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侯門夫妻重生后 第22頁

《侯門夫妻重生后》 第22頁

答案顯而易見,晏長陵的臉隨之一變,咬牙起暴走,“我就知道,臣現在就去宰了他岳梁!”

皇帝反應過來,一把將他拉住,“云橫,先別激,傳言罷了......”

晏長陵更氣了,平日里一張笑臉的人一旦發起怒,十頭牛也拉不回來,“正因此傳言,讓臣了軍中笑柄,陛下可知他們怎麼傳的嗎,傳臣頭上長草,這口氣我晏長陵豈能忍,他岳梁吃了豹子膽,敢撬我的墻角,陛下管不管?不管,臣就用自己的方法解決了。”

他什麼方法?

把人殺了?

這位爺從小沒吃過虧,鮮驕傲地活了二十年,哪里過這等辱,他說殺人還真有可能,皇帝開始懷疑自己今日逮他來,是不是逮對了,生怕他胡來,“你先冷靜。”

“臣冷靜不了,事沒攤到陛下頭上,換作陛下被綠,恐怕比臣還沖......”

皇帝一怔,斥道:“怎麼說話呢!”

晏長陵也意識到自己失言,一抱拳,“臣失言,請陛下恕罪。”

皇帝沒同他計較,比了一下手,讓他重新座,“那你說說,要朕怎麼辦?”

“陛下現在就撤了他的職,替臣出這口氣。”

堂堂大理寺卿,為個傳聞,撤職不太可能,皇帝道:“要不,朕再同你另尋一門親?”

晏長陵搖頭謝絕了,那天生的掘勁又冒了出來,“臣偏要白氏做我夫人,還得讓給臣生個大胖小子。”

Advertisement

皇帝抬手扶額。

晏長陵不依不饒,“陛下可還記得當初與臣說過的話。”

他說過的話可多了,上到家國抱負,下到狗,皇帝不知道他即將要勒索的是哪句。

晏長陵幫他回憶,“陛下說,有朝一日手握皇權,絕不會讓臣到半分欺負,誰欺負臣,陛下就弄死誰,如今他岳梁都欺到我頭上了,還請陛下去砍下他狗頭。”

皇帝:“......”

當年一句兒戲,如今做了皇帝,自然不能胡來。

可沒等他回答,晏長陵又搖頭,“不,臣還是自己去砍。”

“你回來!”皇帝腦袋都大了,最近的麻煩事一樁接著一樁沒消停過,這幾日覺都沒睡好,一揚手索道:“邊沙你別去了,留在京城好好陪你的夫人,朕保證什麼事都沒有。”

“那可不行,邊沙離不開臣,臣好不容易得了個將頭銜,等這一仗結束臣還能封大將軍......”

皇帝打斷他,“沒了你仗照常打,朕再挑個人去,什麼將軍不將軍,朕養了這麼大一家子,還養不起一個你?等翰林院這陣子的改革風波過去后,朕尋上機會封你個二品職,還能委屈你了?”

晏長陵沉默下來,似乎在考慮皇帝的建議。

皇帝一鼓作氣,沒給他回神的機會,“正好有件事,朕要你幫忙。”

“何事?”

“朕丟了一樣東西。”

晏長陵一愣,“陛下的東西也能丟,何?”

Advertisement

皇帝被他揶揄,也有些難以啟齒,“一幅畫。”又回頭指了一下,道:“就掛在那。”

晏長陵明白了,重要的不是畫,而是那畫在書房書房的東西都能丟,指不定來日丟的便是他皇帝的腦袋。

難怪前夜要封城。

“底下一群飯桶,人死了一批又一批,什麼也查不出來,暗地里那賊子指不定怎麼笑話朕呢。”皇帝心里的煩躁這才顯出來,頗有同晏長陵訴苦的架勢,“聽說了吧?今晨駙馬爺死了......”

晏長陵從書房出來,已過了正午。

吃飽喝足,皇帝親自把人送到了甬道,看著他坐上馬車,再三囑咐,“咱們已不是當年的頭小子,遇事別沖,等你將來有了孩子,便能會到朕的心境,萬事以和為貴......”

說這話,是完全忘記了自己適才是怎麼罵錦衛的了。

也不知晏長陵有沒有聽進去,橫豎人是打發走了,皇帝轉頭同李高道:“告訴沈指揮,三天后再查不出來,朕就摘了他烏紗帽,也好給旁人一個機會。”

晏長陵也不是個聽勸的人,出了宮門直上大理寺。

周清一同上了馬車,問道:“陛下怎麼說?”

“要我留在京城,吃香喝辣。”

周清一臉意外,皺眉道:“沒有將軍,接下來的仗還如何打?”

“離了我就打不了了?”年自嘲一笑,臉上的灑不見,眸底沉靜又冰冷,“這天下離了誰不轉?沒有我晏家,皇帝還有別的人可用。”

Advertisement

上輩子晏家被群臣討伐。

皇帝一邊痛哭,一邊不照常判了流刑。

什麼最重要?

活著才是最重要的。

前世那道攻打大啟的圣旨誰知道是不是他皇帝給的,經歷過眾叛親離,見識過人心的丑陋,他誰也不相信。

眼下趙縝死了,最為關鍵的證人沒了,上輩子的冤案無從查起。唯有找出趙縝的死因,查出是何人的手,方才能出線索。

周清見他臉沉悶,仗義地道:“將軍要是不解氣,屬下去把趙縝的尸首拖出來,替將軍鞭尸,鞭他個......”

晏長陵一腳踢到他小上,斥道:“缺不缺德......”

人到了大理寺,卻被攔在了門外,前來接應的是那日夜里岳梁邊的小廝,立在門彎腰客氣地道:“世子爺與大人素無,不知今日前來,有何要事?”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