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三國之經天緯地 第60章:紛紛入坑

《三國之經天緯地》 第60章:紛紛入坑

那些投資人紛紛跟投買進,是為了借著這東風,大賺特賺,可其他三大家族也來湊熱鬧,又為哪般?

    這就要提到關於權的問題了!一個企業,一旦上市發行票,便意味著不再是你一個人的企業,人家哪怕隻買了你一張票,也是東之一!

    當然,隻有一張票的東,肯定沒有話語權,別說幹涉企業經營管理了,連放屁都不響!

    但是,隻要你手裏的票足夠多,為大東,甚至控比例超過百分之五十,為控東,那你不但有了話語權,還能影響和主導企業的經營管理!

    票這種東西,銷售的是權,可不是隨便印發濫發的,因而,你若想多籌集一些資金,就必須拿出更多的權,投放市場!

    相對比較保守的經營者,就比如同樣發行票的漢國軍工和重工企業,肯定不會拿出大比例權銷售,必須牢牢穩固控地位;

    而那些民間商家呢,膽子會更大一些,為了籌集更多資金,甘冒失去主導地位的風險,拿出超過百分之五十的權投放市場,他們賭的就是這些票不會全部落一人手裏,隻要不發生這種極端況,企業就仍然還是自己說的算!

    如此一來,事還不顯而易見?四大家族均屬於民間商家,他們投放到市上的權可不

    其他三家看到了報紙上的消息,得知劉瑾想要並購自己的國企業,趁虛而,當然不能令他輕易得逞,肯定要大量回購自己企業的票,以穩住自己的控權!

    如此一來,劉瑾想要並購,通過市是不好使的,必須與三家談判,商量一個好價格才行,這就是其他三大家族也跟著一起湊熱鬧的原因所在!

Advertisement

    事已至此,可能有懂票的朋友提出異議,認為三大家族的擔心多餘了,因為市上銷售的票那流通,真正影響企業權歸屬的,是大東手裏的非流通,即便劉瑾把所有流通全買到手,也不能實現控

    您說的都對,卻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所謂非流通的概念,唯中國所特有,是因為曆史原因和特殊的政治經濟環境,所造就出來的一個“畸形產”,在經過幾次市改革以後,現如今已經漸漸退出了曆史舞臺!

    非流通的存在,使得易,了一場“騙局”,最終隻能淪為圈錢的機和賭博的工

    因而,劉緯早在當年市創辦之初,就沒有引什麽非流通的概念,劉瑾想要並購那些企業,通過在市場上購買票的方式,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

    當然,沒有非流通的概念,不等於就不存在,那些企業主攥在手裏,不肯出售的票,便等同於非流通

    但是,這就好像你的手裏有了一張信用卡一樣,缺錢的時候,難免想要支一下,拋售一些超出控範圍的票,籌集資金,大不了等有錢了,再買回來唄?

    於是乎,現在漢國的民間商家,隻要上市發行票的,自己的基本控比例,一般都不超過百分之五十,一旦有人存心想要取得控權,完全有可能實現超過百分之五十控比例的可能!

    三大家族耳不聾,眼不瞎,豈能不知劉瑾近期已經掌握了大量自己企業的票?若不趕出手,回購市場上剩餘的權,可就真的被這小子輕易得逞了,到時候,再想把自己的企業賣個好價錢,恐怕也難了!

Advertisement

    換言之,這三家目前的主要力,仍是在轉型經營海外業務上,國市場遲早要退出,隻不過想利用退出之前的機會,再撈上一筆,商人逐利,當然是賺得越多越好嘛!

    劉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自然對市近期的異,也有所掌握,不過,他認為這倒也是件好事!劉瑾若能整合國民生市場,專營海外出口貿易,接手其他三家留下的爛攤子,劉緯當然樂見其

    同時,劉瑾在報紙上的表態,也說明這小子接了劉緯的好意,把心思用在了正經地方,作為父親的劉緯,又豈能不到欣之至?於是也就被劉瑾徹底蒙混過去了!

    劉瑾哪是想通過並購整合民生市場?他隻是釋放了一個假消息,激起了三大家族和投資人對那些夕產業的興趣,從而刺激票價格一路飛漲!

    當然了,票漲價之初,肯定也是劉瑾搗鬼,他手裏有了資金,隻要繼續大量掛牌購,便能刺激價格出現不正常的猛漲,再配合報紙上的輿論造勢,吸引三大家族和投資人紛紛坑,後續的漲價力,就是他們持續帶來的!

    與之相似,債券和期貨市場,同樣出現了一路長虹的漲勢!票是權的證明,權這東西,畢竟是有限的,再加上劉瑾早先抄底,就已經囤積了大量票,現在想買還未必買得到,於是,不投資人又轉戰到債券和期貨市場!

    如此一來,那些原本即將退市的夕產業,所發行的債券和期貨,從無人問津,遭冷落,直接搖一變,為了被熱烈追捧的對象,可謂一券難求!

    眼見時機基本已經,劉瑾開始了收割的節奏,結合價格漲勢,開始一步步拋售手裏囤積的大量票、債券和期貨,最終全部手,功上岸,賺取了巨額的利潤!

Advertisement

    我們說過,劉瑾用來投資金融領域的資金,大部分也是借來的,需要償還本金,還要支付利息!

    可這一次,劉瑾把本金和利息全部還清以後,仍有大量盈餘,之前他自己估計的兩千萬貫利潤,還是太過保守了,最終的數字,居然達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七千萬貫,比漢國政府一年的收盈餘還要多,可謂富可敵國!

    這些錢,不是大風刮來的,也不是憑空出現的,羊出在羊上,被劉瑾賺走了,別人自然就賠了!隨著劉瑾大量拋售,功套現,市突然出現拐點,直線暴跌;債券和期貨市場,也是慘不忍睹!

    於是,不僅三大家族此番投的資本,幾乎全被套牢,許多投資人也賠了個,甚至傾家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