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一出,無論是站在楊清樹邊的趙金德和小馬,還是站在其對面持弩威脅的尖猴腮男等人,全都愣住了。
誰在唱歌?
這尼瑪哪兒有什麼歌聲?
你個死胖子是不是因為怕死,出現了什麼幻覺?
就當尖猴腮男準備咧開,笑出聲音的時候,一段幽怨凄厲的歌聲,突然傳到了大家的耳中。
“郎在歡心,妾在腸斷時,
委屈心有月知,
相逢不易分離易啊,
棄婦如今悔恨遲,
君憶否當日凰欣比趣,
又記否續負恩過別枝,
又否舊已無宿,
又念否有娘無父一孤兒,
妻君呀!
你又可知否我久病癆疾,
不久會為你傷心死……”
這段歌聲耳,瞬間就讓在場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哆嗦。
“楊司令,這是不是伱那個弟弟在搞鬼?”
“我記得你開播的時候,他唱過這該死的東西……”
瘦竹竿覺后背呼呼冒涼風,急忙大吼著質問道。
其他幾人也將目看向了楊清樹,包括趙金德和小馬。
他們兩個的確記得,在山頂上的時候,楊清樹的那個弟弟曾經嘗過這首歌。
雖然有些字不同,但的確是這個味道,聽得人不寒而栗。
見眾人的目,全都匯聚在自己上,楊清樹朗聲笑道:“你們知道這座墓的主人是誰嗎?”
“別岔開話題!”
“趕讓你那個弟弟出來!”
“不然的話,老子就捅你幾個窟窿!”
尖猴腮男厲聲威脅道。
楊清樹毫不在意,自言自語道:“這座墓的主人姓卜萬田,并非是什麼非富即貴。”
“他只不過是一個鄉下老師,窮教書的罷了。”
“至于他為什麼會葬在這里呢?”
“這個故事就有點長了……”
說到這里,楊清樹稍微停頓了一下。
他轉頭向不遠的那座墳墓,笑著繼續道:“卜萬田結婚很早,他的妻子是一名粵劇名伶,姓楚名人。”
“后來因戰的原因,夫妻二人千里迢迢,來到這李家村中投親。”
“李家村的村長,就是卜萬田的舅舅,所以他們夫妻很容易就被村民所接納。”
“這李家村雖然地偏僻,生活貧苦,但遠離戰火,也算是一個世外桃源了。”
“可好日子還沒過多久,卜萬田就在外出時,邂逅了一位富家千金。”
“卜萬田雖沒什麼大本事,但卻長得濃眉大眼,相貌堂堂。”
“這位富家千金對他一見鐘,很快就與之勾搭在了一起。”
“不過人家堂堂富家千金,又怎麼愿意給別人做小呢?”
“于是乎,卜萬田一下狠心,決定休掉與他同甘共苦多年的妻子……”
看著周圍人一臉懵的模樣,楊清樹接著又道:“楚人自然不愿意被丈夫休掉,找到了卜萬田的舅舅,也就是那位李家村的村長。”
“這位李村長倒是一位忠厚長輩,得知外甥要休妻后,立刻將其怒斥了一番。”
“卜萬田被罵得狗淋頭,心中惱恨不已,但懾于舅舅的威嚴,也只得暫時按捺下休妻的想法。”
“楚人還以為丈夫已經回心轉意,便對他加倍的好。”
“可有錢富足的生活就在眼前招手,卜萬田又怎麼可能放棄呢?”
“思來想去,他忽然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卜萬田的這個方法很簡單,但也很有效。”
“他先是花錢請來了一個人,充當自己的債主。”
“隨后,他告訴楚人,自己欠下了巨款無力償還,請求妻子用抵債。”
“出于對丈夫的,楚人答應了這個要求。”
“可就當債主來到楚人家里時,卻被卜萬田帶領一眾村民捉。”
“債主口風一變,直接承認與楚人通的事實,讓楚人百口莫辯。”
“村民們都被蒙在鼓里,氣憤之下,竟然將楚人活活打死!”
尖猴腮男等人聽得是一頭霧水。
老子又沒問你,你嘚吧嘚說這麼多干什麼?
死前怎麼這麼多廢話呢?
“瑪德!趕讓你那個弟弟出來!”
尖猴腮男向那兩個門神使了個。
二人立刻上前,把刀子架到了楊清樹的脖子上。
他們并不了解楊清樹。
剛才的那一通話,他們還以為這是楊清樹在哪里搜到的資料,故意在這里拖延時間呢。
但趙金德和小馬不一樣啊!
之前大家一起走到這座大墓的時候,還是趙金德主開口講解的呢。
當時楊清樹是一丁點興趣都沒有表出來。
可眼下,這楊清樹怎麼就突然間知道了這麼多東西啊?
別說是在網絡上查到的。
這李家村在網上的資料并不多,關于這座大墓的照片,更是一張都沒有。
沒有照片,沒有考證,誰能知道這座大墓背后的故事啊?
想到這里,他倆不對視了一眼,寒瞬間就豎了起來。
這個“楊清樹”絕對有鬼啊!
另外一邊,盡管被刀子架到了脖子上,但楊清樹仍是面帶微笑。
他又自顧自地開口道:“故事還沒講完呢……”
“楚人死后,被拋尸荒山,而卜萬田則是興高采烈地迎娶了那位富豪千金。”
“大家本以為事就這麼過去了,但誰也不想……”
“七日之后的回魂夜里,楚人卻再一次回到了李家村!”
“這一天夜里,包括卜萬田在,一共沒了六十六條人命。”
“村長大驚之下,連忙請來了一位德高重的風水士。”
“這位風水士看完尸后,斷定是厲鬼索命!”
“不得已之下,村長只好把楚人的遭遇講述了一遍。”
“風水士本不想管這件事,但村中畢竟上有老下有小,無辜者甚眾。”
“所以,他便想出了一個法子,那就是把楚人和卜萬田合葬在李氏祖先的墓中。”
“一是為了消解厲鬼怨氣,二則是請祖靈鎮。”
“而且還需李家人一直居住在村,以輔助祖靈鎮住楚人的冤魂……”
講完這個故事后,楊清樹了有些干涸的。
他輕輕嘆了一口氣道:“那位姨生前最喜歡唱的粵劇,便是這段《賣養孤兒》。”
“你們聽聽,現在又開始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