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三國之經天緯地 第66章:總攻開始

《三國之經天緯地》 第66章:總攻開始

挖戰壕,可不是想象當中那麽簡單,裏麵的學問,大著呢!晉軍這些年來,雖然進步神速,基本適應了熱兵戰爭的模式,卻仍有不小的差距!

    一提挖戰壕,許多人都以為,挖一道就行,其實不然!戰壕如何布局,挖什麽形狀,都很有講究,搞不好,非但不能提供掩護,反而了自己給自己挖掘的墳墓!

    戰壕梯次防,不同區域功能等等,我們就不說了,畢竟時間太過倉促,要求太高也很難辦到,隻說戰壕的形製吧,絕非一條筆直的壕,而是曲折和起伏的形狀,若條件允許,拐角,最好是九十度直角!

    如果戰壕是一條筆直的壕,那就隻能祈禱沒有炮彈直接落戰壕裏了,否則,炸的衝擊波會順著筆直的壕道,迅速向兩側擴散!

    因為到戰壕狹窄空間的束縛,這種衝擊波的威力巨大,其中的士兵們,還不如在平地上挨炸呢,被波及者,比被直接炸死的還要多!

    反之,曲曲折折,高低起伏的戰壕,便能減低衝擊波的擴散,尤其是九十度角的轉彎,更能有效遏製衝擊波的大範圍波及,即便炮彈落其中,殺傷力亦十分有限!

    晉軍哪懂得這些?他們挖戰壕隻是為了藏,避免被槍炮傷及,所以,戰壕都是筆直的形製,在這樣的況下,如果運氣欠佳,恰好有敵人的炮彈落戰壕裏,便會造巨大傷亡!

    另外,戰壕不同於一般的壕,質量上絕不能馬虎,有條件時,壕壁需要以木料加固,沒條件也得用鐵鍬把壕壁和壕頭的土層拍實,否則,一顆炮彈打來,即便沒落進壕裏,掀起或炸塌的土層,也能把人給埋了!

Advertisement

    這就是為什麽,剛才在漢軍炮火的覆蓋下,晉軍有大量士兵被震死,甚至被活埋的原因,打熱兵戰爭,他們還是太業餘了,上到統帥,下到士兵,思想意識的落後,不是一星半點!

    當然,即便晉軍的戰壕,都是豆腐渣工程,也是聊勝於無,雖然傷亡不小,但大多數將士們,還是活了下來,誰想,就在他們起步槍和弓弩,準備迎敵時,卻發現,幾乎打不著人!

    這是怎麽回事?難道,是因為漢軍衝鋒,采用了三三製戰?這當然是原因之一,除此之外,紛飛的雪片,昏暗的線,使得視野製,也是重要原因!

    鄧艾早就告誡過全軍將士,因為後勤補給製,無論子彈還是弩箭,都要省著點用,沒把握的況下,不許放空槍!軍令如山,誰敢不聽?所以,在眼看不清目標的況下,晉軍士卒們猶豫了,居然許久沒有人開第一槍!

    此時的鄧艾,正在中軍指揮,手持遠鏡看到晉軍將士們一個個畏畏,無所適從,居然一槍不開,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連忙下令:擊鼓!

    擊鼓?都熱兵時代了,還用這麽原始的方式嗎?顯然,說現在的晉軍已經步了熱兵時代,還為時尚早,他們有的人還在使用弓弩大刀等冷兵呢,頂多隻是個過渡期而已!

    所以,像擊鼓而進,鳴金而退等原始的傳令方式,仍屢見不鮮,起碼在步話對講機問世之前,也隻能如此!問題是,現在漢軍的炮火尚未停歇,隆隆的炮聲和炸聲震耳聾,鼓聲,晉軍能聽到嗎?

    您有沒有注意到,我們所說的炮火數量?五門山炮,百餘迫擊炮,近衛軍可是萬人以上的獨立師編製,才這麽點火力,遠不及後世正規軍,實際上,他們也差得遠呢,就是相當於軍閥混戰那時,一支北洋軍閥部隊的武裝水平!

Advertisement

    所以,雖然漢軍炮兵幾乎火力全開,炮聲和炸聲的集度卻沒那麽大,有一定時間的間歇,隻要晉軍鼓手拚命擊鼓,整個晉軍陣地的所有將士,還是能聽到鼓聲的!

    隨著中軍響起隆隆鼓聲,全線晉軍將士終於明白了,原來統帥命令他們發進攻,可以開槍!那還管什麽目標啊,朝著有人影晃的地方,打就是了!

    於是乎,晉軍左右兩翼的陣地上,霎時槍聲大作,無數子彈和弩箭如雨點一般傾瀉而出,頓時給正在衝鋒的漢軍士兵們,造了不小的殺傷,許多人倒在衝鋒的路上,或痛苦不堪,流滿地,或壯烈犧牲,沒了氣息!

    眼見於此,負責指揮左翼進攻的霍弋,連忙命人打出一顆綠信號彈,告知全軍,采取中路牽製,兩翼齊飛的戰,對晉軍的右翼陣地,發起進攻!

    這是什麽意思呢?就是他手下的三千人,其中一千人,在正麵與敵軍火,吸引晉軍火力和注意力,餘下兩千人,則從晉軍右翼陣地的兩側包抄進攻,以圖盡快接敵!

    霍弋的做法,事實上就是在全軍大的鉗形攻勢下,針對局部發的小型鉗形攻勢!

    不過,您可別誤會,這小型也不小,可不是像影視劇裏那樣的班排戰鬥,一千人,至是一個加強營,換言之,他是指揮三個營從不同方向發進攻,霍弋實際上是個團長,相當於李雲龍那個角,不用他直接衝鋒陷陣!

    發出綠信號彈,是在進攻前,霍弋早已與三個千夫長有約,執行了既定的備用戰!這個改變,是因為他發現,此前的炮火覆蓋沒能最大限度削弱晉軍的抵抗力,而隨機應變!

Advertisement

    陣地戰,可沒那麽容易打中敵人,尤其是在這種惡劣天氣和昏暗的可視條件下,晉軍士兵們看不到目標,漢軍士兵也看不到,誰也沒比誰強哪去,因而,雙方比拚的,就是火力集度!

    因而,晉軍在一擊之後,表麵看來,漢軍的正麵衝鋒到了阻滯,卻不想,換來的是暴風驟雨一般的還擊!

    負責在正麵火的那些漢軍將士們,趴伏於雪地當中,采用臥姿連續擊,將憤怒的子彈傾瀉於對麵的晉軍陣地,子彈呼嘯而至,接連不斷,打得晉軍壕頭一陣塵土飛揚,嚇得晉軍士卒趕伏低姿,不敢頭了!

    另外兩支千人隊,則趁機迂回包抄,迅速到位,直接向敵軍兩肋猛過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