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三國之經天緯地 第15章:鄧艾之策

《三國之經天緯地》 第15章:鄧艾之策

戰爭,是要死人的,能不打仗,誰願意沒事找死?軍令難違,於被迫結束了逍遙自在的安逸生活,振作起來,重燃鬥誌,並警告部下們,不要抱有任何幻想,準備開戰吧!

    眼見於如此態度,甭管願不願,這些文臣武將們也隻能著頭皮,披掛上陣!不過,這場仗,究竟該怎麽打呢?五軍都督府下達的是戰略,執行,可就是戰範疇了!

    麵對襄和武關這兩塊難啃的骨頭,眾人束手無策,一籌莫展,商議了半天,也沒能拿出個好辦法來,這是兩場的攻堅戰,任憑你足智多謀,詭計多端,也無法巧取速勝!

    戰?狗屁戰,隻能把部隊直接拉上去打,就看誰的腦殼!那麽雙方的實力對比,究竟如何呢?

    先說晉軍這一邊!於所轄南郡,共有部隊五萬餘人,其中銳三萬,餘者為二流武裝,平日裏隻能站崗放哨,維持治安,緝拿盜匪,鎮百姓,真要是到了戰場上,那就是炮灰!

    因而,於出擊,能調的部隊也就三萬人!不過,這三萬人雖然不是朝廷直屬部隊,卻擔得起銳二字,畢竟南郡的戰略位置太重要了,司馬懿可沒給他們配發先進武,單是步槍,就有一萬多條,另外還有火炮若幹!

    漢軍這邊呢?整個荊州,有駐軍五萬,其中兩萬人在襄,一萬人在江陵,一萬人在江夏,還有一萬水軍,駐紮在漢津!表麵看來,於的對手,隻是襄的兩萬漢軍,實際上,若是真打起來,江陵、江夏的駐軍,以及漢軍水師,都能前來馳援!

    武關,駐軍倒是沒那麽多,隻有區區三千人,卻已經足夠用了,因為武關地形險要,易守難攻,無論進攻方,還是防守方,部隊多了也展不開!

Advertisement

    但是,武關後的商縣和上二地,卻各有駐兵五千,扼守整條丹水峽穀,這種布局,就是梯次防,即便武關被敵人攻克,亦使其無法順利由丹水峽穀一線進關中,同時,一旦武關危急,商縣和上駐軍,可及時馳援!

    如此算來,武關方向上,便等於有駐軍一萬三千餘人,且是漢軍最銳的部隊之一,大名鼎鼎的陷陣營,統帥張翼,久經沙場,也是個不好對付的角

    縱覽全局,雙方兵力隻能算是基本持平,於這個進攻一方,還略微於下風!在這樣的況下,要打攻堅戰,而且,還要兵分兩路去打兩個目標,無論怎麽看,都是不可能完的任務!

    那麽,於為何還要堅定執行司馬懿的命令呢?除了軍命難違的因素外,也是因為現在的戰爭模式,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數,也未必打不贏,再不像過去的冷兵時代那樣,由人數眾寡,決定勝負結果了!

    然而,即便如此,形勢仍很嚴峻!雖然晉軍這些年來厲兵秣馬,養蓄銳,確實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麵貌煥然一新,可人家漢軍也沒閑著呀!此消彼長,才能短實力的差距,若是大家一同在進步,那你永遠也趕不上!

    換言之,漢軍目前在實力上,仍然略勝晉軍一籌,武裝備也比晉軍先進,人數又比晉軍多,這仗可怎麽打呀?

    無論怎麽看,結局似乎早已注定,因而,整個會場之上,彌漫著一消極悲觀的緒,討論到最後就連於也沒什麽信心了,他沉思良久,又抬頭掃視眾人,忽然把目鎖定在鄧艾的臉上!

Advertisement

    “士載,何故不言哉?”於也是直到現在才忽然意識到,與會眾人七八舌地紛紛發言,唯獨鄧艾一言不發,這才有此一問!

    “稟君侯!在下以為,當攻武關為先!”聞聽於點了自己的名字,鄧艾不再沉默,拱手一禮,堅定答道,隨即開口,闡明了自己的一番謀劃!

    鄧艾說,太上皇下達的作戰任務,當然必須完,但以南軍目前的狀況來看,確實不宜兩線開戰,否則,兩邊就全都耽誤了!尤其襄,那可是個馬蜂窩,貿然捅之,必遭反噬!

    攻打襄的難度在於,有漢水的阻隔!如果晉軍渡河去攻襄,則背水一戰,稍有差池,便會被漢軍切斷了後路,困於城下!

    另外,江陵、江夏漢軍,以及漢軍水師,都會因為襄有變,一齊趕來,其兵力將遠超於晉軍,因而,直接攻打襄,簡直就是去送死!

    因而,要想實現戰略目標,唯有靈活機,設計巧取!先集中優勢兵力去打武關,造武關危急,長安震,漢國方麵必視形有所應變,可能調派襄張飛所部,渡過漢水,北進宛城,施郡,以解武關之危!

    鄧艾說,於漢國的角度來看,這圍魏救趙,但我們要的就是這他們一步棋,與其去打張飛,不如引張飛來打我們,把攻堅戰變為防戰,甚至可以事先設下天羅地網,在南郡的地盤上守株待兔,等著他來鑽!

    現在的戰爭,與以往不一樣,攻城略地,不如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隻要能把張飛所部,痛殲於宛城之下,襄空虛,再去攻打,難度就小了很多,甚至可能兵不刃,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拿下整個荊州!

Advertisement

    鄧艾接著又說,若在以往,這一計,恐怕效果沒那麽理想,即使武關危急,漢國方麵也未必會讓張飛出,圍魏救趙!

    但現在不同了!太上皇發布命令,舉傾國之兵全線開戰,打得漢軍猝不及防,首尾難顧,到都是戰事,他們就隻能讓荊州方麵出兵解危,不僅襄守軍可能傾巢而出,就連江陵和江夏的漢軍,乃至荊州水師,都有可能馳援江東,那時節,整個荊州都空了!

    所以,鄧艾認為,開局的關鍵,就在武關,千萬不要主去打襄!隻要我不,敵人就會認為荊州無恙,從而敵出擊,化被為主,打一個漂亮的時間差!

    “料,上之睿智,早有此計,乃加武關,暗藏玄機耳!”鄧艾說到最後,如此總結道!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