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三國之經天緯地 第5章:轉戰平原

《三國之經天緯地》 第5章:轉戰平原

可能有的朋友,早就對這場統一戰爭穿的同時,也對劉緯的戰略決策頗有微詞,深表懷疑!

    想當年,漢軍所向披靡,連戰連捷,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現在又有了火槍、火炮等新式武,如虎添翼,怎麽就不能一鼓作氣,直搗黃龍,消滅晉國,擒殺司馬懿?為什麽非要做足了充分的準備,才敢開戰呢?

    除了我們曾經說過的那些理由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到中國地理地貌的影響,這最後的決戰,與原先那些戰役的地理環境,大不一樣了!

    劉緯起家之地是在益州,無論蜀地,還是漢中,都有天塹阻隔,易守難攻!因而,劉緯本不需要太多軍隊,隻要能把守住那些重要關口,敵人就很難攻益州,正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以,隻要劉緯能突破秦嶺一線,進取關中,益州就為了戰略後方!

    同樣道理,荊州與江東亦是如此,雖然長江天塹的作用和效果,遠不及茫茫大山,卻也可以阻擋敵軍長驅直,隻要漢國水軍實力過,無論曹軍還是晉軍,都很難突破江防,因而,這兩個地方,亦可稱為戰略後方!

    關中地區呢,是個被群山環繞的大片平原,潼關、武關、大散關和蕭關這四大險關,扼守著東南西北的必經之路,把這四座院門看住了,誰也進不來,正所謂關中形勝,帝王之地!

    尤其是劉緯後來又重新占據了地區,並征服了羌人、匈奴人等可能威脅關中的數民族以後,這裏就為了進取中原的大後方,晉國再想染指,本就夠不著!

    那麽,呢?我們曾經講過,除了北邊的黃河冬天結冰時可能會造防守上的疏,其餘的時候,也是四麵險關,自,尤其是守住了虎牢關,這裏便可以為發最後決戰的前沿基地,且相當穩固!

Advertisement

    最後,我們要說的,就是並州!雖然這裏,早先是曹魏和晉國的領土,卻也地形相對封閉,北有雁門險關,東有太行,西有黃河,南接河東,也是個易守難攻之地!

    假如並州仍為司馬懿掌控,劉緯還真有點麻煩,可現在呢,並州早已劃大漢版圖,兩國以太行山界,隻要扼守壺關等要衝之地,晉軍妄圖西進,幾乎不可能,這裏,亦可為統一戰爭的前沿基地之一!

    前沿基地是幹嘛的?除了從這裏發兵之外,所有後勤補給,也要由這裏出發及時供應前線,相當於一座轉運站,安全必須得到保障,不能被敵人反襲,斷了前線漢軍的後援,所以你看,有天塹險關把守,是多麽的重要!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便意味著守備力量無需太多,就能阻滯敵軍,漢軍可以出更多的軍隊,投到前線戰場,集中優勢兵力,與敵廝殺!

    然而,悉中國地理的朋友們,估計早就看出來了吧?並州,也就是今天的山西之地,是最後一塊在地圖上不那麽綠的區域,由並州、等地再往東,就是廣闊的平原地帶,幾乎無險可守;

    由吳地渡過長江北進,況也差不多!為什麽當年孫權屢次攻略合,卻屢次失敗呢?因為這個地方,即使他打下來了也很難守住,北軍一反撲,他就得撤退,不然,恐怕全軍覆沒!

    如此,問題就來了!麵對廣闊的大平原,漢軍再也不能像過去那樣,一點點蠶食晉國的土地,即便打下來一塊,也不好防,無險可守,便意味著要牽扯大量兵力駐防!

    換言之,現在的漢國領土,幾乎囊括了所有可以憑堅據守的地區,接下來要在大平原上作戰,再像過去那樣,逐步蠶食,穩紮穩打,可就難了!

Advertisement

    舉個例子,假設司馬懿腦袋被門夾了,忽然願意把陳留和濮割讓給劉緯,你覺得劉緯會要麽?雖然這兩個地方,距離虎牢關不遠,卻深晉國腹地,無險可守,如果派兵占領,一旦晉國舉大軍前來進攻,駐守在這裏的漢軍,全都得被包了餃子!

    所以,像這樣的地方,就是燙手的山芋,占也不是,不占也不是!要想徹底消滅晉國,一統天下,最後的這場決戰必須是舉傾國之兵,發一場如疾風驟雨一般的猛烈攻擊,各路兵馬齊頭並進,一舉徹底解決問題!

    如此一來,可想而知,這場決戰所需要的兵力,說也得三十萬以上,漢軍現在本沒有那麽多部隊,就算有,無論平時養兵,還是臨到戰時,後勤補給,力巨大,所需開支,是一筆幾乎無法估量的天文數字,沒錢,好使嗎?

    可能有人會說,漢軍準備多路出擊,齊頭並進,為什麽還要那麽多兵馬?很簡單,因為你在平原上作戰,無論攻下任何一座城池,都得分兵把守,就算一座不起眼的小縣城,也得留個百八十人吧?

    可想而知,這一路打過去,傷亡暫且不論,就說這些留下駐守的士兵得有多?遇到戰略要地,可能留下的人手更多,沒有充足的兵力保障,豈不是越往前打,人數就越麽?

    前線吃,久久不能攻下晉軍陣地,陷相持狀態,其他幾路兵馬,就要停下腳步等待,否則,便會暴自己的側翼,甚至是後路,唯有協同前進,以推土機的方式進攻,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所以你看,兵力充足,是多麽的重要?可不像過去那樣,隻需要集結重兵,攻占險關隘口就了,而是一城一地都不能放過,每到一個地方,戰鬥都將十分激烈,滅晉國,三十萬兵力都有點,加上非戰鬥人員和換人員,可能要超過一百萬人!

Advertisement

    這就是漢國與晉國,許多年沒有發生軍事衝突的原因!沒準備好呢,打了也白打,不僅很難獲得晉國的領土和利益,更是白瞎了那些為國犧牲的將士們!

    但是現在,不打不行了,即便準備尚不充分,也要打!劉緯公布的五年計劃,就是想要加快決戰準備的進程,爭取早日完合並九州,一統天下的大業!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