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顯之戰,龍且v高歡
隋國戰力最強的軍隊,就是大興的五萬大軍,其中不僅有戰力強橫的西涼鐵騎,甚至還有全員銳的曉果軍,哪怕是秦軍銳盡出想將其擊敗也並不容易。
按理來說,這樣的一支強軍在手,楊廣若是選擇死守的話,依靠城牆之險,就算是李靖也奈何不了他。
可偏偏在大勢的裹挾下,大興城徹底化為了一座孤城,一座死城,也得楊廣不得不棄城而逃,主放棄了大興這座涼州第一堅城。
以大興城五萬隋軍的戰力,就算是秦軍拚盡全力,可想要將其消滅,也定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但隨著楊廣主出逃,以及李靖的十面埋伏之策,三場伏擊戰打下來,最終秦軍隻付出了微乎其微的代價,就消滅了這支隋國戰力最強的軍隊。
戰後經過統計,秦軍自總傷亡都還不到一千五百人,卻累計取得了殲敵兩萬八千,俘虜七千的戰績。
隋軍將士其實敗的冤的,絕大多數都是死於伏兵之手,本就沒有將自的戰鬥力給發揮出來,但這偏偏就是戰爭的殘酷之,本就沒有可以說理的地方。
李靖命斛律率三萬大軍前去支援顯城,而他則帶著剩余的兵力和俘虜返回大興,正式從降軍的手中接過了大興的控制權。
大興城作為隋都,以及關西第一大城,擁有著足足十六萬人口,比西涼四郡中任何兩郡的總人口都要多。
楊嬋楊愔得知李靖回來了,特意拉著公英、西門豹、趙煚、李德林等隋國降臣,專門為李靖舉辦了一個獻城儀式。
在全城百姓的矚目下,李靖從公英的手中,接過兵符、戶籍冊、璽印,然後派兵正式接管了大興城。
李靖城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前去接管和清點府庫,結果卻發現城還有糧草三十萬石,並查出了黃金十萬兩,白銀五十萬兩,綢二十萬匹,金銀珠寶近五十車,以及足矣裝備八萬大軍的刀槍劍戟等各式武。
李靖得知後整個人都驚呆了,他知道隋國霸佔綢之路,賺了個盆滿缽滿,但沒想到隋國竟然這麼富。
之前隋國幫羌人組建了十萬大軍,李靖還覺得楊廣應該把家底掏得差不多了,原來當時掏的僅僅只是海州的家底,真正的大頭還大興呢。
毫不客氣的說,單單大興一城的繳獲,就足矣抵消大秦四路伐隋的支出,甚至還有盈余。
李靖現在總算是明白,朝廷為何這麼迫切的想要佔領涼州了,實在是綢之路的利益太大,越快打通對於大秦越有利呀。
隋國不過是關西小國,涼海兩州也都地廣人稀的貧瘠之地,正是因為因為霸佔了綢之路,所以才能養軍三十萬,為關西一霸。
“楊廣已死,大興已降,接下來涼海二州傳檄可定,綢之路也將歸於我大秦執掌。”
李靖淡笑著自語道,心更是前所未有的輕松,畢竟打通綢之路後,未來關西秦軍的財政肯定會更加富裕,那麼將來南下滅蜀也將會更加輕松。
此時李靖所想的已經不是伐隋了,而是如何統合雍涼海河四州之力,同時分化瓦解西域諸多勢力,好為將來南下滅亡蜀漢提前做準備。
“報……啟稟大都督,高歡從顯城撤軍了。”
“讓高歡給跑了嗎?”李靖皺眉道。
顯之戰,
其實也是伐隋之戰的一大關鍵。 龍且率七萬軍奇襲並攻破顯城,而隋國涼州大都督高歡則率七萬大軍回援,卻被龍且的四萬秦軍給死死擋在顯城下。
龍且手中為何只剩四萬大軍?其實是為了配合李靖的困龍之策。
