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我在明末有空間 第554章 乾聖二年

《我在明末有空間》 第554章 乾聖二年

乾聖元年的春節,也就是歷史上的1646年春節,算算時間,李勝來到明末也已經快四年了。

可是短短的三年多原本的大明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原本應該是辮子國的朝廷變了大夏國,皇帝也從順治變了乾聖皇帝李勝。

原本歷史上的嘉靖三屠,揚州屠城,江八十一日統統沒有發生,反而是大夏繼承大明之後,農業進一步發展,年稅收翻倍般的增長,百姓們從吃不上飯到能夠勉強餬口,再到現如今已經至不會死,這一切都離不開李勝的努力。

同時,也離不開李勝的空間,若是沒有這些,李勝本沒有那個能力在這麼短的時間力挽狂瀾,這麼短的時間平定全國。

空間這玩意簡直就像是開掛一樣,輔助著李勝。

著空間的存在,李勝站在景山之上,俯瞰著整個紫城,心裡慨萬千。

直到如今他都沒有搞明白空間到底是何,到底是什麼跑到他上的,甚至是到底還能不能再擴大他都一無所知。

“陛下,天冷了。”

張近喜為李勝傳上大,這件羽絨大來自後世一個名牌,穿在上極為暖和。

“張近喜,你覺著崇禎是一個怎樣的人。”

李勝沒有回頭,突然說出的話卻讓他為之一震,崇禎作為他的前主子,他肯定是不會說的,可眼前的又是自己的新主子,大夏的皇帝,都說伴君如伴虎,張近喜頓時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回答。

見張近喜沒有回話,李勝回頭看了看他。

“說實話就行,但說無妨,朕就是很想知道,當初朕讓你進獻那些東西給崇禎後,他有什麼反應。”

李勝說著,再次看向遠。張近喜則看了看四周,王得仁雖然的看著這邊,可是兩者相距甚遠,應當是聽不見的。

Advertisement

想到這,張近喜咬了咬牙。

“前明崇禎皇帝,自從登基以來,宵旰食,萬事親躬,算的上是大明開國一來最勤勉的一位皇帝了。”

這是張近喜的實話,不過也只是說了好的一面而已。

“呵呵,是啊,要說勤勉,這崇禎怕是除了太祖,祖之外最勤勉的皇帝了,恐怕祖見了都會自愧不如,可惜啊可惜,大明最後卻亡在他們父子上。”

李勝搖了搖頭,再次看向張近喜,他對於曾經進獻95式步槍已經紅薯等的事,任然耿耿於懷,這兩年雖然他從來沒去了解過,不過他還是很想知道的。

畢竟他心的轉變,幾乎也是在那一時期,從一開始匡扶大明,到最後對崇禎失演變自立門戶,幾乎就是這一段時間。

“這..當初臣把這些東西進獻給崇禎皇帝,他還是非常興的,常常深夜將臣召去乾清宮,問臣陛下您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到底是不是可以可以中興大明的人,這些話,臣自然是不可能說的。”

張近喜低著頭緩緩的說道,其實他當初也說了李勝不的好話,不然他也不可能直接為一衛之長,從一名小小的下層軍,一躍進大明軍的中上層。

正好遇到了三不管的山東,這才有了他的大有作為,可以說張近喜的作用也是不小的,若是當初他說了李勝的壞話,李勝也不至於會這麼順利的佔據山東。

對於這一切,李勝自然是知曉的,不然也不會讓一個前明皇帝的親信太監在自己邊伺候。

“唉,只是這崇禎的疑心還是太重了!”

李勝搖了搖頭,崇禎的疑心如此的重,恐怕同袁崇煥也離不開關係,畢竟袁崇煥給崇禎帶來的傷害是不小的,從這之後,無論文武大臣,崇禎都變得不是那麼信任了。

Advertisement

要知道崇禎登基之時也不過是個十七歲的年郎,而且由於他的生父泰昌朱常本就不萬曆的歡迎,這也就導致了朱由校,朱由檢兩人在宮中的地位,就連為皇太孫都屬於半文盲,就更別說朱由檢了。

可以說朱由檢從小都沒有接過正式皇家教育,如何教導他做一個皇帝,再加上接手這樣一個爛攤子之後,被袁崇煥打擊的不輕,心裡發生扭曲也是正常的。

“當初要是崇禎選擇相信朕,說不定如今還是大明的天下,而朕還是大明的臣子。”

李勝嘆一聲,張近喜表複雜的看著李勝,他沒想到李勝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天下誰人不想當皇帝呢?

李勝說完,轉便向山下走去,背後,幾棵枯樹正在寒風中佇立。

春節,整個京城都洋溢著滿滿地喜慶之,各家各戶外掛著的紅燈籠,大紅的對聯,時不時響起的炮竹聲更是預示佳節來臨。

同時,也代表著百姓們的日子過的越來越好。

在皇宮裡,各大宮也是一片喜,小宦,宮們手中拿著紅紅的錢包,臉上樂開了花。

而在坤寧宮,袁璐芳也張羅著袁海棠,陳圓圓,朱薇婉等人在這裡吃年夜飯,好不熱鬧,同時也洋溢著一份有的和諧,因為無論是往前數,還是往後看,李勝都知道,後宮如此和諧的,恐怕也只有自己了。

小公主已經可以試著走路了,在跟在九斤後面屁顛屁顛的,裡喊著不清不楚的語句,李勝看著這和諧的一切,心中十分的愜意。

他靜靜的躺在沙發上,對,沒錯,是沙發,李勝將空間裡的一個很舒服的沙發放在乾清宮,每次來他都會躺在上面許久。

Advertisement

沙發上雖然舒服,可口袋中軍事報局最新呈上來的報,李勝心中難免還是有些抑。

在打算對沙俄兵之前,李勝就已經派了軍事報局的人潛伏了過去,今日,他們傳回來一個報,沙俄不知道從哪裡得知了大夏將要攻打他們的訊息,真打算聯合歐羅各國,抵抗華夏。

這還不是最讓李勝擔心的,他最擔心的是歐羅大陸不知道何時突然掌握了線膛燧發槍的技,目前正在大規模換裝。

這種槍械的普及,雖然比不上定裝後膛槍,可是肯定將會給大夏軍帶來巨大的阻礙和傷亡。

所以李勝在思考,這場仗,到底打不打,或者到底有沒有必要打。

李勝陷了沉思.......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