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三國之經天緯地 第93章:關鍵線索

《三國之經天緯地》 第93章:關鍵線索

這場審訊,還真是峰回路轉,柳暗花明!劉緯本以為,劉瑾所知十分有限,關鍵在於撬開春泥的,卻沒想到破案的突破口,竟在劉瑾的上!

    看來,即便剛才劉瑾了刑,竹筒倒豆子,招供了許多信息,卻還是為了保護春泥,有所保留!但是,春泥最後的態度,卻讓劉瑾徹底死了心,終於決定,把知道的一切全都講出來!

    不過,劉瑾說的是“蓋知所蹤”,也就是大概知道的意思,這說明,其實劉瑾不知道,他也是猜的,並不能百分之百確定!

    春泥和諸葛誕、毌丘儉等人,雖然有許多事一直瞞著劉瑾,可劉瑾也不是傻瓜,又豈能覺察不出異樣?整個謀持續了好多年,他就是再怎麽遲鈍,也該發現過一些蛛馬跡!

    從前,因為劉瑾深春泥,即便發現了一些端倪,也不會深究,一直裝聾作啞,就當不知道;可現在呢,劉瑾對春泥徹底死心,也就沒有必要替瞞了!

    “哦?何蹤所至?”楊儀聞聽劉瑾此言,趕忙問道!

    “西所,日和庵……”劉瑾毫不遲疑,當場給出了答案!

    劉瑾所說的西所,是指長安城西市以西的那片區域,日和庵,則是一所佛教道場!

    眾所周知,佛教是在漢代傳中國的,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公元前2世紀末葉到東漢順帝(126—144年在位)時期,是佛教在漢代的初傳階段;第二階段從東漢桓帝(147—168年在位)時期到東漢滅亡,是佛教在漢代的一個快速發展階段!

    關於公元前2世紀末到漢順帝統治時期的佛教,無論正史著作還是佛教典籍,記載容都是稀、間接、模糊、片段的,並且大多與神話傳說織在一起!

Advertisement

    這一階段,漢地信仰者,多是在家信徒,而且,以來自西域的茲人和於闐人為主,中原地區還沒有出現漢族出家僧人,也沒有組建僧團的跡象!

    但從第二階段開始,中原地區便出現了一些漢人信徒,甚至漢人僧,一些大大小小的佛教道場,也如雨後春筍一般不斷湧現,佛教信仰開始走向了普通民眾,這個所謂的日和庵,正是其中之一!

    其實,廟、觀、寺、庵,原本並不是宗教場所的專有稱呼,隻是後來才發展為特定含義的專有名詞!

    廟,本來是祭祀神靈和祖先的場所,如太廟、孔廟等,因為佛教信徒亦焚香叩拜神明,最後延為大型佛家道場的代稱;

    觀,本是指高大的建築,其實就是古代的天文觀察臺,比如延壽觀等,由於道家有觀星占卜吉兇的做法,因而,後來演化為道教修行場所的代稱;

    寺,本是指署,執行法度之地,如大理寺、太常寺等,佛教號稱法度森嚴,對出家信徒要求十分嚴格,所以,寺,變了佛教修行場所的代稱;

    庵,則是一種小草屋,即“結草為庵”,多是書齋,比如老學庵、影梅庵、石庵等,由於過去男尊卑的思想,佛教信徒進不得寺廟,隻能安置於小草廬中,漸漸地,庵,就了尼姑庵的意思了!

    那麽,這個日和庵,又是怎麽回事?它並不是尼姑庵,而是個規模很小的佛教道場,裏麵沒有尼姑,都是僧

    劉緯開創了君主立憲政,所製定和頒布的《憲法大綱》中明確說明,大漢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所以,各類佛教道場和道教觀宇發展迅速,如今已經頗規模,僅長安城就有佛寺十餘所,道觀七八家!

Advertisement

    日和庵,雖是其中很不起眼的一個,地偏僻,環境清幽,卻香火旺盛,信徒盈門,不百姓常去燒香拜佛,之所以有如此吸引力,就是因為這裏的神佛“有求必應”,十分靈驗,因而小有名氣,劉緯和楊儀等人,都知道這個地方!

    可是他們萬萬沒想到,劉瑾提供的,關於卑彌呼等人的線索,居然指向了不起眼的日和庵!難道,那裏表麵是一座佛寺,實際上是卑彌呼他們的據點?

    這可就太令人意外了,誰能想到,那個東洋妖,遭到漢國和晉國同時追捕的頭號通緝犯,居然就藏在長安城,劉緯的眼皮子底下,這不是典型的燈下黑嘛!

    很有可能啊!正所謂最危險的地方才最安全,現在想來,這日和庵的名字,也是大有深意!日,就是日本;和,就是大和,明顯與卑彌呼有著不開的幹係!

    不過,要不是劉瑾提醒,僅憑“日和”二字,還真的很難與卑彌呼聯係起來,現在呢,似乎一切都能解釋得通了!不過,這會是真的嗎?劉瑾又是怎麽知道的呢?

    真偽,其實馬上就得到了驗證,遭鞭笞痛打,有些神誌不清的春泥聽到日和庵三個字,似乎忘記了掩飾,立時有了反應,驚訝地看向了劉瑾!

    春泥這個下意識的作,足可以說明,劉瑾的供詞十有八九是真的,卑彌呼很有可能就藏於日和庵!即便不在那裏,日和庵也肯定與之有關,追蹤線索,或許就能找到卑彌呼的下落!

    既然如此,事不宜遲,劉緯立時拍案而起,命令楊儀,馬上派刑部捕快,包圍日和庵!為了以防萬一,不使賊人走,劉緯還親自帶領宮廷衛隊,一道趕去了那裏!

Advertisement

    在此之前,劉緯幾乎淡忘了這個人,晉之變後銷聲匿跡,生死不明,劉緯以為,卑彌呼再也掀不起什麽風浪,隻能自生自滅,卻沒想到,賊心不死,忍蟄伏起來,又利用劉瑾的愚蠢和無知,搞出了這麽多子!

    因此,劉緯決心這一次,幹淨徹底解決問題,一定要斬草除,永絕後患,不能再讓這個東洋妖興風作浪,貽害無窮,所以,他必須親自坐鎮,指揮這場抓捕行

    問題是,劉瑾和春泥的謀已經敗,且被捕多日,即便日和庵是卑彌呼的據點,恐怕現在也早已人去樓空了吧?難道的同黨們,會傻到還留在那裏,等著被抓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