是銅制,以至于《明會典》中,直接將手銃命為“手把銅銃”。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