李靖為了徹底孤立大興城,於是派李茂貞率三萬大軍,從東往西攻打武威郡十縣之地,而龍且則命龍率三萬大軍從西向東攻打武威郡。
一旦隋屬武威十縣被秦軍攻佔,那大興城將徹底淪為孤城。
李茂貞和龍所率的兩路秦軍,足足六萬大軍,兩面夾擊之下,按理來說拿下兵力不足兩萬的武威郡,不過只是時間的問題,但偏偏隋國的武威太守名韋孝寬。
韋孝寬是南北朝時期的名將,早年在北魏多次參與戰事有功而升遷,後為西魏宇文泰所重用,派他鎮守東西魏界的軍事要地玉壁。
高歡率大軍進攻包圍玉壁,韋孝寬軍力為劣勢,但運用地形和戰守城,高歡運用各種戰攻城皆不克,東魏軍圍城五十余天,兵力損失慘重,最後退兵,而高歡也在回師後病死。
玉壁之戰為東、西魏實力消長的關鍵戰之一,原本較弱小的西魏,經此戰後碎東魏想要滅亡西魏的企圖。
後北周武帝宇文邕,也正是接韋孝寬的建議,才功打敗北齊,統一北方。
韋孝寬是員善於防守的名將,而隋屬武威十城又被隋國依賴地勢,打造了鐵通一塊,易守難攻,專門防備秦軍侵的堡壘,所以李茂貞和龍對武威的進攻並不順利。
李茂貞和龍進攻初期,仗著士氣高昂,以及進軍迅速,迅速破城拔寨,將武威半數城池攻破,但也給了韋孝寬收兵力,死守姑臧城的機會。
當韋孝寬將兵力集中防力時,李茂貞和龍的噩夢也就來了,任憑他們如何猛攻,卻都無法攻破韋孝寬的銅牆鐵壁般防。
這時李茂貞和龍才明白,初期的戰無不勝,並不是他們有多能打,而是大都督李靖謀劃得到,打了隋軍一個猝手不及罷了。
長時間無法攻破姑臧,這讓李茂貞和龍都有些急躁,以至於中了韋孝寬的詐降之計,折損了不兵力,士氣也進一步下降。
恰逢在此時,楊廣頒布解羌令,使得投奔原本的羌人出逃派回歸。
以耶律釋魯、耶律曷魯、耶律休哥、耶律斜軫為首的羌人出逃派,率三萬羌軍,正式離元蒙,返回涼州,並前往顯參戰,支援隋軍。
高歡手中本就有七萬隋軍,再加上耶律釋魯的三萬羌軍,雙方會師後總兵力達到十萬,這也讓只有四萬守軍的龍且有些招架不住。
姑臧城久攻不下,顯城卻被十萬隋羌大軍圍困,龍且孤立難支,萬般無奈之下,只能暫停對姑臧城的攻勢,並召回龍的三萬大軍,隻讓李茂貞率兩萬五千大軍盯住韋孝寬。
龍且此番做法,無疑會給李靖的困龍之局留下患,並最終造了野牛山之戰後,楊廣放棄大興提前出逃,但當時的龍且確實沒有其他選擇,在姑臧和顯之間他只能選擇後者。
龍率三萬大軍回歸時,龍且已在十萬敵軍的猛攻下,死守了顯城足足半個月之久,四萬守軍也打的還剩兩萬五,卻沒有讓高歡和耶律釋魯佔到一點便宜。
高歡和耶律釋魯的聯軍可不好對付,不但高歡、耶律休哥、耶律斜軫這三大名將,還有高繼能、耶律釋魯、耶律曷魯三尊戰神級猛將。
僅靠龍且一己之力,顯然是不可能擋住這麼多人的。
危機關頭,龍且和鍾離眜、虞子期、季布三將,激發了組合技‘五虎破敵’,這才擊退了高繼能等將,並堅持到了龍的援軍抵達。
龍回歸,龍且力大減,兄弟兩人死守顯城,打的守城資消耗殆盡,最終不得不去主迎戰隋羌聯軍。
龍且親率五萬秦軍,其中還包括騰龍軍和狼騎軍這兩大銳,以及龍、鍾離眜、季布、虞子期、管亥、廖化等眾多猛將,對陣高歡和耶律釋魯的七萬隋羌聯軍。
隋羌聯軍這邊也是兵強將雲集,不但有三大名將三大戰神,還有皮室軍和鐵林軍這兩大銳軍。
龍且龍兄弟二人聯手,激發組合技‘手足同枝’,再加上‘五虎破敵’的增幅,這才擋住了高繼能、耶律釋魯和耶律曷魯這三尊戰神,但僅靠如此顯然無法擊敗隋羌聯軍。
