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三國之經天緯地 第14章:違令者斬

《三國之經天緯地》 第14章:違令者斬

可能有的朋友,早就對這“軍事民主”的做法頗有微詞,認為軍隊就該令行止,怎能留有商量的餘地呢?這就要搞清楚,所謂的軍事民主,究竟是什麽概念!

    軍事民主,是指各級軍,甚至普通一名士兵,都有發表意見的權力,從而實現群策群力,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更科學合理地治軍訓練,團結人心,凝聚力量,避免武斷與盲從,充分利用每個人的創造

    在曾經的抗援朝戰場上,我誌願軍連戰連捷,通過三次戰役,把所謂的“聯合國軍”徹底趕回了三八線以南,剛愎自用的麥克阿瑟黯然卸任,取代他的人,是李奇微!

    這個李奇微的行事作風,與麥克阿瑟截然相反,善於傾聽中基層兵的意見!

    也正因為如此,李奇微發現了我誌願軍的一個弱點,那就是因為種種原因,後勤供應接濟不上,每次發進攻,士兵們隻能攜帶七天口糧,七天過後,便不得已隻能撤退,這種現象,被李奇微稱為“禮拜攻勢”!

    從此以後,李奇微的每一次戰部署,都圍繞著誌願軍“禮拜攻勢”的特點大做文章,可讓我們吃了大虧!而“禮拜攻勢”,實則是軍一名小小的作戰參謀發現的!

    如此一來,您明白了吧!如果一支軍隊的指揮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剛愎自用,一意孤行,便埋沒抹殺了這種可以扭轉戰局的細節,軍事民主的重要,可見一斑!

    但是,發揚軍事民主並不意味著下級可以隨便質疑上級的命令!命令就是命令,必須無條件服從,有意見可以保留,卻不容違抗,否則,必將貽誤軍機!

Advertisement

    換言之,軍事民主,也分時候!平時治軍訓練,當然要多多聽取大家夥的意見,可到了戰時,就是令行止,對錯與否,事後討論,甚至可以追究相關犯錯者的責任,敵人都打到家門口了,還哪有開會討論的時間!

    現如今,晉國的五軍都督府,也開始發揚軍事民主,其意義在於由過去隻有司馬懿一個人乾綱獨斷,變了大家夥一起出謀劃策,畢竟現在戰爭還沒有開始打響,又有電報這種快捷的通訊方式,於這個時候提出意見,亦屬合合理!

    然而,就在於的電報發出去以後不久,沒過半個時辰,五軍都督府就發來了回電,容十分簡單,就四個字:違令者斬!

    由於這封電報是用晉軍公用電碼發布的,於看出來了,這四個字,可不僅針對自己,而是告誡全軍,命令,不容置疑!

    於或許還不知道,除他之外,其他幾位封疆大吏,也都對司馬懿下達的命令,回電表示了質疑,陳述苦衷,大呼難辦,希司馬懿能收回命!

    徐州牧陳矯回電說,秋天的時候,東海發生了一場規模不小的海嘯,沿海百姓,大麵積遭災,府庫錢糧,多數拿去救濟災民了,接近告罄,現在讓他率軍攻略江東,實在力不從心!

    揚州牧滿寵回電說,因資金不足,水軍戰船年久失修,破敗不堪,若是令他防淮南,可保萬無一失,但讓他橫渡長江去打建業,恐怕兇多吉,搞不好,淮南軍可能全軍覆沒,葬魚腹!

    幽州牧閻呢,他接到的命令是,出兵配合郭淮所部,消滅袁熙的偽晉國,並占領漠南!但這家夥有私心,不願意隻當個陪襯,於是便回電提出建議,改讓他率領幽州軍東進遼東,去打曹植的新魏國!

Advertisement

    閻的想法是,滅了袁熙,功勞都是郭淮的,可要是自己能打下魏國,功勞都是自己的,他可不願意費半天勁,給別人當墊腳石,做綠葉!

    袁熙的偽晉國沒那麽強,郭淮的騎兵軍團完全可以搞定,何不派自己同時去消滅魏國呢?他在回電當中,大概的原話就是這個意思!

    事實上,閻忽略了一個細節,那就是這一次司馬懿舉傾國之兵發全麵進攻,主要針對的方向是西邊,而非東邊!

    司馬懿讓閻與郭淮配合出兵,不是因為袁熙太強,而是雁門關以南的薑維太強,即便是郭淮與張郃配合,從兩個方向上同時進攻,難度也相當大!

    有閻助力,郭淮至可以減輕一些負擔,專心攻打雁門關,而不必為袁熙分心!這個時候去打什麽曹植啊,那不是南轅北轍了嗎?

    除了陳矯、滿寵和閻外,其他那些州牧和將帥,也給五軍都督府回了電報,有的說困難,有的提要求,總之,幾乎沒有一個人不苦,不找理由的!

    這也就難怪了,為什麽五軍都督府的回電,隻有簡單明了的四個字?在這個節骨眼上,可不是發揚軍事民主的時候,否則,這幫家夥還不違,打馬虎眼嗎?必須讓所有人閉!命令就是命令,不容置疑!

    事已至此,於也沒轍了,隻好急召開了軍機會議,會同程武和鄧艾,商議將如何依照命令,部署出兵!誰料,於才剛剛宣讀了上邊的命令,會議現場就直接炸開了鍋!

    現場的文臣武將,不是頭接耳,議論紛紛,就是大聲喧嘩,跳腳反對,總之,沒有一個人不對這個命令表示質疑,所有人的臉上都寫著仨字:不想打!

Advertisement

    目睹於此,於也是長長地歎了口氣,自己又何嚐沒有表示過反對呢?有用嗎?難不,因為不想執行上邊的命令,還直接造反嗎?不敢造反,你就隻能服從命令!

    況且,於的心裏也很清楚,這幫家夥,純屬是安逸的日子過久了,本不想打仗,若是漢軍主來攻,被迫防,那也沒轍,可現在呢,卻是他們去主找茬,這些文臣武將的太平日子終於到頭了,所以反應才如此強烈!

    看著那一張張麵目可憎的臉,本來還滿腹消極的於,竟然大怒,拍案而起,一聲大喝:“違令者,斬!”

    一鷹林,百鳥音!無所事事,提前過上退休生活的於,其威信還在,這一嗓子,頓使眾人噤若寒蟬,不敢吭聲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