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章相見總有時(2)
「他們離開多久了?」
今日是登基大典,雖然倉促了些,但一切還是有條不紊,登基大典也算是順利完了。
夜裏,金絕天坐在偌大的寢宮裏想著什麼,只有青歲和團兒在跟前伺候。
「回皇上,閑親王和王妃已經出宮了,您放心,宮外一切都安排妥當,王府也整理好了,等您忙完這兩天,可以去看看。」
團兒只當是金絕天放心不下閑親王,畢竟閑親王子骨不好,大家都很擔心。
其實,突然之間天翻地覆的變化,任誰都有些迷茫。
金絕天撐著頭愣了片刻,隨後微微頷首,「知道了,回頭著人去看看,缺什麼什麼,趕安排上,對了,母妃剛宮,可能會睡不習慣,平日讓太醫去瞧瞧,給開些安神的湯藥,最近也是費神十分辛苦。」
「是,奴婢記下了,皇上,今日您也累了一天,奴婢讓膳房準備了吃食,您用點再休息吧。」
團兒覺得,不是主子是皇上還是王爺,都是那麼忙,永遠沒時間照顧到自己。
他們這些當奴才的,除了心疼,也只能盡興伺候。
「嗯,青歲,今日大典一切都算順利,這些日子,永安城沒有任何異樣吧?」
即便塵埃落定,還是忍不住要問上一句才安心。
「回皇上,一切太平,沒有任何移,您放心。」
「這就好,過幾天就是封后大殿,寧家那邊你也讓人盯著些,寧家勢弱,莫要因此讓人為難了。」
金絕天知道,朝中一些原波羅的老勢族對皇後人選心存不滿,覺得寧家與后位不配,這個后位,他也知道很多人家盯著,但是人選早就定了,也是最合適的一家,這件事不可能有變更,他也明白,這些人明面上不敢生事端,就怕背地裏是使絆子。
比如,皇后宮前出點什麼事,那這后位又要從長計議了。
現在朝中還是以穩為主,尤其是這個節骨眼上,能出點岔子最好,他要理的事太多,不想再因此事費神。
「皇上,今兒太後娘娘還說,封后大殿,會盯著禮部,不會虧了皇后,讓您放心。」
團兒起初也不太理解,為何皇上會選中寧家小姐,論門第,寧家是如何都不夠的,但是主子既然已經定了,那此事就不會更改,后倆聽太后說了幾句,大概知道皇上的選擇。
皇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大昊江山社稷。
希未來皇后是個溫婉賢惠之人。
「團兒,我這寢宮伺候的人多,還有青歲在,這幾天,你先去儀宮幫著張羅,皇后宮后,你先留在儀宮幫襯一段時間,等皇后悉六宮事宜再回來不遲,過陣子,幾位妃子也要宮了,這後宮,皇后也需要儘快悉。」
團兒乖巧領命,主子如何安排,便如何做。
金絕天一邊說一邊吃了點東西,吃完收拾了一番,雖然很是疲憊,卻是沒有困意。
「皇上,您不歇著嗎?」
團兒幫著換了裳,卻見著金絕天看起了書。
金絕天輕微搖頭,「暫無睡意,看會兒書。」
「皇上,您這書要是看不進去,就乾脆坐著歇會兒…書都拿反了。」
青歲倒是個膽大的,畢竟跟在金絕天邊這麼多年,知道什麼樣的玩笑能開。
金絕天低頭瞟了一眼,隨即抬頭瞪著青歲帶著幾分惱怒將書往桌子上一拋,倒是沒有真生氣。
團兒趕跟著瞪了一眼青歲,這猛子,以為們沒瞧出來皇上有心事,就他厲害!
還當場穿主子,主子不要臉面的嗎?
真是皮了,自皇上說到封后之事,神就不太對勁,哎!
「戍城那邊有消息嗎?」
乾脆也懶得裝了,他問問戍城的事也正常啊,畢竟那邊最近很是熱鬧。
「戍城倒是沒什麼消息,遂州的皇上要不要聽聽?」
青歲大著膽子繼續在死亡邊緣探索。
金絕天突然一改常態看著青歲笑了笑,青歲立刻一個激靈嚴肅說了起來,差不多就好了,再招惹真要完蛋了。
哎,其實他也是想讓主子稍微放鬆些,都綳了一天了,這時候反正也沒朝臣沒旁人。
「皇上,最近的確有不人往遂州趕,應該就是與那什麼錦家出世有關,大公主和駙馬也都在遂州,並沒有去戍城,奴才著人打探了,目前所知,最近趕往遂州的人,都有些許奇怪。」
「奇怪?」
金絕天認真了幾分,錦家出世,他雖然知之不多,但比旁人還是多了解幾分,所以初雪他們也過去了,他並不覺得奇怪。
只是錦家出世,他必須關注。
「是,去的並非什麼權貴,形形的人都有,生意場上的…」
青歲一臉費解的說著,實在是不懂。
「形形的人?」
「對,遂州那邊傳遞迴來的消息是這麼說。」
「大概多人?」
「幾百人。」所以他才覺得奇怪,若是幾個,可能是什麼之類的串門,但是這麼多人,肯定就是和錦家出世有關了,但是這些人是份又實在讓人費解的很。
這樣一群人聚在一起,能做什麼?
