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生說: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靈,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這句話,被一貫善於斷章取義的磚家引用,廣為流傳,用以鼓勵人們勤讀書,刻苦鑽研!
然而,人家迪生這句話,還有後半句:但那百分之一的靈最為重要,甚至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加重要!
就是說,勤和努力雖然也很重要,但沒有那百分之一的靈,也隻能是個庸才,不了天才!
事實確如迪生所言,人類與生俱來的天賦和潛質,各有不同,有人善於文科,有人善於理科;有人善於藝,有人善於技;有人天生能歌善舞,有人天生五音不全,毫無節奏,更是笨手笨腳,蹙蹴躂!
都說人人生來平等,實則不然,與生俱來的差距你不服都不行!於是,就注定了有人一生平庸,毫無建樹,而那些在各個領域裏出類拔萃者,除了努力之外,更多依靠的是天賦!
馬鈞此人,正是如此!他憑什麽能從當年一個陪嫁的,長為今天的大漢工部尚書,封侯賜爵,功名就?除了劉緯的特殊關注和培養外,便是因為馬鈞與生俱來的過人天賦,如果他不是那塊料,也不會有今天的一番就!
馬鈞與劉緯之間,可謂亦師亦友,相得益彰!劉緯是個文科生,技方麵,許多時候他隻能提供想法和思路,但實現,包括很多細節問題,都得由馬鈞來解決,可想而知,倘若沒有馬鈞這個得力幹將,劉緯又豈能那麽容易把後世的那些先進技,帶到這漢末三國時代裏呢!
當然了,馬鈞是個技宅,醉心於技研究,對於功名利祿,人前顯貴並不興趣,唯有那些發明創造,才能給他帶來滿足和就,可誰能想到,就是這樣一個人,在國家遭外敵侵之時,也是一點不含糊!
馬鈞早已得知晉軍闖關中的消息,更是收到了劉緯此前發來的預警通知,他竟然一改往日之姿,以工部尚書的份,搖一變,為了鹹地區的“戍衛總司令”!
馬鈞一方麵,命令屬下們加快幾項武的研發進度;另一方麵,把各個工廠的工人們組織起來,發放武,修造工事,準備隨時抵可能來犯之敵!
司馬懿也是夠倒黴的,本以為鹹不設防,可以輕鬆拿下,哪知道在這裏,上了馬鈞這釘子!
當然,馬鈞是個文,並不善於指揮打仗,他的,主要表現在手裏的家夥事夠,像加特林機槍這樣的逆天神,別說司馬懿,任何古代名將上了,也得肝啊!
加特林機槍,采用的是多槍管旋轉發模式,與後來出現的那些輕重型機槍,樣貌迥異,卻是世界上第一款廣泛應用於戰場的機槍,經過不斷改良和改進,直到今天,它仍是威力巨大的可怕殺!
現代加特林機槍,速可以達到每分鍾一千發以上,甚至更多,發之時,伴隨著誇張的機械旋轉噪音,打出去的子彈,如同“暴雨梨花針”,程範圍,人畜無存,一片狼藉!
馬鈞他們研製的這種加特林,還比較原始,畢竟是頭一次嚐試,不可能一步到位,所以,子彈的速大概在每分鍾二百多發而已,但就是這樣的數字,也是相當驚人!
手式步槍,比如漢造和晉國的霹靂火,即便練槍手使用,每分鍾所能出的子彈,也就二三十發,加特林機槍的速,是手步槍的十倍!
如此集的火力,前所未見,聞所未聞,在它的槍口下,人海戰,集衝鋒,加特林機槍簡直就是一部靈魂收割機,哪怕軍士卒個個銳,也扛不住造啊!
眼見於此,司馬懿徹底驚呆了!漢國這幫小賊,又搞出了什麽武,簡直離譜至極!如此火力,別說是人,就是鋼筋鐵骨,衝上去也得被打篩子啊!
可惡!早知如此,還不如不來鹹,強攻長安都比來這裏強!可現在,後悔也晚了,來都來了,還能再折返回去嗎?鄧艾那邊,早就沒有了靜,說不定已經被劉緯消滅了,他隨時可能率軍出現,再回長安,肯定不行!
怎麽辦?這種可怕的武,該如何應對?對了,我可以用炮!司馬懿想到這裏,立即命令炮兵調整炮口,把炮彈集中砸向噴出火舌的幾個位置,哪曾想,浪費了許多炮彈,卻毫無收效!
司馬懿也是通過遠鏡看了半天,這才發現,那種能噴出火舌的神武,居然全都藏在堅固的地堡當中,隻是通過一個狹窄的發口對外擊,炮彈打在地堡之上,如同撓一般,掀起的塵土雪霧倒是老高,卻本傷不到裏麵的人和武!
小賊!太狡猾了!如此一來,炮兵也拿他們沒有辦法,這可如何是好?司馬懿目不轉睛地看了又看,忽然靈一現,似乎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對麵防陣地上的擊點,總共隻有三個,而且,全部麵向正麵戰場,側麵似乎並沒有擊口!
如此一來,這種武能覆蓋的範圍便十分狹窄,晉軍隻需要避開寬闊正麵,由兩翼迂回發進攻,繞開這可怕的火力,就能一舉攻到地堡附近,再用手榴彈往擊孔裏一扔,解決了!
司馬懿到底還是司馬懿,雖是古代人,思維維度卻高於常人,竟能轉瞬之間,找到了對付這種武的辦法,而且您也聽出來了,與後世的戰法十分相似,可謂行之有效!
然而,當司馬懿略帶一興之,喚來屬下將領,準備布置新的進攻戰時,卻發現,這幫家夥,一個個麵帶懼,驚魂未定,完全心不在焉,好像是被那種逆天神給嚇壞了,到現在,仍然後怕不止,心有餘悸!
“爾等,皆膽小鼠輩,有負民哉!”司馬懿這才意識到,在發新的攻勢前,首要急務,是激勵士氣,重建信心,於是,便采用了一招激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