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一定要咱晚年喪子嗎?”
書房,朱元璋得到朱權派兵的消息,匆匆趕來。
聽說那火炮機槍一眼不到頭,子彈和炮彈更瘦不知多箱,就朱權那神機營的火力,真的是去平叛的嗎?
“父皇,其實這不是你自己一手造的嗎?”
朱權讓吏部尚書馮勝下去,自己和朱元璋聊了起來。
“咱一手造的?”
朱元璋被朱權的話整得有點懵。
朱權嗬嗬一笑,“父皇你分封塞王,雖然是沒有列土分疆,但有什麽區別嗎?塞王實力做大,想列土封疆,又能怎樣?
你派兒子鎮守邊塞,不就是為了哪一天大明就算發生大,神更易,這塊也隻會爛在鍋裏而已。
畢竟反正當皇帝的都是你後人,你給了他們權,有權就有野心,有野心就會窺測神,意圖定鼎天下。
贏了,那奉天靖難,輸了,那謀逆造反,不論輸贏都是自己的選擇,人生如棋,落子無悔,不是麽?”
聽到朱權的話,朱元璋發現這好像還真是自己的過錯。
自己給了藩王太大的權利,雖然限製了他們的自由,但是不妨礙他們在地方稱王稱霸,實力強大了列土封疆也無不可。
列土封疆隻是開始,窺測神才是終極。
“你也認為咱的分封製,錯了?”
朱元璋問道。
朱權微微一笑,“父皇,你真的該以臣意為警,當年文武百多反對分封、反對封王就蕃的,你卻一意孤行。
你本就無法保證自己的實力能夠鎮一切,你以為百跟你離心離德,就是一時衝嗎?那是一點一點攢下來的。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人心也不會是一天就涼了,哪怕沒有兒臣,其他兄弟有足夠的實力振臂一呼。
父皇你都會從這個位置上下來,滿朝文武百,有多是真心順服你的?你自以為是霸道,給大明埋下了多禍?
大秦的時候,就已經廢分封,父皇你還要重啟分封製,哪怕是改版的,可那也是錯了,錯的源頭在你。”
朱元璋聞言,又問,“咱讓兒子們鎮守邊塞,哪怕未來江山搖,也是咱朱家人做皇上,你認為這不對?你不想咱朱家人一直做皇上?”
朱權搖了搖頭。
“父皇,沒有永恒的王朝,你也不能保證朝朝有明君,代代有賢臣,就算有,你的皇明祖訓就是限製明君賢臣最大的枷鎖!你定下皇明祖訓,還不許子孫後代修改,就注定大明不可能千秋萬代!”
朱權知道,朱元璋想讓自己的意誌傳承子孫萬代,可是朱元璋從來沒有想過,他這個時代的東西,是否適應未來。
時代一直在進步,而皇明祖訓限製了大明,不進則退啊。
“咱不是已經準適時修改皇明祖訓了嗎?”朱元璋問道,朱權上位,朱元璋就準了朱權的意思。
雖然不是很願。
朱權來到朱元璋邊道,“父皇,朱家是朱家,大明是大明,朱家是大明,但是大明不是朱家。
兩者本就不能混為一談,你把大明當做是朱家的私產,就注定最終明失其鹿,天下共擊之!
一百年兩百年之後,在天災人禍的幹預下,定然各地叛不斷,大明終將有失去神的一天。”
朱元璋確實是把大明當做是朱家的私產,最起碼心是這樣的。
“你就不想你的子子孫孫永遠坐在這個位置上,執天下牛耳?”朱元璋問道。
朱權搖了搖頭,“不希,也不可能。”
“為什麽?”
朱元璋不能理解,這種執掌天下的權利,朱權就真不想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因為,天下為公!我之所願,就是華夏安康、百姓富足,至於用什麽手段完,我不在意,我從來不在意過程,我隻在意結果,所謂的後名跟我沒有任何關係,我死之後,不管後洪水滔天。”
朱權回答道。
這一句天下為公,讓朱元璋長長的歎了一口氣。
“咱起兵時,也是想著天下為公,可是權利能迷人眼啊!咱這段時間在永壽宮,細想這麽多年的種種,也發現咱很多事都錯了,但是為皇帝,可以知錯,也可以改錯,但是絕不能認錯。”
朱權淡淡一笑,“事都做了,有什麽可後悔的?”
“咱死後,你會怎麽評價咱這位洪武大帝?”朱元璋看著朱權的眼睛,問出了一個困擾自己很久的難題。
朱元璋退位之後,細數昔日功過,確實很多事都後悔了。
“功過參半!”
朱權想了想,然後回了朱元璋這四個字。
朱元璋點了點頭,“就真的不能留他一命?”
“父皇,兒臣已經留了他一命,是他自己求死,是他不想活啊。”朱權微微搖頭,這事兒沒得商量。
得到朱權的肯定回答,朱元璋閉上了雙眼,“咱的命太了,克父、克母、克妻、克子、克孫,父母妻兒乃至孫兒都走在了咱的前麵,這對咱是何其的悲哀。”
“父皇,為了江山社稷,我不能不殺他,否則無數兄弟親族有樣學樣,大明還有安生日子嗎?”朱權說道。
朱元璋擺了擺手,站起來。
“咱不怪你,咱隻怪這蒼天,對咱太薄了。”
說著,朱元璋佝僂著子,在太監的攙扶下,離開了書房。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啊。”看著朱元璋離去,朱權喃喃自語了一句。
朱元璋離開書房還沒有兩步,而後便是一口鬱結老吐了出來。
“咱好像看到咱妹子了。”
昏迷前,朱元璋瞪大了眼眸,說了這一句話,然後整個人倒在太監的懷裏,不省人事。
“傳太醫!快傳太醫!太上皇吐了!”
太監嚇得趕忙大喊。
從退位開始,再加上朱元璋這段時間發現自己昔日做錯了很多事,以及即將喪子,朱元璋直接就生了心病。
鬱結之氣藏於口。
今天這一下吐了出來,朱元璋的心氣兒也散了十之五六,神萎靡不振,儼然一副大限將至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