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大明:開局請洪武大帝退位 第211章 帝心難測啊

《大明:開局請洪武大帝退位》 第211章 帝心難測啊

王純卅的看了眼朱權。

    王純卅其實也不準朱權的想法,畢竟這其中牽扯太多了。

    如果全部按律問罪,那麽整個大明高層都可能來場大換,因此遭誅者恐怕不在數。

    朱權一個個的看完了這上麵的名單。

    然後將之合上,閉上眼,著太,也在思考。

    “陛下,要不隻誅罪犯?不予株連?”

    王純卅似乎看出了朱權的困擾,於是給朱權提出了建議。

    參與這件事的人全殺,但不株連其餘無辜的人。

    這個方法勉勉強強吧。

    但是朱權想的不是殺不殺的事兒,而是怎麽殺才能利益最大化。

    “王閣老,朕若全誅,你有什麽意見?”朱權詢問道。

    王純卅輕咳一聲,險些被朱權的話嚇到。

    朱權竟然還真打算按律連誅啊。

    “要麽不,要麽兵貴神速。”王純卅回答道。

    聽到王純卅的話,朱權搖了搖頭。

    這麽做,不符合自己的利益,也無法將利益最大化。

    “王閣老,船造得怎麽樣了?”朱權突然換了話題。

    王純卅稟報道,“已經工了,預計用四十萬民夫日夜趕工的造船,相信能在陛下的預期完工。”

    朱權微微點頭,“好,永樂大典的事呢?”

    “臣已經召集了通經史子集者共計六千餘人,已經開工了,會以最快的速度,將永樂大典編撰完,爭取五年修好。”王純卅回答道。

    朱權嗯了一聲,“這件事朕知道怎麽做,你以朝廷的名義給吳王回折,就說不必回京,朕信他,讓他在杭州無憂,快快樂樂就行,再撥一些賞賜過去吧,吳王妃的事,著宗人府除玉碟,逐宗譜,廢為庶人,幽,並通知浙江總督,將其滿門捉拿歸案,一並幽在浙江巡衙門,罪名的事,暫不公布。”

Advertisement

    朱權想了想,就打算先這麽理一下。

    “遵旨。”王純卅也沒意見,這點小事沒必要跟朱權唱反調。

    朱權揮揮手,“下去吧,永樂大典的事你還要多費心。”

    “是,臣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王純卅恭敬道。

    若是將這永樂大典修,自己的名字也會永遠閃耀在史書之上。

    隨著這永樂大典一起千古永傳。

    王純卅怎麽可能不用心。

    朱權揮揮手,“下去吧,這謀反名單的事,朕自有定論,此事不要對任何人提起,不要有任何風聲傳出來。”

    “是,臣明白,臣告退。”

    王純卅雖有些疑,但也沒多問。

    畢竟朱權不是個喜歡被別人過問皇帝,朱權有自己的想法。

    王純卅恭敬退下,退出了乾清宮。

    永樂一朝,改元不過兩年時間,大案那是掀起了一場又一場,王純卅卻穩坐首輔之位,這些事都司空見慣了。

    無非這一次要殺的人當中會牽扯一些功臣罷了。

    再說了,朱權還不一定會殺。

    “這份名單上麵,你把參與的江南氏族這一塊寫下來,給宋忠,告訴他,嚴監視這些家族,以及其九族,等待朝廷的決定,朝廷命令一下,他就必須要在第一時間能把人都逮起來,而不放走一個網之魚!在此之前,這份名單讓他保,如有泄,便是死罪。”

    朱權將名單遞給了魏忠賢。

    參與的世家,朱權打算誅九族。

    魏忠賢接過,“是,陛下。”

Advertisement

    “這上麵牽扯到的四品以下員名單,你單獨謄抄一份給反貪局,他們布控,等待朝廷一聲令下,抄家拿人!”朱權又補充道。

    朱權打算等恩科考試結束,這些人全部被撤了,直接用這一批學子換上去。

    “最後,把剩下的那些人名單謄抄一份給朕,朕自有安排。”這些功臣,都是有戰功之臣,殺了太可惜了。

    沒有把他們的價值都榨幹。

    安排他們去南征北戰,戰死沙場吧。

    若是沒有戰死沙場的,許個善終,回去養老吧。

    自己的神機營當中,又不是沒有能夠接替他們的人。

    “是,陛下。”

    魏忠賢領命,讓拿著奏折去辦了。

    王純卅離開乾清宮。

    自己也在沉思,朱權真的會對功臣下手嗎?

    如果會,那自己就要想想後路了。

    畢竟飛鳥盡良弓藏,兔死狗烹之災自己可不想遭。

    自己退休那是不可能退休的。

    自己閣的時候就說了,自己就算是死,那也得死在任上,絕不可能退休。

    更何況,自己作為首輔,知道太多不該知道的東西了,這也是個很潛在的危險。

    雖然朱權不止一次說過,他能許功臣善終。

    但是命隻有一條,賭不得。

    看來接下來的道路,自己更得要如履薄冰才是啊。

    要不然的話,別臨了晚節不保啊。

    修好永樂大典,當為第一要務,必須要搶在五年計劃之修好,人不夠沒關係,自己在找!

    將這永樂大典修古今第一奇書,多立點功總行吧。

Advertisement

    這一次,王純卅也沒有猜出朱權的心思,因為朱權的神太過於平靜了,這些人謀反,還是開創大明的功臣之後謀反,還牽扯到了那些功臣。

    就像是……不是沒有緒,隻是沒有再說的意義。

    這種況下,不是大赦,就是大殺!

    帝心難測,真不是吹的。

    魏忠賢去了書房,將這份名單容一分為三。

    一部分親自送到了反貪局,給了王斌,一部分親自送到了北鎮司衙門,給了宋忠。

    剩下一部分,給了朱權。

    朱權看到這上麵一個個功臣的名字,把他們封價值榨幹之後,他們的孩子就接替他們的位置,繼續給朝廷當牛馬吧。

    這時候,朱權也開始好奇,這永樂年間的第一次恩科,最終上榜者能有多,夠不夠自己填缺。

    鄉試也快開始了,日子過得總是快的。

    朱權去了後宮,繼續耽於樂去了,遠在杭州的朱允熥,戰戰兢兢。

    不知道朝廷準不準自己進京解釋。

    還是說,會直接派錦衛過來拿人。

    這可不是什麽小事,是謀反大案啊,這兩個字向來是敏詞。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