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有幾座山,其中最出名的應當是安昭山,因為其山上有安昭寺,平日里行人便絡繹不絕,到了重節這天更甚。因為爬至山頂可以到安昭寺落腳,還能順便禮佛,兩全其。
不過容笙和蕭玥并沒有選擇去安昭山,一是不想湊這個熱鬧,二是聽說另外一座山——九重峰上每到了深秋時節,就能看到皇家獵場那個方向片的白燁林景象,十分壯觀。
九重峰景雖,但卻很有人涉足,因為它山如其名,主峰雖不高,但將其包圍的八座小山峰山勢陡峭,每一座都仿佛一個坎,而且自下而上的坎一個比一個更險峻,山名也由此而來。
所以京都百姓,尤其是尋常百姓都不會選擇登九重峰。因此即便是重節這天,九重峰也是人煙罕至。
由于山路不好走,所以蕭玥一出京都城便換了騎馬,只帶了莫問一人,與容笙和趙庭一同騎馬前往九重峰。
來到九重峰山下,四人便放慢了速度,兩前兩后地往山上去。
蕭玥今日穿著一紫勁裝,長發干脆利落地高高豎起,臉上未施黛更顯吹彈可破,白皙的臉龐因為騎馬而微微泛著紅暈,明眸皓齒,颯爽英姿的模樣很是吸引人。
容笙不知不覺就看著移開不了視線,由于他那熱切的目實在不容忽視,蕭玥不得不開口打破寧靜:
“前幾日雪兒姐姐給我來信了,說了好多大歷的習俗和文化,聽著好像有趣的。”
容笙聞言猛然醒悟,有些不自在地看向手中韁繩,心不在焉地回道:
“看樣子雪兒公主還算適應。”
蕭玥見風流倜儻的容世子竟然還有不好意思的時候,不由多看了兩眼,然后才嘆了口氣,“那可說不好,按照雪兒姐姐的子,報喜不報憂很正常。”
昨日收到蕭雪到了大歷之后的寫的書信,信上通篇都在說到大歷后的奇聞趣事或者新奇經歷,看起來倒是有滋有味,只是蕭玥總覺得了些什麼。
容笙大概也從蕭玥的嘆息中聽出了什麼,皺了皺眉看著蕭玥的側臉,下意識地開口:
“你也不必太擔心。”
蕭玥聞言偏過頭來沖他笑了笑,“我有什麼好擔憂的,胤愷好歹也是一國儲君,難不還真能讓雪兒姐姐委屈不?”
容笙對這個笑容始料未及,乍一看到便怔住了,當他反應過來后,蕭玥已經收回了視線與笑容看向前方。
兩人靜默走了幾步,突然,蕭玥驚奇出聲:
“咦,那邊似乎有人。”
容笙聞言看了過去,果然看到約一里地外,稍微平坦些的地方有人影走。
趙庭立即會意策馬跑了上去,不一會兒便去而復返對容笙和蕭玥稟報:
“回世子和郡主,有兩輛馬車。”
容笙重復了一遍,“馬車?”九重峰平日幾乎人踏足,就算有人登高,一般也會選擇騎馬,到了半山腰還得改為徒步,馬車是絕對到不了山頂的,那乘坐馬車上九重峰的若不是外地人,那便是腦子不好使了。
趙庭點了點頭,隨即又仔細地想了想應道:
“正是,看馬車上的標志,似乎是太傅府和禮部尚書府眷的馬車。”
音落,蕭玥恍然大悟,自顧自地說:
“這麼巧?們也來九重峰登高?”
隨即像是想到了什麼,偏頭對后的莫問說:
“莫問你去看看宋小姐和李小姐有沒有什麼需要幫忙的。”
然而莫問剛應下,剛邁出了一步,那邊就有人發現了他們,接著便聽看到宋詩匆匆走到跟前,語氣難掩驚喜地說:
“容世子,玥郡主,你們也來九重峰登高麼?”
雖然是對兩人說的,但卻只看著容笙一人,蕭玥更加肯定了自己心的猜測。
今日他們來九重峰的事雖然沒有刻意瞞,但也不是人盡皆知,若是有意“偶遇”,打聽一下便知。顯然,宋詩已經派人打聽過了,所以早早就在這兒等著巧呢。
蕭玥看著視線沒有從容笙上移開過,把自己當明了似的,心中有些不爽,于是笑了笑道:
“是啊,可真巧。”
宋詩聞言這才收回了熾熱的目,不失禮貌地笑著回答:“早就聽聞九重峰景優,我與李小姐早就想親眼見識一番,因此借著重節登高來瞧瞧,沒想到這才走了多遠,馬車卻壞了!”
語氣滿是憾與委屈,還真是我見猶憐啊,誰看到都不忍心。
蕭玥瞥了一眼到現在還未曾開口說過一個字,神淡淡的容笙,星眸一轉,也出了難,“哦,那這可怎麼辦?”隨即勾了勾角地沖容笙笑了笑:
“容世子可有辦法?這可是一個英雄救的絕佳機會啊。”
容笙聞言猛地扭頭看向蕭玥,臉上難以置信的神似乎在抗議,但礙于他人的面,以及回味過來之后嘗到蕭玥話里的酸味,心有些上揚,但又因為宋詩和李玉還在看著,因此斂了斂神,干咳一聲道:
“咳,要不這樣,我讓趙庭去通知太傅府和禮部尚書府的人,讓他們派人來接二位回府如何?”
蕭玥挑眉看著容笙——這花孔雀竟然沒有趁機獻殷勤?宋詩和李玉也沒想到溫的容笙竟然會說出如此不解風的話,一是愣在了原地,只有趙庭率先反應過來,轉去執行。
這時,宋詩連忙高聲阻止,“容世子!”
由于喊得太急,聲音又尖又銳,惹得所有人側目,這才驚慌地笑了笑,隨即又擺出一副惹人憐的模樣,為難地說:
“不瞞你說,此次出門我并未向家里說是來九重峰,只說了是去安昭山,若是被母親知道我擅自登九重峰,必然會很生氣的。”
聽到這,蕭玥連頭發都不用一下就知道宋詩在想些什麼,于是幸災樂禍地看著容笙,佯作一副苦惱的模樣問:
“那可怎麼辦呀,容世子?”
音落,一旁的李玉迫不及待地開口了:
“反正來都來了,一時半會兒也回不了府,要不我們先與容世子和玥郡主結伴登高,讓下人們回京都再雇輛馬車來,到時候下山了正好能趕上,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