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兩天,朝廷頒布旨意於天下。
詔諸子百家共諫考題,擇優為本次恩科考試的考題。
消息一傳出,天下轟。
“臥槽!還想著怎麽更好的弘揚我們墨家學說,朝廷這不就直接把路子打開了嗎?”
“一旦為恩科考試的題目,那還需要咱們廢力弘揚嗎?那些學子自然就會幫我們傳播學說啊。”
“蒼生塗塗,天下寥寥,諸子百家,唯我縱橫,魚躍龍門的機會來了!”
“聽說員反對考題改革啊?”
“那肯定是儒家的,儒家被打得還不夠啊,繼續加大力度,徹底打儒家。”
“我農家的機會,來了啊。”
百家在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無一例外的都是激。
朱權這波作不再需要他們費心費力去傳播弘揚自己的學說,明年的恩科考試,很可能就會角逐出百家之首啊。
百家諸核心弟子紛紛聚在一,研究出什麽考題,而百家是高興了,但是天下讀書人那就不高興了啊。
“搞什麽啊!不定義哪一門,這不是要我們去讀百家嗎?哪裏讀得過來?”
“陛下說了,會擇優來選啊,等選出來不就行了啊。”
“你個傻,選出來了那就是考題!陛下會泄考題嗎?”
“呃……那你的意思不就是,現在得瘋狂學習百家有關知識?”
“你也可以隨機學習,然後禱告一下滿天神佛,希你隨機學習的那幾門,正好是恩科考試的考題。”
“那算了,我還是努力學習吧。”
朝廷這一次不僅僅頒布了百家議題的規矩,還修改了考場的規矩。
考試前搜查時發現作弊,考生即取消資格,囚車,遊行廣而告之當地百姓,有司衙門免責。
躲過搜查,在考試時發現作弊,考生問斬,將其名篆刻石碑,立於當地,以警醒後繼考生,且子孫三代不得再參加科考。
院試由當地府衙全權負責,可調下轄各縣衙的兵,若在考試時查出作弊,知府問斬!負責搜查的兵革職,永不敘用。
鄉試則由當地巡衙門全權負責,可調下轄州、府、縣兵,若在考試時查出作弊,巡問斬,州府縣員全部降一級,兵革職,永不敘用。
會試在京城考試,由禮部尚書全權負責,可調京營各位,若在考試時查出作弊,禮部尚書問斬,禮部員全部降三級,兵革職,永不敘用。
殿試則是在宮裏考,由皇帝親自負責,這沒機會作弊的。
並且,三月考院試、六月考鄉試,九月考會試,十月考殿試,日期就是一號開考。
當這連坐的規則傳出來的時候,各地員那都嚇懵了,這他媽的作弊我們也要管了?還不能睜隻眼閉隻眼?
若是在考試時,發現作弊,下至地方知府,上至禮部尚書,都他娘的要問斬?
我的媽啊。
這麽狠的嗎?
這還幫助作弊?作他馬勒戈壁啊。
收錢,我有命收,也得有命花啊。
不得不說,在古代這個重名的時代,這種做法對於考生來說,防止作弊是極為有效的。
與此同時,埋藏在各王府的錦衛也都運轉起來了,開始徹查各王爺的黑料,尤其是欺百姓的。
宋忠在請示了朱權之後,擴大了錦衛的規模。
各地擴招錦衛,標準嚴格。
十萬人封頂。
幾乎擴了一半,可見宋忠是真不想被反貪局比下去,導致錦衛裁撤。
不過錦衛擴招,宋忠的權勢也大了。
朱權下旨,將錦衛一分為二。
分南北鎮司。
南鎮司負責錦衛部的紀律管理,俗稱糾察,並執掌報刺探,作為間諜,刺探各國和大明部員、王族、世家的報,並負責抓捕大明境間諜及涉及員,可自行逮捕,移北鎮司理。
北鎮司則負責理皇帝欽定的案件,自行設立詔獄,可自行逮捕、審訊、決,有司衙門無權幹涉。
南北鎮司職同品,皆許先斬後奏,便宜行事之權。
朱權下詔,擢升錦衛千戶夏煜為南鎮司指揮使,一應下屬自行提拔,報皇帝知曉即可。
朱權用了宋忠的親信。
這可不是相信宋忠,而是在背刺他。
南鎮司的出現,分了北鎮司的權,注定兩邊不對付。
可偏偏南鎮司的有部分都是從北鎮司出去的,南北鎮司訌都夠讓人頭疼了。
……
與此同時。
茫茫草原上。
京營的士兵發現了一個瓦剌部落。
“瓦剌向我大明示好,但並沒有稱臣俯首,那就該滅!我們要一舉肅清草原,管他是什麽部落,這個草原就隻能有一個主宰,那就是大明!給老子殺!”
“將士們!封侯拜將,就是在今朝,給我殺!”
“兄弟們,在日月山河的照耀下,在大明龍旗的見證下,我們要平此次北伐的第一個部落,都他娘給我狠狠的打!對麵的不是敵人,那是金燦燦的軍功!那是白花花的銀子!那是漂亮麗的娘!衝啊!”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跟隨旌旗,握長矛,揮舞刀劍,肅清草原!此後牧馬天山,封侯拜將!要向天下人證明,我們京營是虎狼之師,不是他娘的發麵營!我們也能先登陷陣,斬將奪旗!”
“先前興國公帶領我們肅清海疆,他已位列國公,現在由我帶領你們肅清草原,我會帶領你們一步步封子爵、男爵、伯爵、侯爵、公爵,乃至於王爵!殺啊!”
京營的銳健營,一馬當先,後步兵協防,主打的就是一個相互合作。
京營這邊,將存戰死之意,兵有無敵之心。
自從朱權恢複了軍功封爵製度,再加上明軍滿響以及林軍在各地士兵和京營的頭上,大明的戰鬥力那最起碼都是翻了一倍。
明軍不滿響,滿響不可敵。
更別說,普通人也有資格封異姓王了!軍功封爵啊,普通人魚躍龍門的機會啊。
再加上京營被林軍暴走,名揚四海。
buff一層疊一層,才讓整個大明的實力都明顯的往上提了一層。