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底的最後一日,會試終於結束,士子舉人們紛紛退出考場,有的春風滿面,有竹,有的滿臉愁容,連走路都不穩當。
甚至有的人走出貢院大門,便直接暈倒在地,或嚎啕大哭者,數不勝數。
數十年的寒窗苦讀,就只需要短短幾天,便可以決定未來。
考們還要批卷,還需要好幾日的時間,可李勝的登基開國大典,也將如期舉行。
監國元年七月初一
這一天,天晴朗,原本炎熱的天空,烈日卻突然收斂了起來,使得參加大典的大臣們好了些。
一大早,李勝便被醒,他昨夜睡在袁璐芳這裡,因為袁璐芳也將是登基大典裡重要的一個角。
起床後,宮們便忙碌了起來,他們為李勝與袁璐芳穿戴著登基大典的服飾,袁璐芳著個顯懷的肚子,眼睛不停地眨,眼前的這一切,讓總覺是在做夢一般。
沒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會為母儀天下的皇后,更沒有想到自己的相公會為一國的皇帝。
穿戴甚為繁雜,李勝站在那裡一不的給他們擺弄了將近一個時辰,才得以息了一下。
看著上華麗繁瑣的冕袍,李勝就有些頭疼,看著好看,這玩意背起來也重啊啊,可又不得不穿,這種儀式,畢竟也只有一次而已。
袁璐芳那邊還好些,由於懷有子,穿戴的也要上很多,早已穿戴整齊,站在李勝後,觀察著李勝。
“相公,這是真的嗎,怎麼覺像是在做夢一般?”
“呵呵,當然是真的,今天以後你就是母儀天下的皇后了。”
李勝微微一笑,站起子,拉著的手,一臉的寵溺。
而後,便由宦領著,前往奉天門,奉天門在嘉靖四十一年被改了皇極門,李勝覺得奉天門好聽,又改了回來。
而這一次的開國登基大典,就將在奉天門舉行。
當李勝一行人來到奉天門時,奉天門外廣場上,已經麻麻的站著數千名文武員。
各省的封疆大吏,各營未作戰的營長,以及原大明的各藩屬國等,都派來了大量的使者。
甚至李勝還將西番俘虜威爾斯等人押到了角落裡,讓他們看看我泱泱華夏的登基大典。
廣場之上,各種禮儀旗幟四飛揚,數千名宦站立,各種號角,戰鼓排列數百。
在一旁的空地上,更是有著八十一門金黃的黃銅禮炮。
不可謂不豪華,不可謂不隆重。
就連為貴族的威爾斯伯爵,都為之到震撼!
他突然覺得,西方國王登基跟東方皇帝登基相比,就像過家家一樣。
虧了他們之前還把東方的大明想是蠻夷一般的國家,原來他們才是站在世界最頂峰的人啊。
隨著號角聲響起,李勝便牽著袁璐芳緩緩的朝著奉天門旁搭好的高臺走去。
在這一刻,除了清脆的號角聲,與轟隆的鼓聲外,在場眾人無一不屏住呼吸,著高臺上。
人群中袁士楷熱淚盈眶,他沒有想到,當初自己的這個選擇是有多麼的對,如今自己的兒,即將為當朝皇后,而他們袁家,也將為皇親國戚,雖然沒有實權,可這份殊榮,足以讓他們袁家百年不衰。
而臺下的大臣們,也是心思各異,河南巡邱祖德,看著這位緩緩走上高臺的皇帝,心中更是慨萬千。
想當初,自己還是高高在上的山東巡,而李勝進自己眼裡的時候,還只是青州衛所裡面一名不流的千戶而已。
可短短數年,就是這名小小的千戶,居然已經開元建國登基為帝了,世界便是這麼奇妙。
而那群閣重臣們,也是心思各異,從今天起,他們就將不再是明臣了。
隨著登基大典的進行,李勝祭天以後,在假模假樣的推辭以後,便由張近喜開始宣讀登基詔書。
這封詔書,也將刊登在皇家報社整個版面上。
“………………………
朕為萬千臣民推戴,今日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名號大夏,建元乾聖。
大赦天下,福澤同。
是用遣使外夷,播告朕意,使者所至蠻夷酋長皆應稱臣貢,遣使來朝。
………………………………”
大夏的國名,是李勝自己選的,閣選上來的國名,李勝一個都不喜歡。
夏商周,夏為初始,同時也可以理解為華夏之意,所以李勝定下了大夏這個國名,至於年號,乾聖那是崇禎都不敢選的年號,李勝卻不嫌棄。
他被雷劈而來,也可以說是天選之子,這個年號,他自己覺得當的起。
整個登基檄文十分的長,張近喜不間斷的居然唸了整整兩刻鐘,李勝看著他都有些佩服起來,這大太監肺活量不錯啊。
而底下那群大臣們可就慘了,年紀小一些的還好,老一點的那是汗水直流,嗒嗒嗒的往地上落去。
這其中,最高興的,莫過就是那些武將了,他們隨同李勝一起打天下,立下軍功無數,這次李勝登基以後,他們爵位,可能還可以上一。
詔書唸完,臺下山呼萬歲,而後更是禮炮齊鳴,整個京城的百姓聽到以後,更是自發的站在街道兩側,山呼萬歲。
李勝深得民心,這聲萬歲,他們都是發自心的吶喊。
整個京師上空,一直飄著萬歲……萬歲……萬歲,直到一刻鐘以後,鼓聲響起之時,才緩緩停下。
這一幕,更是把那些西番俘虜們嚇的面慘白。
而後,又是數封聖旨念出,其中有關於閣的任命,封九斤為太子,封袁璐芳為皇后的旨意。
整個登基大典,從辰時直到申時才結束,回到乾清宮的李勝,全上下疲憊異常,剛把冕服下,便倒頭就睡,宮宦們見了,替李勝蓋好後,緩緩退下。
從今天起,便是乾聖元年!
李勝登基,東方盛典,熱鬧非凡,可這個時候的達維亞,卻又是另一副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