這一戰雙方整整鏖戰了一天,秦軍足足戰死了近一萬五千大軍,龍且、龍、鍾離眜、季布等多員將領負傷,龔都、劉石、李大目等七員大將戰死。
反觀隋羌聯軍那邊,除了戰死了將近兩萬五千大軍外,高歡、高繼能、耶律釋魯等將也都先後負傷,並且戰死了大量的將領。
阿保機佐命二十一功臣之首的耶律曷魯,也在被龍打傷之後被龍且所殺,了這一戰中唯一隕落的戰神。
顯之戰,從守城戰打到野戰,秦軍總共犧牲了近三萬五千大軍,而隋羌聯軍也從十萬大軍打的只剩四萬五千人馬,雙方算是拚了兩敗俱傷。
這一戰打完後,龍且手中雖只有三萬五千大軍,但後方的資卻被李茂貞給運過來了,所以依舊能夠繼續死守下去。
反觀高歡,兵力雖更多,但戰損太大,全軍傷亡過半,顯然已然無力再繼續打下去了。
戰前高歡是想奪回顯城,以破解李靖對於大興的孤立,但此戰之後再也不敢有過多的奢,也不敢再繼續攻打顯城了,只能死死盯著龍且,靜待野牛山和大興那邊的變化,反正他是沒這個本事打到大興了。
可讓高歡也沒想到的是,楊行在野牛山慘敗,得楊廣不得不放棄大興,並在撤退途中中了李靖的十面埋伏。
楊廣撤退之前,就提前向高歡和韋孝寬傳訊,讓兩人負責在途中進行接引, 只是楊廣本沒能到達接引地點罷了。
高歡和韋孝寬都做了接引準備,但遲遲不見楊廣到來,自然明白楊廣已經回不來了。
韋孝寬果斷放棄了姑臧城,並率五千守軍退往顯城,前去和高歡匯合,將這座六萬秦軍都攻不下的堅城,直接拱手讓給了李茂貞。
至於高歡,意識到楊廣已經死了之後,就知道隋軍已經在涼州待不下去了,接下來隋軍只有退西域這一條路可走,所以下令將西涼四郡的資、人口盡數搬往西域。
西涼四郡,也就是張掖、酒泉、敦煌,以及張掖屬國。
西涼四郡的總人口加起來都不到三十萬,但由於直接坐落在綢之路上,商隊來往頻繁,所以也還算富裕,庫府中積攢了不的資,但想要徹底搬遷的話,顯然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搬的完的。
高歡現在能做的也只能盡量搬走更多的資和人口,但大秦顯然不會給他這個時間。
李靖命斛律率三萬大軍,前來顯城支援龍且。
一旦斛律抵達的話,龍且手上也就有了六萬五千大軍,再加李茂貞的兩萬大軍的話,那可就是八萬五千大軍,那高歡就是想跑恐怕都難了。
高歡被嚇到了,也顧不得其他,帶著自己的三萬五千殘軍,韋孝寬的五千兵馬,以及耶律釋魯的一萬羌軍,共計五萬大軍,就直接逃往西域。
龍且得知之後,則親率一萬五千鐵騎前來追擊,顯然不可能讓高歡這麼容易就逃走。
本章完
宋太祖趙匡胤曾言:“宰相須用讀書人。”簡單的說,這是寒門學子官至宰相的故事。
“我這一輩子想過的是一紙一筆,不驚不擾;一茶一酒,不慮不思這樣的閒淡日子!” “可命運之手卻讓我一步一步的從百花鎮那地方走了出來,走入了大辰的京都,走到了這廟堂之上,那麼我總得給這個國家和這個國家的人民做點什麼。” “我所希望的是能夠在有生之年為這個國家和這個民族凝聚一道魂!” “當然,首先要做的是解決他們的溫飽問題。” 扶貧幹部許小閒帶著四顆土豆一粒玉米穿越到了風雨飄搖的大辰王朝,數年之後再觀天下,唯大辰風景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