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三國之經天緯地 第98章:師出有名

《三國之經天緯地》 第98章:師出有名

奇怪,既然劉緯想打晉國,直接開打就是,為什麽還要上演一出索賠的戲碼呢?原因,還是那句話,為了師出有名!

    統一戰爭,本來應該是正義之戰,順應天道,符合民,但是漢國若不分青紅皂白,直接開打,就難免有點窮兵黷武,仗勢欺人的覺啦!

    可能有人會說,晉國都可以主挑起戰爭,為什麽劉緯不行呢?您別忘了,司馬懿開戰的理由,是劉緯頒布的那個五年計劃,也就是說,其實是劉緯挑事在先!

    司馬懿雖然罪大惡極,死有餘辜,可他畢竟是晉國的太上皇,他死了,屬於國喪,按照中國傳統道德觀念,別人的國喪期間,不宜出兵攻伐,即所謂的“師不伐喪”,如有破例,則屬於“失德”,將會大失人心!

    所以,即便劉緯準備開啟滅晉之戰,也必須找一個過的理由,否則,不僅師出無名,更有可能令晉國臣民同仇敵愾,一致對外,阻力和難度,相當之大!

    你想啊,晉國麵積可不小,又都是中原繁華之地,人口集,漢軍總不能像司馬懿那樣,打到哪裏,就殺到哪裏吧?屠城的惡事,可不能做,要是晉國百姓不接漢軍的到來,拚死抵抗,你說該怎麽辦呢?

    為了避免無辜民眾的傷亡,同時,也為了減漢軍的損失,劉緯絕不能幫司馬昭團結人心,激勵士氣,因而,必須師出有名,以利於晉國百姓更容易接漢軍的到來,而不至於強烈抵

    所以,劉緯對司馬昭提出了戰爭賠款的要求,於於理,這都是應該應分的,十萬萬貫,聽起來雖然有點誇張,卻是十幾萬條人命,以及難以估量的巨大經濟損失之賠償,你說多麽?其實一點也不多!

Advertisement

    當然,劉緯知道,司馬昭肯定賠不起,他要的是個態度!為什麽劉緯在電報中強調,必須讓司馬昭給個說法呢?言外之意就是,即便你賠不起,也得有個認錯的態度,到底是分期賠付,還是割地抵債,最起碼得有賠償的誠意!

    事實上,劉緯也是做好了兩手準備,滅晉之戰,可打可不打!隻要司馬昭誠心認錯,願意賠償,方式方法,完全可以商量,仗也可以不打!

    不打?為什麽不打?吃了那麽大的虧,就這麽黑不提白不提地糊弄過去啦?沒有明確的說法,自然不行,可如果司馬昭願意賠償,劉緯還是更傾向於暫時不打!

    漢國這一次的損失太大,且不說死了多人,損失了多錢糧,僅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被破壞,一時間,就很難恢複!

    鹹工業區雖然沒有遭到太大的破壞,卻停工停產了那麽久,而且,由工人組的民兵,又傷亡了那麽多,想要恢複生產,恐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漢中工業區也是如此!雖然晉軍沒有打到那裏,可他們虛晃一槍,導致劉緯判斷失誤,下達了疏散避難的員令,那些人員、機構、設備和資重新歸位,恢複正常秩序,也需要時間!

    現在的漢國,以國營經濟為主,兩大工業園區承擔了大部分的資生產任務,經曆了這樣一場局,可想而知,短期之,勢必導致軍用和民生資的匱乏,這個時候如果再打仗,豈不是雪上加霜?

    另外,武當、西城、鄠縣、槐裏,均遭到晉軍的徹底破壞,幾廢墟,總不能由此就從地圖上徹底抹去了吧?恢複重建,亦需要投大量人力力,更需要時間!

Advertisement

    還有就是陣亡和負傷將士的恤工作,以及征召訓練新兵伍的工作,都是急要務,這些事都已經夠忙了,如果還要接著打仗,確實有點勉強!

    所以,雖然劉緯對晉國恨之骨,亦想早日實現一統天下之大業,卻也據實際況出發,覺得能不打還是不打為妙!

    司馬昭賠償不起,可以割地抵債,漢國不費一兵一卒,便能獲得晉國州郡之地,紮經營,籠絡民心,豈不比打下來,更加穩當嗎?漢國亦可借機恢複元氣,等到將來時機更加時,再滅晉不遲!

    然而,這一切的設想,都是建立在司馬昭認慫的基礎上,結果,卻並非如此!還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司馬懿狗急跳牆,襲關中,他的兒子司馬昭,竟也態度強,寧願亡國,以死社稷,也不願向劉緯低頭服

    既然如此,開戰的理由就有了!你闖我的家裏,殺人放火,無惡不作,我要求你賠償損失,你不肯賠,那就隻能刀兵相見了,管你國喪不國喪的,是你理虧在先,我便師出有名!

    可能有人會說,既然開戰的難度那麽大,劉緯的決定,會不會勉為其難呢?困難,肯定有,如果開打,恐怕整個漢國的所有人,都會被卷其中,可謂牽一發而,必須軍民同心,攜手勠力,共渡難關!

    這樣的自信心,劉緯還是有的!尤其是經曆了司馬懿造的災難以後,漢國人民同仇敵愾,義憤填膺,正是民心可用,全國上下一起勒腰帶,哪怕砸鍋賣鐵,也能保證前線將士的後勤供應!

    還有一點,至關重要,那就是,這一次的全麵戰爭,雖然給漢國造了巨大的損失,晉國也沒撈到任何好,反而損失更大!除了司馬懿率領的軍,以及鄧艾的南軍全軍覆沒以外,全國其他戰線上的晉軍,傷亡也不小,損耗的糧草和彈藥,更是不計其數!

Advertisement

    晉國本來底子就薄,這幾年稍微恢複了點元氣,一次戰爭,便消耗殆盡,重歸到一窮二白的境地,實力大損!因而,漢軍仍然掌握著主權,要麽不打,要打,就立刻開打,不給晉軍以任何恢複和息之機!

    中華七年春,也就是在冬季戰役剛剛偃旗息鼓之後才沒多久,劉緯便以皇帝之尊頒發詔旨,布告天下,以討賊伐惡為名,對晉國正式宣戰,英勇的漢軍將士們,高唱戰歌,開赴前線,滅晉之戰,就此拉開了序幕!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