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我祖父是朱元璋 第301章 換血(1)

《我祖父是朱元璋》 第301章 換血(1)

日子如粥,很是寡淡。幾乎能淡出個鳥來...

時間在寡淡之中流逝,盛夏進了尾

剛遷都到北京的文武百們,剛剛松了口氣,以為北方酷熱的盛夏即將過去,但誰知那咬死人不償命的秋老虎,卻剛剛才來。

唰唰唰...

朱允熥穿著小,躲在花園樂志齋的二樓,手中拿著扇不斷的扇著自己的咯吱窩....

“這天兒,太熱...”

不管怎麼扇,始終都覺得上黏糊糊的。

“萬歲爺,您喝口涼茶..”

王振捧著茶盞進來送到朱允熥面前,然后擺手讓小太監們,趕再添幾個冰盆上來。

水缸一樣的冰盆被太監們擺在了屋子的中央,邊上更有宮輕搖羽扇,恍惚之間冷氣眼可見,一時間似乎真的清爽了不

“左邊...”

朱允熥看著案上的奏折,對值守的翰林學士李時勉說道,“各地巡衙門的奏折,都指揮司的奏折,送到太子.....讓他批閱定奪。還有,右邊第二摞,發回南書房給莊親王.....”

“韓克忠的運河大工折給朕留下....”

說著,又轉頭對王振道,“對了,冰塊給莊親王那兒再送些,他更怕熱!”

“是!”

王振躬說了一句,然后低聲道,“萬歲爺,文淵閣大學士右僉史周是修,周老大人來了....正在侯見房候著...”

“他?”

朱允熥微意外,“快傳!”

周是修兩朝老臣,更是朝中翰林清流的領袖人

他還有另一個份,方孝孺的至好友。

在原本的歷史時空中也是赫赫有名,靖難之戰南京城破的時候,這人和楊榮胡儼解縉黃淮等人,相約一道為建文帝殉國。

Advertisement

結果那幾人都沒去,都呼呼跑朱棣那要去了。就他自己跟家里人待一番,上吊殉道。

人,是個好人!

品德好,學問好。

但好人不等于能當好做好事!

所以這些年盡是些高厚祿的虛職,直到近兩年開始才擔任太祖實錄的總編撰。

不多時,巍巍的周是修一步步的爬到樓上。

大熱天的老頭卻穿的一不茍,看著都熱得慌。

“老臣叩見皇上....”

“趕攙扶起來....”

朱允熥忙道,“給周卿搬個凳子,上涼茶!”

說著,笑道,“周卿見朕何事?”

周是修端端正正的在板凳上坐了,哆嗦著從袖子中掏出一封信來,“老臣....是來跟皇上....說個噩耗...”

朱允熥放下扇子,“誰?”

“希直...”周是修聲道,“上月十三,因病逝于浙江老家....”

噌!

朱允熥起大聲道,“什麼?”

周是修抬頭,“皇上,生老病死乃是常事....”說著,又道,“這些年希直一直在各地采風游學,去歲才回到家中.....跟老臣的書信中說,常不適,恐怕年壽就在近年之....”

說著,他頓了頓,恢復幾分氣力,“這是他留的手書,讓老臣代為轉呈皇上!”

“他自己明明可以直接給朕上書,為何要代呈?”

朱允熥快步上前,不解的說著,拿過那封信封。

“希直早已遠辭廟堂....”周是修苦笑道,“連都不想做了,如何還能用權給您上折子?”說著,又看向朱允熥,“皇上也莫要傷神,希直已是耳順之年.....”Μ.166xs.cc

朱允熥的手有些抖,這是他上次大病之后落下的病,一著急手就抖而且容易出汗。

Advertisement

早些年他還時不時的從錦衛青眼等的口中,探尋方孝孺的消息。

問問他走到哪了?遇到什麼事了?寫了什麼文章了?

他在高麗習慣嗎?去東瀛看了沒有?

不過這些年,已是淡淡的忘了,準確的說忽略了。

他對方孝孺的是復雜的。

一方面,他是朱允熥的老師。

另一方面朱允熥佩服方孝孺的品德,但他這個皇帝的治國理念跟方孝孺,乃至他后的一群人是絕不相同,甚至相悖的。

而且這些人,這些讀書人,總是想用所謂的道德約束皇帝,約束國家的軍國,約束軍隊和百姓。

這是朱允熥絕對不能允許和接的。

他需要道德這個金字招牌,但絕對不會把它放在神廟當中供奉。

所以,當方孝孺看清了永昌朝無好人之后,果斷的走了!

~

“臣自讀圣賢書....孔子云,有殺仁,毋求生以害仁....”

“臣時不懂,問詢于父...”

“父曰,此為讀書人衛道也...”

“至年歲漸長,又讀文忠烈陸忠烈故事,始知何為衛道!”

“后蒙先帝圣恩朝為,于東宮侍講侍陛下于側....”

朱允熥站在窗口,一字一句緩緩的讀著。

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過多的修辭,就是一封白話的書信。

“臣幸,得逢兩代明君...”

“臣幸,得以生在大明!”

“是以明智,定要畢生所學效于帝王,以振家邦!”

“陛下年時,常有驚人之語....雖有悖常理,不同于圣人學說,但有沖天之志!”

“然陛下東宮之后,親武人遠文臣.....”

“自陛下長,手段酷烈,效仿先帝....”

Advertisement

“又不以道德治國,且常興刀兵,對于藩國輒滅國,使其生靈涂炭...”

“朝堂之上不言禮儀,滿是利熏心言利益之輩....”

“臣心生退意,游歷天下!”

“然,如此十數年....臣老朽之時,驟然醒悟...陛下所愿,非國之利貴戚之利,乃是富民矣!”

“國無錢,民不足以談富足!”

“民無出路,國更莫論自強!”

“臣游歷天下,各皆非盡善盡.....但各州府皆年年歲歲不相同!”

“以湖南為例,今年修路,來年修學堂,后年修水利......”

“地方府鼓勵百姓除種地外,售賣山貨且減免賦稅....”

“如此數年,雖非皆小康之家,但之家中食無憂。”

“臣明了,此等種種,非道德文章可也!”

“道德文章治天下....治一字,乃統治之治!而陛下之治,乃治理之治...”

“六十余年家國夢,至老朽之時臣才看清!”

“治國之道空談不可。治國如治軍,當勇猛進百折不回....”

“臣老朽...”

讀到此,信上的字跡已漸漸模糊。

想必是寫信時氣力不濟所致!

“醒之晚也!”

“然臣幸,終非一腐儒。”

“過去所想,平日袖手談心,臨難一死報君王.....實為不可取也!”

“臣老邁之人,若陛下不以臣迂腐,臣尚且有言奏...”

“陛下于高麗之政,太苛!其地為中華地,民亦是中國之民也!”

“然二十載,苛政暴政何其多?小心離心離德,鑄大錯...”

“其他邊疆之地亦是如此,當德政民...徐徐化!”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