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三國之經天緯地 第60章:分兵出擊

《三國之經天緯地》 第60章:分兵出擊

“士載!爾率南部眾,在此敵,寡人領兵,疾馳槐裏,何如哉?”司馬懿想到這裏,猛地抬起頭來,像是在下達命令,又帶著一商量的口吻,詢問鄧艾道!

    “稟太尊,分兵……恐不利也!”鄧艾聞聽此言,吃了一驚,拱手一禮,連忙道明了自己的想法!

    所謂太尊,就是大臣們稱呼太上皇的尊稱,陛下一詞,是用來稱呼皇帝的,顯然不合適,因而,晉國采用了“太尊”一詞,用來稱呼司馬懿這位太上皇!

    鄧艾接著,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晉軍闖漢國後院,孤軍深,應該集中兵力,共同進退,最忌分兵!雖然關中各地,防空虛,但從此前的武功之戰可以看出,他們的民兵也很厲害,一旦分兵,就有可能被敵人各個擊破,分而治之!

    這就好比是人的一隻手,握拳頭,既能自保,也有殺傷力,倘若把手指開,不僅殺傷力銳減,還容易被人家一地把手指逐個掰斷,顯然是自取其短!

    鄧艾所說的道理,司馬懿怎麽可能不懂,也用不著他拿手來打比方,做示範,因而,眉頭一皺,把自己剛才的那些擔心,如實道出,鄧艾聽了若有所思,這才明白,司馬懿究竟圖何為!

    原來,司馬懿不是為了分兵而分兵,而是想盡快拿下槐裏,以獲得一塊堅固的陣地,同時,繳獲的戰利品,以資軍用!畢竟在這渭水之畔,與敵人倉促決戰,缺乏工事憑據,恐勝負難料,但若是拿下槐裏,勝算可能會更大!

    槐裏是什麽地方?那是關中地區扶風郡治所之,比武功富饒,且距長安僅咫尺之遙,同時,距離渭水河畔雙方遭遇的這陣地,也不算遠!

Advertisement

    隻要晉軍能迅速拿下槐裏,進可攻,退可守,就算與劉緯的正規軍展開決戰,亦能占據較大的優勢,總比在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野外被敵軍拖垮,更為明智!

    不過,現在敵對雙方已經形了隔河對峙的局麵,晉軍想要去打槐裏,就必須留下一支人數不能太的部隊,以牽製住對岸的敵軍,也就是負責斷後,不然,還不得被人家追著屁後麵打啊!

    然而,凡是打過仗的人都很清楚,斷後是最危險的任務,很有可能為了保證大部隊安全轉移,而全軍覆沒!

    司馬懿的意思是,讓鄧艾率領南軍斷後,他自己帶軍去打槐裏,可想而知,到最後,這支本來戰鬥力就不怎麽強的南軍,非得被對麵的敵人吃掉不可!

    換你是鄧艾,你能樂意嗎?他這支南軍雖然比不上軍,卻也是一支了不起的雄師,畢竟他們一路走來,攻城掠地,翻越險隘,表現不比軍差,不就是手裏的武裝備,沒有那麽銳嘛!

    可現在呢,司馬懿卻想拿他們當炮火,作為可悲的犧牲品,鄧艾當然不願意,他可不僅是為自己的前途命運著想,兵如子的鄧艾,也不忍心出賣那些一起出生死的弟兄,把他們當自己升發財的墊腳石!

    問題是,鄧艾敢不聽從司馬懿的命令嗎?你別說,還真有抗辯的可能!

    我們說過,司馬懿和司馬昭推行全麵變革,仿效漢國功經驗,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推行了軍事民主製度,因而,現在的晉軍與以往不同了,司馬懿雖然是太上皇,是名義上的三軍總司令,卻不能幹預

Advertisement

    你沒發現嗎?晉軍一路走來,指揮者都是鄧艾,司馬懿想要幹什麽,也要假手於鄧艾下令,除為掩飾自己的真實份外,也是因為兩人分工有所不同!

    司馬懿負責戰略決策,鄧艾負責戰執行,兩人珠聯璧合,相得益彰,這才使得晉軍能夠順利突關中,同時,也是鄧艾和南軍將士們願意死心塌地,追隨司馬懿的原因之一!

    換言之,鄧艾願意跟隨司馬懿一起鋌而走險,並不完全為了升發財,也是因為司馬懿給了他充分的授權,那麽這一次的不世之功,就有了他鄧艾的充分參與,功勞嘛,自然要記在司馬懿的頭上,他是太上皇,但由此驗到的,卻是鄧艾非常的!

    司馬懿此番奇襲關中,也是十分仰仗倚賴於鄧艾這個得力幫手,沒了他,等於了一條左膀右臂!也正因為如此,剛剛司馬懿雖然好像是在下達命令,口氣,卻是在與鄧艾商議,並不是那麽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分兵去打槐裏,這到底是屬於戰略範疇,還是戰的範圍呢?界限很難分清,因此,鄧艾還真有抗辯的權力!他要是極力反對,司馬懿也沒轍,為了不使晉軍出現分裂和分歧,維護團結,眾誌城,也隻能妥協!

    可令人十分意外的是,鄧艾思索片刻,居然同意了!如此說來,這個堅毅的勇漢,最終還是屈從於權貴了?非也!鄧艾也是經過全盤考慮以後,覺得司馬懿的決策是對的!

    寒風蕭瑟,大雪皚皚,這種鬼天氣,還不知道要持續至何時,如果晉軍留在渭水岸邊,與敵軍展開對峙,無論主進攻,還是被,最終都要被拖垮!

Advertisement

    所以,分兵去打槐裏,確實是個不錯的主意,但司馬懿的主張,鄧艾還是稍有不同意見,那就是,絕不能把南軍當犧牲品,必須給他們配發最銳的武,以保證拖住敵人的同時,在主力攻下槐裏之後,亦能安然向其靠攏,撤退!

    鄧艾的主張,明顯是不想把南軍的萬把弟兄拋棄在渭水岸邊,同時,於全局考慮來說,晉軍折損了這一萬人馬,實力必大大削弱,到時候,還如何與劉緯的軍隊決戰?勝負的天平上,哪怕了一枚微不足道的砝碼,亦會嚴重失衡!

    換言之,鄧艾雖有私心,也是由公心出發才提出的建議,司馬懿無法拒絕,隻能答應!於是,分兵之計,就此定下,為了掩蔽行蹤,司馬懿也命人找來了許多白布,做披風,讓軍士卒披上,悄悄出發,直奔槐裏!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