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三國之經天緯地 第24章:破局關鍵

《三國之經天緯地》 第24章:破局關鍵

張飛率領荊州軍攻打鄧縣,卻到了茬子,果然激起了他的好勝心,在得知對麵的守將居然是羊發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時,張飛更是到莫大的恥辱,發誓一定要攻克鄧縣,活捉羊發,出出中這口惡氣!

    作為家喻戶曉的天下名將,翻船,晚節不保,豈不太丟臉了嗎?不過,張飛雖然心急迫,卻不能不重視對手,他集合部下召開了一場作戰會議,最終拿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攻城方案!

    鄧縣西北不遠,有座杏山,是鄧縣周圍地勢最高之所在,若在山頂部署炮兵,漢軍炮彈就可以越過外圍陣地,直接打到鄧縣城

    什麽炮能打那麽遠啊?迫擊炮嗎?不是!前文我們說過,劉緯一直想要研製新型火炮,最開始的時候,主攻方向還是前膛炮,後來,他卻及時調整了研究策略,改為直接研製後膛炮!

    後膛炮的研發,可沒那麽容易,卑彌呼幫司馬懿造出來的那種後膛炮,就是個失敗的例子!因而,新式火炮的研究過程,也是一波三折,卻在中華五年的時候,也就是去年,大功告了!

    這是一種式山炮,與晉國那種不倫不類的火炮相比,它擁有了助退機和複進機等反後坐力裝置,且基本解決了氣的問題,程更遠,度更準,威力更大!雖然它還遠遠比不上榴彈炮或加農炮,卻已經是這個時代裏,最厲害的遠程武了,簡直是逆天的存在!

    你以為羊發和羊祜他們,不想憑城牆據守嗎?過去還行,現在那就是自找不痛快!

    漢軍的炮火如此厲害,人在城頭上就是活靶子一樣,唯有戰壕、散兵坑和碉堡,才能有效防炮火攻擊,城頭上當然也要有人,卻隻需要幾個火力點即可,可不能像原先似的,把人一腦地全都布置在城頭上,等著挨炮轟!

Advertisement

    晉軍,也是吃一塹長一智,不!可不止一塹,而是吃了好多大虧以後才明白,不改變固有戰思維,麵對漢軍的強大火力,將毫無招架之力!

    這就是為什麽以羊發為首鄧縣守軍不守城池,卻在外圍布置防陣地的重要原因之一!時代不同了,武裝備也在進步,思維若是跟不上,有九條命都不夠死的!

    不過,畢竟這種山炮才剛剛問世不久,且造價不菲,還沒法普及到全軍,不能如土豪一般,敞開量地盡使用,所以,數量並不是很多,朝廷直屬主力銳部隊,都有配備,地方軍更是沒有幾門!

    張飛是個好戰分子,當然對這種威力強大的山炮有獨鍾,別的地方軍最多也就配備了三五門炮,他卻到劉緯那裏泡,是要來了十門,這一次北進南郡,十門山炮,張飛全都帶上了!

    杏山這個製高點是一戰略要地,如果漢軍能拿下杏山,則居高臨下,鄧縣全城一覽無餘,完全掌握了主權!屆時,羊發還想繼續堅守,可就難了,於漢軍炮火的覆蓋範圍之,晉軍連頭都抬不起來,還如何防

    不過,杏山如此重要,晉軍豈能不設防呢?防是防了,卻隻有不到五百人駐守!羊發的鄧縣守軍,總共才三千多人,也分不出太多的兵力去守杏山,隻要漢軍集中兵力和火力圍攻杏山,拿下不問題!

    與此同時,張飛暗中還留了一手,在鄧縣通往杏山的必經之路,設下了伏兵,如果羊發見杏山危急,派兵救援,便會遭到伏擊,晉軍本來人數就不多,遭到如此損失,外圍陣地,他們也守不住了,這是一箭雙雕之計!

Advertisement

    倘若羊發不為所,不去救援杏山,那就改一箭雙雕為一箭一雕!總之,找到了杏山這個破局的關鍵點,兵力占據絕對優勢的漢軍,無論怎樣,都能應對自如,遊刃有餘!

    書中代言,杏山,確實是鄧縣防的最大弱點,那五百多人,在漢軍槍炮的集中火力下,半個時辰就堅持不住了,傷亡慘重,幸存者放棄陣地,風而逃,漢軍順利攻占了杏山!

    那麽,羊發有沒有派兵救援呢?沒有!因為他知道,救也沒用,手裏的兵力太,捉襟見肘,也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杏山陷落!

    不過,在接下來的戰鬥中,以羊發和羊祜為首的晉軍,卻仍不肯退,即便炮彈如同雨點一般在頭頂上肆,造了大量傷亡,還是堅守了陣地好幾天!

    目睹於此,張飛也有些納悶,晉軍到底吃了什麽藥,怎麽與過去不一樣了?他們不僅武裝備更加先進,士兵的戰鬥意誌也更加堅定,究竟是怎麽做到的?

    說白了,這就是司馬懿推行新政所帶來的改變,是善待百姓,為民福祉,所結出的累累碩果!

    過去的晉軍將士,是為皇帝,為司馬家族賣命,給的錢多,積極就高;給的錢,積極就低!同時,有錢賺,也得有命花啊,因而人人怕死,茍活求生!

    可現在呢,不一樣了!這些晉軍士兵,大多是普通百姓子弟,司馬懿給他們的家裏分了田地,日子也是一天比一天好,他們打仗,不再是為了皇帝,也不是為了數人的利益,而是為國報效,捍衛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如此一來,晉軍將士們的勁頭當然不一樣,甚至不乏願意為國犧牲的英勇烈士,也難怪張飛覺晉軍陣地十分難攻,付出那麽大的代價,還是沒能完全攻占鄧縣城外的所有陣地,一步一抵抗,都是坎啊!

Advertisement

    沒辦法,若是不能攻占鄧縣,張飛便無法率軍繼續北進,被阻撓於此,談何圍魏救趙,解武關之危?他也隻能命令荊州軍士兵們對晉軍陣地發連續猛攻,不惜一切代價,將敵人殲滅!

    誰料,就在十二月十一這天,也就是開戰以後的第五天,晉軍陣地上忽然升起了白旗!

    張飛本以為羊發終於認慫了,準備投降,卻不曾想,收到了對麵送來的一封信,看過容,立時心如刀絞,十分難過,忽然沒心繼續打下去了!

    原來,十二月十一這天,正是劉備的忌日!羊發送來的這封信,正是心理戰的延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