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三國之經天緯地 第59章:對麵何人

《三國之經天緯地》 第59章:對麵何人

遠鏡這東西,你說技含量高吧,倒也沒什麽,就是簡單的凸鏡疊加;你說技含量低吧,單是鏡製作,便是個技難題!

    早年間,劉緯所使用的單筒遠鏡,是采用明水晶磨製而鏡,本相當高!

    沒辦法啊,雖然劉緯也懂點燒製玻璃的原理,可造出的玻璃,卻總是含有雜質和雜,以及氣泡和裂痕,無法做到清澈明,一趟下西洋之旅,他終於從埃及人那裏學來了燒製玻璃的技,造出了無明玻璃!

    過去的玻璃為什麽總有雜?竟是鐵元素在作祟!石英砂當中,難免會存有一些細小的含鐵顆粒,很難剔除幹淨,埃及人呢,則是利用帶磁的鐵網過濾,最大限度篩除了這種含鐵顆粒,所以燒出來的玻璃更加明!

    另外,埃及人還在燒製玻璃的過程中,添加一定劑量的氧化鎂和氧化鋁等質,如此一來,燒出的玻璃不僅明度更高,也更加結實耐用!

    總之,劉緯學會了燒製玻璃的技以後,整個漢國都因此而大變模樣,燈泡比從前更亮了,房屋門窗都換上明玻璃,比從前的窗欞紙更保溫,更亮!

    此外,一項更加偉大的發明,也同時誕生了,就是眼鏡!古人也有近視眼,老花眼更是十分普遍,視模糊,視力限等問題,令許多人很是頭疼,如今,隨著眼鏡的發明,還視力問題者一個清晰的世界,其中意義,非同小可!

    再有,就是遠鏡的普及使用為了現實!水晶多貴啊,幾個人能用得起?但換價廉的玻璃鏡,可就便宜多了,漢軍上下早已普遍配發了遠鏡,不僅軍的手裏有,普通哨兵和偵察兵的手裏也有!

Advertisement

    這就是為什麽,司馬懿的手裏,也有遠鏡的原因了!劉緯對此本就沒有保,因為普遍配發於軍中,就難免被晉國去、搶去或繳獲而去,索,如同電報機一樣,直接公開拿出來賣,價格嘛,自然很貴!

    這種“千裏眼”,晉國造不出來,就隻能買嘍,總比容易得多吧?所以,司馬懿的手裏有遠鏡,一點不奇怪,隻是售價太貴,晉軍上下,也隻有一些高級軍手裏配有遠鏡,基層軍和普通士兵可沒有!

    這就是為什麽,之前那個探馬說,大雪當中,視野限,實在看不清敵人樣貌的原因;同時,也是為什麽司馬懿能夠發現,對麵開槍的漢軍,竟然著白白衫,匿於雪地當中的原因,沒有遠鏡,又下那麽大的雪,憑眼,本看不到!

    司馬懿看到了,鄧艾也看到了,因為他也有遠鏡!多年的作戰經驗使他立刻明白,對岸開槍的漢軍,著白,分明有利用大雪天氣,藏行蹤,悄悄迂回進攻的意圖!

    看來,對岸的漢軍,並非一小部隊,而是編製的軍團,先頭部隊火以後,對麵的指揮與司馬懿想到一起去了,也想派出一支分隊,側翼迂回!

    不過,雙方的目的,肯定不一樣!司馬懿派王紹領兵過河,是為抓幾個活口,探明敵軍的份;漢軍則不然,他們早就發現對岸的敵人是晉軍,之所以悄悄繞過來,就是為了包抄側翼,發突襲!

    然而,巧合的是,雙方的奇襲小隊,居然在河邊撞了車,王紹他們沒有發現對麵有敵人,便先一步下了河麵,對麵的漢軍,則借白掩飾,就地伏於堤岸,趁王紹不備,突然擊,把這支百人隊,打得幾乎全軍覆沒!

Advertisement

    司馬懿是拿大主意的,鄧艾負責指揮,當然不敢大意,立即組織全軍列陣,準備敵!由於突然遭遇敵軍,太過倉促,現的工事陣地肯定是沒有了,隻能利用河堤岸,草草建立起一個臨時陣地!

    鄧艾把全軍分四個部分,其中三部,呈左、中、右格局,列陣於河堤,與敵軍對峙,剩下一部,位列其後,為指揮所和預備隊,同時,差遣若幹遊擊小隊在周圍偵查活,以防止敵軍迂回襲!

    司馬懿對於鄧艾的指揮布置,還是滿意的,因而,也用不著在戰層麵上太多的心,可以專心致誌考慮戰略層麵上的問題!雖然對麵的敵軍,看起來很像漢國正規軍,司馬懿還是對他們的份,十分好奇!

    是劉緯嗎?若果真是劉緯,我該如何應對?雖然晉軍實力今非昔比,進步神速,可要是與漢軍拉開陣勢對打,誰勝誰負,難以預料,尤其是這種倉促之下的遭遇戰,沒有任何工事可以憑據,可就真是實力的對決了,幾乎沒有投機取巧的可能!

    可能有人覺得,修建工事並沒有那麽難,不就是挖戰壕嗎?卻忽略了,現在是冬季,土層凍得梆,一鐵鍬下去一道印,好像撞上了石頭,在這樣的況下,現挖戰壕有多難,可想而知!

    此前,劉緯為什麽非要在潏水擺開陣勢?不就因為那裏是軍事訓練場,有現的工事嘛!司馬懿為什麽不願意直接去潏水與劉緯決戰,不就是因為漢軍有現工事,晉軍卻沒有,將會陷的局麵嘛!

    不過現在,雙方竟然在渭水遭遇,等於站在了相同的起跑線上,都沒有工事可以依據,戰條件對等,若對岸的敵軍,果然是劉緯率領的正規軍,在此地與之決戰,雖然不如打伏擊那麽完,至也是個選擇!

Advertisement

    問題是,到底是不是呢?司馬懿還真不敢斷言!萬一他們還是一夥民兵武裝,整個晉軍大部隊被拖在這裏,裹足不前,到時候劉緯聞訊,率兵趕到,司馬懿他們就有可能陷腹背敵之境,形勢可就不妙了!

    最大的問題,還是糧草和彈藥啊!在這荒蕪一片,白雪皚皚的渭水岸邊,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沒有任何補充的渠道,若是一直與敵人如此對峙下去,就算誰也消滅不了誰,最終被拖垮的也是晉軍!

    所以,司馬懿不得不想辦法,打破這種僵局!他沉思良久,忽然萌生了分兵出擊的念頭!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