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聽到這里,也就明白了。
原來劉家夫婦被送走的,就是陸恒口中所講述的二兒。
“看看,我猜對了吧?那對姓劉的夫婦,肯定不是什麼簡單的想兒了。”
“可憐的小兒,要不是托生在了這個家里,估計也能長大人了。”
“這家的三個兒都很可憐啊,老大從小就要干活養家里,老二則是被送給了別人,老三更是才活了一歲多。”
“誰讓他們攤上這麼一個賭狗爹呢?”
“賭狗必死!賭狗必死!賭狗必死!重要的事要說三遍!”
“不是我說,生兒子就這麼重要嗎?”
“這哪里是生不生兒子的問題啊?明顯就是面子的問題!”
“不錯,按照老道長的說法,純粹就是姓劉的丈夫羨慕兄弟有兒子,所以才會一直要求生兒子。”
“那麼問題來了,這對老夫婦終究生了兒子沒有?”
“其實呢,生沒生兒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現在要找這個二兒要錢!”
“大兒呢?他們為什麼不找大兒?”
“癌癥晚期,治病要錢!他們要找送走的二兒,而不找大兒,很顯然是因為大兒過得還不如他們呢!”
“這麼一說,通了啊老哥!”
老蔡聽完后,眉頭皺。
要不是聽這位老道長說起,他還真不知道況。
如今再這麼一看,這對劉姓夫婦如今的況,完全就是咎由自取啊!
“生在這樣的家庭里,真是太慘了!”
小蔡眼圈微微泛紅,俏臉上滿是怒。
正如水友們所說的那般,攤上這樣的一對父母,三個兒真是太可憐了。
與此同時,一位水友們的彈幕突然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兄弟們,依照老道長的說法,我好像知道這對劉姓老夫婦的況了,貌似我嫂子就是他們村里的。”
大家看到后,紛紛發送彈幕開始詢問。
“真的假的?這一家到底什麼況啊?”
“對啊,大兒究竟生活得如何?”
“他們生了兒子沒有?”
“他們尋找送走的二兒,不會是真的為了要治病錢吧?”
“老哥,趕說啊,都急死我啦!”
看見這些詢問的彈幕,那名水友連忙打字回復。
“如果真是我嫂子村里的那對劉姓夫婦,那麼我只能說他們現在的遭遇,完全就是活該!”
“按照現在的況來講,這對老家伙正與兒子一起住。”
“我聽說他家的大兒很早就嫁了出去,后來好像是瘋了,被送去了神病院。”
“這個小兒子則是因為一直被慣的緣故,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算是十里八村有名的該溜子。”
“還有……貌似他們家的遠房親戚都有了四個孩子,是他們強行把二兒留在那里的。”
“后來這家遠房親戚搬走了,那二兒現在生活得怎樣,誰也不知道。”
當看完這名水友的回復后,大家伙頓時怒了。
“三個兒,老大瘋了、老二送人、老三夭折,但唯獨兒子卻養的好好的,真尼瑪絕了啊!”
“更搞笑的是,現在得了晚期癌癥,才想起了唯一正常的兒。要不是為了要錢,要不就是自己也覺得做了虧心事才會得病,所以就找心理安來了。”
“如果能證明當初是沒有能力養兒,才把兒送人,那麼可以要求兒適當的贍養。但是,這明顯不是那麼回事,有能力養兒子為啥就不養兒?就算上了法院,估計都得不到一丁點支持!”
“新民典法規定沒有扶養過的孩子可以不用贍養‘父母’。”
“大兒這麼多年,從小就干活養家,也沒看見他們好好護。一個送出去的兒,這麼掛念,是不是有病?別給我說啥親的、愧疚的,惡心!”
“可不得認回來嗎?萬一二兒發達了呢?然后等見到了人,這倆再一哭說說自己的不容易,說不放心自己兒子。孩心了就會接濟他們家。”
“惡心!真尼瑪惡心!”
“當把孩子送走的那一刻,緣分因果就已經斷了!當年我媽也送了一個,前幾年還想著去找回來,也知道在哪。我攔著沒讓,人家都已經結婚了,擁有了自己生活,你就不要再去打擾人家了。”
“本來就是這樣,又不是被柺走的,送了的就不要打擾人家了,除非人家主找過來。”
“榨干大兒,送走二兒,死三兒,卻只有兒子養得好好的……想想太可怕了,這家人絕不是什麼善良之輩!”
“和我的看法一樣,大兒早早被嫁出去換了彩禮,現在瘋瘋癲癲,二兒賴著送給了遠房親戚,三兒‘夭折’,只有四兒子養得很好,變了該溜子。”
“老道長說得對!像這種人,就不應該把二兒的況給他們。”
“以后遇見這樣的人,記得下雨打雷時,離他們遠一點!”
看著大家的議論,小蔡咬著牙道:“爸,你可不能把那位二的況,給那對姓劉的夫婦。”
“我就算是想,但我也不知道啊!”
老蔡聞言,滿是無奈地搖了搖頭。
“咳咳……”
就在這個時候,陸恒又輕咳了一聲。
水友們下意識閉上了,等待著這位老道長的開口。
老道長為什麼突然咳嗽了一聲?
難道這事還有什麼反轉?
陸恒緩緩出聲道:“老道我的故事,還沒有講完呢!”
“諸位小友,咱們繼續聽下去吧……”
沒講完?
這還有什麼后續啊?
不管是蔡家父,還是水友們,每個人都出了不解之。
陸恒繼續講道:“那對劉姓夫婦為了給兒子提供更好的生活,于是便把二兒送給了鎮上的一家遠房親戚。”
“他們不顧這家遠房親戚還有四個孩子,就把二兒扔在了那里。”
“那家遠房親戚無奈之下,只得暫時收留了二兒。”
“可寄人籬下的日子,又豈是那麼好過?”
“先不提人家夫婦二人本不喜歡,是那四個孩子,就每天都要欺負一番。”
“二兒很想回家,哪怕回家和姐姐干活,也比被人欺負好。”
“曾多次從鎮上跑回家里,想要留在家里。”
“可當親生父母發現后,每次都是氣得把打了一頓,然后又送回到了鎮上遠房親戚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