幾百號人而已。
「青歲,你著人儘可能將這些人的底細查清楚,能查到多是多,若有什麼況,立刻告訴朕,但是不可打草驚蛇,不可輕舉妄,有大公主他們在,應是不會出什麼子,只是查,不必做什麼明白嗎?」
「是,皇上,這錦家出世,到底怎麼回事?」為何主子自從知道此事之後就異常關注,時不時問問。
這錦家聽說是厲害的,但是世家這麼多,一個錦家即便要做什麼也興不起多大的風浪才是,皇上這般關注,難道還是因為…大公主?
不過那個五公子和東籬侯現在都離開永安城了,外頭的異確實要多加留意。
「錦家出世…朕也知之不多,或許以後能問問大公主,罷了,今日你們也累了,都去休息吧,盯著些就是。」
錦家的事,他暫時不想花什麼力了,有在,他信。
今日登基大典,他記得說過,他和皇后大婚,會送禮,親自到場怕是不可能了,算起來,一年之期也過去三分之一了…
再見總有時,他在永安城等著就是。
(本章完)
打工人辛晴,一朝穿越,高粱地里遇險,卻被個俊美少年訛上了。凌云璟:我救了你,你得報恩。辛晴:這劇情好熟悉……什麼?我穿書了?眼前這痞帥少年就是將來一統天下的男主?身為炮灰,她當即拍板:抱大腿,蹭光環,保小命!從此一路開掛,披荊斬棘,踏上人生巔峰。只是少年看她的眼神,也慢慢不對勁兒了。凌云璟:大腿給你抱了,光環給你蹭了,身子給你看了,心也被你占了,你想拍屁股走人?門都沒有!跟朕回宮,皇后娘娘!
鄧如蘊來自鄉下,出身寒微,能嫁給西安府最年輕的將軍,誰不說一句,天上掉了餡餅,她哪來的好命? 鄧如蘊聽着這些話只是笑笑,從不解釋什麼。 她那夫君確實前程廣闊,年紀輕輕,就靠一己之力掌得兵權,他亦英俊神武,打馬自街上路過,沒人不多看兩眼。 鄧如蘊從前也曾在路邊仰望過他,也曾看着他頭戴紅纓、高坐馬上、得勝歸來的晃了眼,也曾,爲他動過一絲少女心絃... ... 如今她嫁給了他,旁人豔羨不已,都說她撞了大運。 只不過,當他在外打了勝仗而歸,從人群裏第一眼尋到她,便眸中放光地大步向她走來時,她卻悄悄退到了人群的最後面。 鄉下來的尋常姑娘,如何真的能給那樣前程廣闊的年輕將軍做妻? 這左不過是一場,連他也不知道的契約而已。 契成之日,他們姻緣結締;契約結束,她會如約和離。 她會留下和離書,從他的人生中離去,自此悄然沒入人海里。 * 那年鄧如蘊兩手空空,一貧如洗,沒法給年邁的外祖母養老,也沒錢給摔斷腿的姨母治病,還被鄉紳家的二世祖虎視眈眈。 這時將軍府的老夫人突然上了門來。老夫人問她願不願意“嫁”到滕家三年,只要事情順利完成,她可以得到滕家的庇佑和一大筆錢。 好似給風雪裏的人送上棉衣,鄧如蘊沒猶豫就應了下來。 她需要這筆錢。
太子蕭宴祈戰功赫赫,城府極深。 他冷心冷情,最是厭惡諂媚心機之人接近。 近日,東宮裏新來的小宮女阿蓁,仙姿玉色,嬌俏柔媚,事事殷勤。 太子只覺得目的不純。 日子久了,他發現這小宮女雖有獻媚之心,卻是個笨蛋美人。 留着在身邊賞心悅目也成。 誰料,這一留,就留到了心尖上。 小姑娘笨笨的,他手把手教她琴棋書畫。 小姑娘是個財迷,練完字,他獎釵環首飾,背完書,他賞黃金百兩。 小姑娘愛漂亮,江南蜀地上貢的最好的綾羅綢緞,他先送去給她做衣裳。 —— 阿蓁是個實心眼的傻丫頭,卻傻人有傻福。 幼時遭逢戰亂,因長得玉雪可愛,險些被敵兵玷污,幸得一個將士哥哥將她及時救下。 之後戰亂連年,民不聊生。 她卻稀裏糊塗進宮做了宮女,雖是爲奴爲婢,卻也吃穿不愁。 後來在宮中,還遇到了當年那位將士哥哥。 阿蓁又驚又喜,原來哥哥竟是戰功赫赫的太子殿下! 阿蓁感念太子的大恩大德。 她盡心盡力伺候,攢着賞賜做嫁妝。 想着出宮後,定要找個和太子一樣俊俏的郎君嫁。 蕭宴祈無意中知曉後大發雷霆,陰沉着臉沒收了她的‘嫁妝’。 他將人圈在懷裏,沉聲威脅:“敢嫁給別人,孤就把你關起來!” 小姑娘嚇得淚珠大顆滾落。 蕭宴祈又沒骨氣地用自己的衣袖去給人擦。 “傻丫頭,哭什麼?孤收了你的嫁妝,你嫁給孤不就成了?” 太子輕聲誘哄道:“蓁蓁,嫁給哥哥好不好?” —— 定南侯失散多年的小女兒找回來了。 小娘子生得香嬌玉嫩,玉軟花柔,且乖巧討喜,京中不少貴婦人見了,都明示暗示,想討回家做兒媳婦。 賞花宴上,王府世子侯府公子更是對小娘子一見傾心,紛紛圍着獻殷勤,又是送稀世珍寶,又是送祕製糕點。 太子匆匆趕來,將人護在身後,黑着臉沉聲道:“孤養的太子妃,什麼好東西沒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